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业杀手》该是近期观感最轻松的一部片子。

片名看着肃杀,其实压根是部喜剧片。

逗趣、娱乐,脑洞大。

讶异故事的天马行空之余,影片又来了一行小字。哟,还是真人真事改编。

让人深感,世界之大,确是趣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的核心看点在于,影片中的杀手是假的。

假扮杀手的电影并不稀罕,比如前年春节档那部翻拍自日版的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讲述的就是一个演员冒充顶级杀手卡尔的故事。

职业杀手》的特殊之处是男主角假扮的不是特指的某个杀手,不是顶替某个人身份的故事,而是他装成杀手这一职业,去接单,拿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哦?骗子?可以理解为骗子。

他其实是警方的卧底。装作杀手去与想买凶杀人的客户接洽,对方交了钱,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再当场将其抓捕。

听着有点像钓鱼执法,又与钓鱼执法有着本质不同。

钓鱼执法指的是当事人原本并没有违法意图,是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但本片的男主角,从头到尾没有引诱行为,是对方主动联系,并在交谈中表示要买凶杀人且付出定金。

换句话说,如果是真杀手,便意味着有人要死于买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着让人假扮杀手这个套路,警局一年阻止了不少原本要发生的命案。

听着还蛮正能量。

清楚了前提设定,再来看影片。

《职业杀手》最值得夸赞的地方,无疑是男主角的塑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警局帮忙正义执行,只是男主的兼职。他本身其实是在大学里教授心理学和哲学。

起初在队伍里,他担当的只是技术人员的工作,假扮杀手的演员活计另有其人。

让他临时去充当杀手是《职业杀手》全片的第一个戏剧转折。

本来的哥们因为犯了错,又临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顶替,就先让他帮忙救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曾想,他一上来就惊艳了荧幕内外所有人。

在这场戏之前,他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是一个内敛、软弱、带着点屌丝气质的宅男形象。连学生都在背地里调侃,这是一个开思域的男人。

热知识,思域是美国轿车销量冠军。和《黑金》里纯粹调侃马自达档次不够不同。本片中用思域来形容男主的言下之意是,这个男人毫无特色,毫无个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铺垫好观众脑海中男主的初步印象,之后的情节反转,人物反差才更有效果。

和雇凶者见面之前,男主只是摘掉了眼镜,略微拾掇了发型看起来更像大人模样,另外还在同事的建议下从五分牛仔裤换成了长裤。

他看似无措地走进餐厅,坐在雇凶者面前,好似下一秒就要把事情搞砸。

对方发问,“你在这行做了多久”。

伴随着男主一句饱含屏蔽词的回答,一切都变得有意思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刻,影片才不过刚开场八分钟。

这场局尘埃落定后,走出餐厅,男主又恢复到之前唯唯诺诺的状态,仿佛刚才的人不是自己。

从这次经历后,男主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自己扮演杀手的职业生涯。

在和雇凶者见面前,他会结合对方的资料,想象对方眼里的杀手应该是什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而打扮自己,以对方憧憬的杀手形象出现,包括外型、性格等等在内,每一次都是全新的角色。

观众也得以在影片中见识到男主的疯狂变身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至故事进展到四分之一,女主角才开始登场。本片的另一核心看点才得以展现。

这竟然还是一部爱情片。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代表作《爱在》三部曲,拍起爱情戏自然是驾轻就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中有一场男女主角在酒吧外月光下边走边谈的戏,颇有“爱在”的神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主该是对女主见色起意,但女主一定是被男主的谈吐所吸引。确切说,是被男主所扮演的杀手人物所吸引。

女主想雇杀手杀掉自己的丈夫,因为自己婚姻不幸。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假扮杀手实则是警察身份的男主,罕见地没有顺着女主的话往下说,而是劝慰她,让她不要有这个念头。

男主想救她,不愿让本就苦难的女人再经受牢狱之灾。

明面上他的说辞是她只是需要找回人生目标,他是在为整体的公众利益服务,实则观众都看在眼里,道理再简单不过,他怜香惜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片中男主的多变是一大看点,女主的看点则是“欲”。

这位拉丁美人,一颦一笑间都尽展风情。后续几场戏里两人的台词拉扯,更是每一帧都写满了撩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剧、爱情,两大元素本片都完成得相当不错。

唯独在影片后半段的“犯罪元素”处理地略显敷衍。

女主角亲自动手杀了自己的丈夫,还被人抓住了把柄,男主为了帮她掩饰也跟着犯了罪。

倒不是说影片最后两人幸福地生活下去,让其在“道德”上有了污点,所以落了下乘。

而是在对女主角杀夫这件事上刻画地有些太过潦草,观众看得有些云里雾里,包括后续的男主做帮凶掩盖等一系列戏份都进展飞快,节奏上快了一大截,与此前轻快的基调有了显著区别,算是本片的一大缺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本片的明线之余,暗线则是有关男主的自我成长、变化。

讨论着生活里的自己,和扮演杀手时的自己,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他?

女主登场后,男主几乎都是以杀手的形象出现,他所扮演的这个杀手罗恩,和自己本来的性格盖瑞截然不同。

谈吐风趣,乖张大胆,性魅力爆棚。两位同事,无论男女,在监听了两人对话之后,都对这位“杀手”罗恩无法自拔,而对他本身的“盖瑞”毫无性趣。

以至于影片到了后半程,男主本身的性格都有些受到影响,在讲课过程中不自然得就会出现杀手罗恩的影子。 学生们都有些惊讶,“我们的教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帅?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是性格的魅力。

在观众眼里就是,明明是同一个人,前后气质差距竟然能这么大。

影片引用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从自我、本我、超我试图去解释这一切。算是在观影之外给予观众的一点有趣的思考,怎么想全看观众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影迷朋友可以推荐看一部电影,麦斯·米科尔森主演的《酒精计划》,讲述的是,人们在微醺之后后的各项表现,都更迷人。 两部片子其实都在讨论同一件事,人类自身的更多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点友情提示,《职业杀手》有部分略大尺度的激情戏,请注意一同观影的人群。

商务/阿乐(微信:pachongsw1)
进影迷交流群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