这几天,一部国剧引发一片赞叹声。

但夸的主要不是剧。

而是主演刘亦菲的「断层式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新剧如何呢?

热度持续霸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价却褒贬不一。

有人夸养眼好看,女性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人大骂是「年度烂剧」

还有三观不正、男凝冲鼻等严词指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还有大量投诉,要求这部剧删减、下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奇心驱使下,鱼叔也忍不住追了一波。

今天就来不吐不快——

《玫瑰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剧改编自亦舒的同名小说。

讲述一个极致的玛丽苏故事。

刘亦菲饰演的黄亦玫,可谓天选玛丽苏女主。

她貌美惊人,出身优渥。

父母都是清华老师,一出生就住在清华家属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人只肖看她一眼,都会爱上她。

为她离婚、为她自杀、为她放弃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她还天生聪颖。

不怎么努力就能轻轻松松拿高分,上名校,入职名企。

工作后也实力超群,出尽风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场得意,情场也游刃有余。

她的身边就没断过帅哥。

这一部剧中,她就和4个男人有CP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剧中女主不是一个安于现状,坐享美貌红利的人。

相反,她有想法,能力强,还刻苦努力,乐于挑战自我。

意识到学习是舒适区,就去找难搞的工作,工作稳定下来后,又辞职选择跨专业考研。

偏偏还能一直如愿。

你说气人不气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则美矣,爽则爽矣。

但,也正因如此,整部剧看起来相当的

亦舒上一部改编剧《承欢记》一样,职场戏就是一个大写的悬浮

女主的工作能力体现在,天天主动加班,却一直精力充沛,永远打扮得光鲜亮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没背景的新人,她胆敢无视上级的要求,越级干其他人的活。

还总把心思放在工作以外的地方 。

其中一场戏,尤其让人无语。

只因为女主的领导说,今日幸运色是红色。

黄亦玫便擅自把领导便当里的玉米倒掉,切了红苹果放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如此类的操作,居然还让她很快获得领导赏识,被提拔到重要岗位,抢走了其他默默工作多年的老员工的机会。

试问,哪个打工人看了不是血压飙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角色塑造也无法自洽

黄亦玫前脚刚信誓旦旦,说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干出一番事业。

入职后却又沉迷于恋爱,把职场当情场。

只因为喜欢上男领导,想引起他的注意,就在开会时故意打断他的发言,频频挑刺。

这是把所有同事都当成了自己play的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愿恋爱后,又因为男友调去了巴黎工作。

她也毫不犹豫推掉重要的项目,只为到巴黎找男友。

她把领导的劝告当耳旁风,坚定地表示:「爱情排第一位。」

甚至因为担心领导不批假,提前写好了辞职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友对她也爱得深沉,为尽早结束异地恋,提议她以后也来巴黎发展。

没料,女主却又立马翻脸,说她在国内有自己的工作

这段感情因此一拍两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难怪观众看完后反馈不一,评价割裂。

有人大骂狗血老套,有人却看出了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只有一个共识,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故事本身,更值得追问的是,这部剧到底在讲什么?

只是单纯讲一个美女不断恋爱的故事吗?

鱼叔去翻了书后发现,的确,原作就聚焦于女主丰富的感情经历。

但,不能忽视的是,原作有一个特点,即从四个男性的视角讲述玫瑰的故事。

也就是说,完完全全的「男凝」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就导致,女主的美貌和感情经历,都不可避免带着旁观者的个人偏见。

从而让我们看到,一个女性的美貌并不属于她自己

由此再看她的感情经历,就不仅仅是狗血,而是会看到一个女性如何突破规训,忠于自我。

她没有成为人们期望中的淑女,规规矩矩找个人恋爱、结婚,从一而终。

而是完全凭着自己的感觉走,喜欢就追求,不喜欢就散。

这即是当时亦舒所传递出的女性意识,对传统贤淑女性的反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被改编成内地剧后,就势必要正面呈现女主的形象。

原作中的女主形象,不仅不完美,反而充满道德瑕疵

她坦承自己没有任何事业心,只想追寻一生所爱。

为了这一目的,她倚仗自己的美貌,在感情上为所欲为。

做第三者、找个老实人嫁了后又离婚,险些和女儿成情敌……

尝到了自由的滋味,也因此吃尽了苦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显然,国产剧不敢塑造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女性形象。

因此对原著做了大幅度修改,将其塑造为一个完美女性。

黄亦玫对待感情至多是任性、有点恋爱脑,但没犯任何原则性错误。

更多时候,反而是一个无辜的完美受害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中为抬高她的形象,又强行加入时兴的女性观念,给她套上职场大女主的壳子。

试图用拙劣的职场戏,坐实她的独立女性形象。

才有了如今这样一个面容模糊的黄亦玫。

由此, 便可以看出主创的保守与拧巴。

既想沾沾原著的名气,又畏手畏脚, 磨掉原著里的所有锐利与反叛。

既想赶赶大女主的潮流,又摇摆不定,在独立女性和恋爱脑之间胡乱跳蹿。

这种不讲原理、东拼西凑的创作过程,自然只能拍出一个既不真实又不合理的女性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保守的何止创作者。

很多观众看完这部剧后,大骂三观不正,指责剧中女主的感情生活太乱,感情发展过于迅速,激情戏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以置信,即使修改得如此保守,依然受到这种指摘。

不过,这也正说明了刻意讨好市场的创作不仅毫无意义,还可能适得其反。

这种无谓的「尽善尽美」,可以说是近年来很多国产剧的通病。

和刘亦菲之前的古装剧《梦华录》类似,这些剧看似是想区别于一般的偶像剧,拍得更文艺,亦或是更有价值一点。

但本质上,还是带着很明显的偶像剧思维,主角都带有巨大 的 偶像包袱。

因为偶像不能有污点,所以演员也不能演有污点的角色。

所以,有了青楼名妓赵盼儿反复强调自己「没有以色事人」。

有了上一秒为爱情辞职,下一秒高举女性独立大旗的黄亦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矛盾的是,这部剧偏偏还要改编亦舒 。

亦舒的小说里,哪有什么传统意义上的完美人物。

于是,《玫瑰的故事》一面想要硬撑出一个女性榜样,一面又在剧情上漏洞百出,人设上前后矛盾。

越是想要树立完美,就越不可能拍出完美的作品。

更何况,人物即便被塑造得貌似「三观完美」,故事表达上却又是「三观尽毁」。

一个道德、颜值、出身全都很完美,甚至成长过程中都不会犯错的女主,除了让人艳羡,引发赞叹,又能对观众产生怎样的激励或反思呢?

它所填补的,不过是人们内心深处空虚的自我投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亦舒的原著其实正好相反,她看似是写尽了女性的罪与罚,渴望与脆弱,剑指的还是男权社会的结构弊病。

女主如此貌美,却无法找到真爱,还处处被人不怀好意地打量,落得结局凄惨,沦为世人笑柄。

讲的就是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美是幸运,也是枷锁。

其价值是被他人强行赋予强行剥夺,与本人意愿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天,鱼叔已经看到太多人说,因为刘亦菲的「美」,可以原谅这部剧的种种问题。

似乎在夸赞这部剧很好地捕捉了刘亦菲的美。

但这反而更让我觉得惋惜。

这样一个现代版美杜莎故事中,刘亦菲的美完全可以不止于肤浅的外形,而是融入主题,最大化服务于整个故事。

她能激起的,绝不该只是对美的空泛赞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