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书时记忆最深刻的是《农夫和蛇》《东郭先生与狼》两个寓言故事,两个故事的主旨大体上说的是善良的人们,由于对一时落难的人滥施同情,给予全力以赴的帮助,结果得到好处的这类群体依然改不了残忍的本性,忘恩负义,给施以帮助的人恩将仇报。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对恶人仁至义尽了,他们的本性也不改变,千万不要对他们心慈手软。这两个故事,要是来比喻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越两国交恶并发生一场惨酷的战争,被人喻为最贴切不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我国西南边境的越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一衣带水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尤其是在近代史上,堪称是一对难兄难弟,积贫积弱遭到列强入侵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越南更是直接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可以说饱受欺凌。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我们自己面对千疮百孔的战后重建,但还是以负责任的大国对越南施以援手,帮助越南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不惜牺牲,节衣缩食,尽力为越南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武器、弹药、油料、粮食等全方位的援助,终于使越南得以独立和统一,更重要的是我国秉承“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比如农产品滞销给他销产品,用技术帮助发展工业,帮助有效地建立了铁路系统,使越南的经济得以更快地发展。一度被双方领导人誉为“同志加兄弟”般亲密无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让人寒心的是,到上七十年代末,越南不念及你的帮助,频频上演“农夫和蛇”“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极力否定我们的付出,出台一系列针对昔日恩人的政策,一度由唇枪舌战发展到剑拔弩张。本来,宅心宽厚的我们一向是以礼待人,以德服人,指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手段,本着求同存异,互惠互利,没想到你越是这样,他越认为你软弱好欺,不仅丝毫不知道收敛,对我国警告置若罔闻,反而得寸进尺,愈加嚣张膨胀,不仅我国最友好的盟国柬埔寨发动了闪电战,派兵占领我国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更加猖狂地在边境进行武装挑衅,还扬言“打到凭祥吃早饭,打到南宁过春节”的口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1979年2月17日,本着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为保护老百姓的安全,中国以雷霆之势惩戒越南进行了自卫反击战。这一场大规模的反击作战,虽然只持续了短短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当时自诩“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便土崩瓦解、损兵折将、失地陷城,最终以惨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大军撤回国内的第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我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在完成自卫还击战斗任务之后,已于三月十六日全部撤回到我国境内,全国人民 同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各族人民一起,热烈欢迎祖国英雄儿女们胜利归来,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的确,我军对越南进行是有限度的惩戒式作战,并且基本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可以说我军是完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我军真的全部撤回国内的第三天,即3月20日,越南的《人民报》也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越南百战百胜》的社论声称:“遭到大败的、遍身伤迹的侵略军已无条件地撤出我国。我国军民,首先是谅山、高平、黄连山、广宁、莱州、河宣各省的武装力量和各族同胞保卫祖国的英勇战斗,已经取得了极其辉煌的胜利。长达一千六百多公里的保卫祖国的环带,是我国一条伟大的长城和雄伟的屏障,它埋葬了数以万计的侵略军,立下了显赫战功,给我国军民增加了光彩,灭了反动派的傲慢、嚣张气焰,给了它们一个应得的教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随后同样在其《人民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截止一九七九年三月底一些目前可以看见的损失初步统计表》一文中记载:仅在这一个月内,越南累计有四座城市遭严重破坏,三百二十个乡村被摧毁,六十万平方米的城市民房面积被夷为平地,四万五千座农村住房不复存在,七百三十五所中小学需要重建,十八万学生无书可读,三十八个林场和四十一个农场农站不能正常生产,十五万七千头牛被杀死或抢走,二十四万四千头猪不知所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弹丸之地的越南,经济损失如此惊人,其实,当时越南人民因为多年征战,早已经对越南政府怨声载道,连年征战使国民失去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吃不起饭,也穿不上温暖的衣服,食不裹腹、衣不蔽体,不少人无家可归,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越南当局穷兵黩武,经济拖进了崩溃的边缘,一方面战火摧毁下经济水平接近崩溃的边缘,另外连年的战争,大量的青壮年男子在战争中牺牲,导致了其国内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和劳动力不足,最后不得不连成年女子也应征入伍参军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罔顾事实战后一味吹嘘所谓“辉煌胜利”,穷的口袋比脸还干净,所以,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们用夸大其词的报道来自吹自擂,安抚自作自受的内心罢了。