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就是爽文剧本都不敢这么写。

一个不太得志的数学研究生,回到家乡的普通中专,工作没两年,就遇到了一个同样不得志,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上高中,而上了中专的天才数学少女。

在他的辅导之下,这个少女居然闯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12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千万别小瞧了这场数学竞赛。

它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呢?

首先,它不限年龄和国籍,参赛的选手全都来自于全球顶尖名校:

北京大学、剑桥大学、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

有本科生,研究生还有博士。

甚至AI也能参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是前30名里面唯一一位女生。

念的还只是县城的普通中专,可是她却击败了中科院的博士和江苏省高考状元。

她是第12名,可能大家不清楚第12名是什么实力,那么参考一下第13名中科院博士刘奔的战绩就可以了。

18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

19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高年级组一等奖。

第九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一银两铜。

第十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摘得一金两银。

毕业后前往巴黎高等师范大学数学系深造。

目前是中科院的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呢。

第14名是第37届奥数金牌选手欧瑜。

第15名是江苏省高考状元张天一。

第16名是第64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获得者张鑫亮。

第17名是2021年福建高考状元钱炜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女孩叫姜萍,当她把自己学校的名字“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嵌入在了一堆清华北大,剑桥麻省理工中间的时候,这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

要是哪个编剧敢写出这样的剧情,百分之百被被人给喷的生活不能自理。

但现实中,还真就这么发生了。

这两天很多朋友都在好奇:这么一个天才的数学少女,为什么当初没有上高中,而是选择了中专呢?

有人就说了,会不会是因为偏科,数学太好了,其他科目成绩很烂,或者是家境贫寒,上不起高中呢?

他们村的书记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已经否认了这两种说法。

村书记说,自己当年也问过姜爸,姜爸否定了姜萍报中专是偏科或家境原因。

“虽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上学的钱还是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不是因为偏科,也不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总成绩也挺高的。

那么,她为什么考上了高中不去上,反而上了中专呢?

这两天媒体在报道,网友们也在讨论,大家七嘴八舌的,但是都没讲清楚。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江苏人,我来给大家讲一下我们江苏中考是怎么规定。

首先,姜萍在2022年中考的时候,总分780,她考了621分。

江苏这边是不允许跨区招生的,她所在的涟水县只有两所四星级高中,涟水中学和郑梁梅中学。

但是她分数不够,只能上普通高中,或者是民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不是说普通高中就不能上,而是因为普通高中的孩子们在高考的时候,80%上大专,只有20%才能上本科

既然如此,还不如选择上中专。

中专里面现在有3+4中本贯通,还有职教高考班,考出来的本科学历跟高考的本科学历是一样的。

只不过因为专业的限制,中专上去的学生选择面比较窄,只能选择省内的本科院校。

比如你中专学的是汽修专业,你只能报考本省内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

像姜萍学的是服装专业,由于专业限制,她只能就读江苏省内的三所高校,最好的选择就是能申请到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这两天也和她隔空互动,欢迎她来报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至于姜萍非常想去的浙江大学。

因为程序和规章上的一些问题,破格录取还是存在很大难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也就是中专生和高中生的区别。

高中生,如果你某些方面特别突出,比如国家一级运动员,或者拿过数学物理的国际竞赛大奖的,是可以走保送,或者单招,被大学提前录取的,不必参考高考。

但是中专生就不行了。

可是相对来说呢,你高中生竞争也压力大呀。

就拿今年来说吧,高考人数破天荒的达到了惊人的1342万,堪称历史之最。

但是本科录取的名额却仅有450万,本科录取率是33.5%,竞争那可是激烈的。

相当于三选一,三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能上本科,另外两个得去上大专。

所以为什么今年高考复读生的人数,达到了413万人。

很多人为了梦想,他不愿意只上个大专,想着能够再努力一年,考上本科啊。

而中专呢,前面也介绍过,3+4中本贯通,你所考出来的本科学历跟他们高考的本科学历是一样的。

只不过因为专业的限制,只能报考省内的几所学校,选择面非常窄。

这也是必然的,你说你想要选择面广,天南海北,全国各地的去选择你想要的学校,那么你就必然要面临三选一的巨大压力。

你说你不想那么拼,省内就省内吧,反正有个本科学历就可以了,那么你完全可以选择中专这条道路。

现在不是以前了,中考分流,一半学生上高中,一半学生去职业学校。

并不是说上职业学校的孩子就有笨,多没出息,上高中的就有多厉害,多聪明,这完全都是老一套迂腐的观念了。

无论上高中,还是上职业学校,不过是人生道路的上一次选择而已。

没有什么最好或是最坏,只有对你来说,是不是最合适。

对于当年中考结束之后的姜萍来说,她的面前摆着两个选择。

一边是普通高中,但只有20%的本科升学率。

而另一边呢,是以高出100多分的成绩去念中专,不光有奖学金的同时,学校还把她当做香饽饽,有什么好机会,也会第一个想着她。

并且,更重要的是,普通高中高一要上9门课,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政治。

而职校呢?除了语数外之外,只有一门专业课。

对于数学有兴趣浓厚的姜萍,她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徜徉在数学的海洋中,才能去激发出自己的数学潜能。

所以,上中专对于当时的姜萍来说,就是她最好,也是最合适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正是因为姜萍当初的选择,她这才遇到了自己的伯乐王闰秋老师。

两人的相遇点亮了彼此的人生,尤其是王老师的栽培,彻底改变姜萍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2年开始,王闰秋老师自己也在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他的成绩分别是166名、432名和125名。

所以就有很多网友戏称啊:王闰秋老师在姜萍的辅导下,从去年432名提升到了今年125名。

当然这只是一句调侃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孙海平跑的有刘翔快吗,但这不影响他教出刘翔这个世界冠军。

王闰秋老师也是一样,在采访中讲完自己的经历之后。

他又说:我如果遇到像我自己当年一样的学生,我想当他们的领路人,告诉他们人生有不一样的可能。

中专生又怎么了,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他做到了,他就是最伟大的领路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萍的故事还在继续。

6月22日,她还将参加决赛,获奖者最终将分享400多万元奖金。

不管她是否能够获奖,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名次。

当她代表着全国1000多万中专生,坐在一堆清华北大,剑桥麻省理工学霸中间,答题的时候,她就已经取得了成功。

她自学了2年的偏微分方程,每天一遍一遍的刷题,不是要证明自己有多么了不起。

而是要告诉别人,中专生又怎么了?

一样能有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