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癌症是30至69岁人群的主要死因,在136个国家中居首位。在全球范围内,50岁以下(早发)的结直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胆囊癌、头颈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胃癌病例正在增加。早发癌症不同于迟发癌症,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是主要原因。此外,早发癌症幸存者面临心血管疾病和二次癌症的风险。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将早发癌症列为“Provocative Questions”之一。针对特定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和精准预防可显著降低癌症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教授联合开滦总医院吴寿岭教授题为“Early-onset and later-onset cancer: trends,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in Northern China”的研究论文。这是一项多大样本、前瞻性的匹配队列研究。该研究纳入了2006~2019年间接受健康检查的18.6万余名参与者数据,共确诊6741例癌症病例(624名早发性癌症患者,6117名晚发性癌症患者)。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检时间按1:1比例,从非癌症受试者中配对6117例对照组。通过加权Cox回归分析,计算各风险因素对不同癌症类型的相对危险度(AHR)及95%置信区间(CI),并采用人群归因风险比例(PARPs)估算可预防病例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开滦研究中男性和女性整体和部位特异性癌症的ASIRs趋势

研究发现在2006~2018年间,除肝癌外,几乎所有类型癌症(早发肿瘤和迟发肿瘤)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而这期间一些与代谢相关的指标,如总胆固醇、尿酸、空腹血糖、ALT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持续上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持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人群初始吸烟的平均年龄显著下降。相反,体育锻炼、饮茶等患病率则有所下降。

此外,研究分析了11种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并在不同癌症部位探讨了25种暴露因素的AHR及其95% CI。结果显示,早发和迟发肿瘤的危险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例如,迟发结直肠癌的风险因素包括男性(AHR: 1.54)、年龄(AHR: 1.01)和当前饮酒(AHR: 1.34),而早发结直肠癌的风险因素为年龄(AHR: 1.01)和高甘油三酯水平(AHR: 0.32)。对于迟发肝癌,男性(AHR: 2.63)、HBV感染(AHR: 13.18)和脂肪肝(AHR: 1.30)是主要因素,而早发肝癌则主要与HBV感染(AHR: 39.77)和肝硬化(AHR: 9.22)相关。类似的差异还出现在胃癌、食管癌、胰腺癌和肺癌等多种癌症中,表明不同年龄段肿瘤的发生机制可能有所不同,需要针对性预防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每种癌症类型的所有风险和保护因素综合PARPs

人群归因风险比例显示,超重或肥胖与减少晚期食管癌、肺癌和头颈癌病例相关,而高甘油三酯水平则减少了早期结直肠癌和肾癌发病例数。高CRP水平与晚期肺癌和早期肺癌病例增加有关。脂肪肝和高血压与晚期肝癌和头颈癌病例增加相关。吸烟显著增加了早期和晚期肺癌风险,饮酒则与早期食管癌病例在增加有关。HBV感染显著增加了早期和晚期肝癌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开滦研究2006~2016年癌症相关危险因素趋势

该研究指出癌症发病率正在上升,包括早发肿瘤,而不同类型的癌症风险因素各异。年轻成年人在癌症筛查项目中往往未受到足够重视。发病率的增加可能与饮食、肥胖和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在生命早期阶段尤为常见。通过深入研究,包括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命周期队列研究、样本收集、组学生物标志物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增强对癌症的理解和管理。这些方法有望带来更有效的、量身定制的筛查和预防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开滦研究中早发性和晚发性消化系统癌症危险因素的比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刘通博士刘宸安博士、开滦总医院张青松教授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邓丽教授、开滦总医院吴寿岭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

了解详情,请阅读全文

https://doi.org/10.1007/s11427-023-2523-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肿瘤代谢学

作者:石汉平,缪明永,李薇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03

本书分3篇35章。第一篇为肿瘤代谢重编程,主要介绍肿瘤细胞主要营养素代谢变化及机制,包括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线粒体代谢、微量营养素代谢、水代谢、活性氧代谢,以及肿瘤细胞自噬异常、微环境代谢和肿瘤代谢异质性等。第二篇为肿瘤患者代谢紊乱,主要介绍能量代谢紊乱和主要营养素代谢异常变化及机制,包括糖代谢紊乱、脂类代谢紊乱、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紊乱、微量元素和水代谢紊乱,以及免疫功能紊乱与代谢异常、恶病质代谢紊乱和微生态紊乱等。第三篇为肿瘤代谢调节治疗,利用肿瘤代谢特点和高度异质性进行多代谢靶点综合干预,特别是肿瘤不同代谢靶点的肿瘤治疗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肿瘤微生态学

ISBN 978-7-03-069134-7

作者:石汉平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06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肿瘤微生态研究成果的专著,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系统介绍人体、微生态和肿瘤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阐述人体微生态结构和特征、生理功能、肿瘤微生态失调,尤其肠道菌群失调致癌机制、肿瘤微生态失调诊断方法、肿瘤微生物调节治疗方法,对肿瘤粪菌移植治疗也做了详细介绍。各论主要介绍了微生物相关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及其与微生物的关系,并对各种肿瘤靶向微生物治疗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恶性肠梗阻

作者:石汉平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06

本书在总结国内20多家三甲医院的临床诊治经验基础上,参考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对恶性肠梗阻的病因、病理解剖、病理生理、诊断、分类、分期、分级与评分、治疗原则、内外科治疗、介入治疗、中医药及鸡尾酒疗法、特殊类型恶性肠梗阻等21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肿瘤放射治疗营养学

ISBN 978-7-03-068458-5

作者:李涛,石汉平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04

本书主要介绍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治疗的现状、原则和实施方法。首先概述肿瘤患者放疗的价值、营养不良的发生及危害,重点介绍放射线对营养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放疗患者营养治疗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然后系统论述营养治疗的全过程,包括营养诊断、营养治疗途径与通路、营养需求、营养制剂选择、疗效评估、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质量控制、护理等方面。最后,针对不同癌肿、不同部位照射患者营养不良特点的差异和营养治疗的特殊性进行分别论述,为开展个体化的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治疗提供详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

(本文编辑:刘四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科学出版社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