其实,然而,不甘心败的越南侵略者,在自卫反击作战后的多年间,仍然对我国边境地区进行骚扰,还声称此役将取得更大的胜利, 甚至一些战争狂烈者,在畅想战争结束后要如何让中国延续“割地赔款”的往事呢?你看看有多离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为了配合实现这些所谓的理想,越南当局还想把自己侵略的嘴脸,千方百计地进行掩饰,明明他挑衅我国,不断侵害人家的权益,从而引火烧身,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事后颠倒黑白、隐瞒欺骗,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把别人说成是侵略者,自己却成了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这种自欺其人,贼喊捉贼的伎俩实在是可笑至极,令人作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越南一再挑衅我国,无恶不作,结果被我国发动的对越反击自卫战教训惨了以后,越南专门拍了二部反映这次战争的电影,一部叫《血战同登炮台》另一部叫《返回蒲草区的人》,前者讲述的是1979年2月份我军进攻谅山时攻克同登炮台,与越南高平省波茶村长排山之战两次真实的战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影片中,套路基本一致,描述的是我国“入侵”越南,遭到了越南军队的誓死抵抗。越南军队面对我军的炮火毫不畏惧,英勇作战,甚至还“巧施妙计”让我军吃了大亏,最后实在不敌“侵略者”的攻击,“壮烈”牺牲。他的军人打造成高大威猛、战无不胜、意志如铁的形象。而我军则被丑化得一塌糊涂,不仅尽显愚蠢无知,而且怯懦不堪一击。更重要的是男主很帅,女主很漂亮,男主指挥若定,女主“大义凛然”:牺牲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我们介绍越南电影《血战同登炮台》他是如何拍的,同时,再看看真正这次战斗的胜利又是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中描述越南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人民安居乐业,业余时间喝喝茶,撩撩妹,岁月静好。而就在此时,中国“悍然”对越南发动攻击,军人不得不拿枪自卫,而且通常是十几二十个人,面对成千上万的敌人。本来一切都很美好,结果剧情发展到男主正和漂亮姑娘谈情说爱时,敌人来了,但他们毫不畏惧,寥寥数人却敢主动伏击,在与人数多于自己十几倍的中国军队苦战后,大获全胜。不过因为解放军的人数实在太多,只能勉强撤退,可以说,这部片子几乎把所有现实都反着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卫炮台的越军连长向上级报告情况,以及解放军和战壕里的越军展开的激烈交火。解放军采取了“人海战术”,并带着107火箭炮跟随步兵行动。越军连长展现出出色的指挥能力,使解放军陷入被动。然而,在战斗间隙,有一个帅气的连长深受漂亮姑 娘的喜欢。他指挥若定,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另外影片中,片中的我军指挥员言行举动异常猥琐,就为了丑化我军的形象,师长身边不仅有女勤务兵,还因为打了败仗而不得不受到上司的一顿臭骂,最后的结果是立功心切,向一名农妇询问通往炮台的通道,结果被农妇用计骗入雷区,终于毙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让人称奇的是那名漂亮的女英雄“大义凛然”在枪林弹雨中抱起炸药包,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神力,倾刻间便拉出引线,以一种极其不可思议的跳跃方式,冲向了解放军冲锋的队形,队伍都躲避,哪怕身中十几枪,仍然屹然不倒,在扑向队形的最后一秒,立即拉开响炸药包,爆炸声响起,主角却不着急领便当,在说完升华主题的台词后,才慢慢嗝屁。可能是制片人觉得历史对他们太残酷,哪怕越军人个个英勇无畏、以一敌几十,但现实就是打了败仗。那么,他们拍摄的《血战同登炮台》的真实战况到底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登是越南谅山省高禄县的一个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的市镇,东南西北相距不到一公里,可以说是一块弹丸之地,但地理位置却非常特别,地处中越边境形成了一个向越南方向的突出部,加之同登火车站是河同铁路的终点,与中国湘桂铁路凭祥站接轨,它位于1A国道上,同登站距离友谊关过境点仅4.5公里,距谅山15公里,自古即为交通要隘,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侵占此地的法国人在境内修建一座坚固的大堡垒群,因其外形是一个北陡南缓的平顶山,故称“平顶山炮台”,又名“鬼屯炮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登炮台是一座坚固的巨大要塞,分为上、中、下三层,其墙壁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厚约1至2米,内部设有坑道、礼堂、饭厅、水井和仓库。这些地下设施储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粮食等作战和生活所需。炮台四面墙壁上设有300个射孔,顶部四角建有大型碉堡,入口可用于火炮发射。在炮台表面,环形堑壕和永久性火力点构筑成了防御设施。越南准备对抗我国后,对炮台进行了全面改进,通过交通壕和炮台四角的进出口相连接,形成相互火力支持立体防御阵地炮台还有地下交通壕与火车站、同登镇和探某阵地群相通。可以说,这个炮台坚固无比,易守难攻。由于此地被包夹在群山之中,这里整片山地都属于喀斯特地貌,多溶洞,雨天地面泥泞,且地势崎岖,机械化部队难以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完硬件,再说镇守此地的越军部队,是一支被黎笋誉为能攻善守,善于近战,夜战的“飞虎团”精锐部队,隶属越军步兵第3师的别称“金星师”骨干主力团,意思是南方的一颗金星,象征着胜利的荣誉。该师是在越南南方与美军和南越国军作战的主力步兵师之一,对山林地带攻防作战和交通破袭作战均有一定经验,步兵12团为第3师的组建历史久,官兵素质好,荣誉感强,擅长运动奔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这个步兵12团,团长阮春庆,政委童士才指挥,并配属炮兵68团2个营、独立205营和公安12团1营、105公安屯,总兵力约5000人左右。这个团对我们来说可谓是臭名昭著,因为正是这个团在对越自卫反击打响之前,就曾经在友谊关浦念岭高地磨刀霍霍,耍枪弄炮,制造过骇人听闻的“友谊关浦念岭流血事件”,事件之后甚至不可一世,口出狂言,无耻叫嚣:“不仅要将中国的广西和广东划入越南版图中,而且,凡是生长木棉花的地方,都是越南的领土。”曾喊出“攻可打到友谊关吃早饭,守可坚持三个月,要打到南宁过春节”,可见其狂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之后,侵占我国领土,杀害边民,贻害无穷,既狂妄又狡猾,自吹能攻善守,实际能藏惯溜的12团,便成为我军的眼中钉,要实施重点打击,力争全歼的敌人。因此,驻守同登炮台的敌人,一时成了瓮中之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斗打响时,我军先是对敌人阵地进行炮火覆盖,一时间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火箭炮、加榴炮等各种火炮发出怒吼,一颗颗炮弹砸向敌人阵地,阵地顷刻间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打得山崩地裂、土石横飞。滚滚的硝烟在漫山遍野弥漫,遮蔽得天昏地暗。远远望去,高地四处烽火狼烟,阵地表面防御工事大部被摧毁,强大的炮火压制下,也可听到越军阵地之上鬼哭狼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军炮火地毯式轰击之后,我军地面部队,分2个攻击梯队,在坦克的开路下,对敌人阵地进行攻击加冲锋,一部从南边进攻,一部由西侧对平顶山鬼屯炮台实施迂回攻击,断敌退路。然而,当我军推进到鬼屯炮台平顶山区域的时候,似乎刚才已经被炸死的神奇“地堡”又复活了,藏在暗处的敌人,很快就锁定了目标,向我冲锋的队伍猛烈的开火,一时不少战士壮烈牺牲,战斗进行得极为残酷,我们的进攻受阻。然而那座炮台就好像长在那里一样,纹丝不动。一般的机枪打在上面只是浮现出点点白斑,不痛不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狡猾宿敌12团,依托 “山高、谷深、林密”的地形特点,在进攻炮台的沿途扼守要点,大量构筑阻击,伏击的两用土木建筑工事。这些工事一般选择于隘路,拐弯,上坡等险要地形上,要求能控制小路通道,开阔地两侧以及四周的制高点。所有工事皆被“深草遮盖”且周边不留新土和浮土,荫蔽性很强,我们的人员在进攻时不容易发现,在我重火力攻击时缩进掩体,即使表面工事被摧毁,还可以继续利用地下工事,甚至可以用来埋伏兵力偷袭,这对我们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严重的是,这飞虎团采取分散游击的策略,依托有利地形分层设置各种武器,以便在战斗中相互支援越军还根据火器性能,依托山顶、反斜面、鞍部、山腰、山脚的有利地形,分层设置迫击炮、高射炮、高射机枪、轻重机枪、无坐力炮、火箭筒、冲锋枪以及加强的各种火器。以便在战斗中,这些武器能够互相以火力支援,形成一个曲直、远近、明暗、正射、侧射和倒射相结合的完整火力配系,让我进攻的部队吃了不小的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163师489团对同登炮台实施攻击,攻打这个炮台共计花了三天时间,前二次均没有成功,最后一次战斗进行得极为残酷,终于占领炮台表面阵地,控制了炮台4个出入口,此时,据守里面的越军以为我们根本无法攻入,越军缩进了这个乌龟壳中,妄图与我军作困兽之斗,他们在等待增援大部队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广西凭祥电厂的民兵连老兵何国安得知同登炮台无法攻入,便找到首长主动带路,称自己参与修建的“法国炮楼”,知道“天窗”在何处,他回想当年核心工事的位置,用步子丈量距离,终于在山顶上找到了“天窗”。大家动手把水泥板搬开,出现了一个黑乎乎的深洞。他们隐约听见从洞里传来越军的说话声。我军拿着大喇叭开始对藏身洞穴的越军大声喊话:“诺松空叶!”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缴枪不杀!”并且突突突地向洞里打了一梭子子弹,随即几人快速闪开,对我军的劝降无动于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军不投降,就坚决消灭!”何国安和战士们一起往洞里抛柴草、浇汽油。然后再一次喊话,越军仍然迷信地堡很坚固,不肯投降,于是他们用喷火枪向洞里喷射,烧起熊熊大火,引起工事里的弹药爆炸。“轰”的一声巨响,平顶山猛地一跳,这个罪恶滔天的12团全军覆没在这个炮台里面。同登战斗结束后,何国安又请求给部队带路,挺进谅山,立下战功。何国安为消灭同登守敌、取得同登歼灭战的胜利,为我军攻下谅山威逼河内辅平了道路,作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荣立一等功,军委授予他“支前模范”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部电影名叫《返回蒲草区的人》,该影片讲述的就是对越反击战中的长排山战役。长排山,又名长白山,位于越南高平省波茶村,是一座海拔700多米山势陡峭的石山,平均坡度高达60多度,其北面的崖壁几乎垂直,整个山体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山洞,这是自卫反击战中,我东线兵团进攻越北军事重镇高平必由之路。为此,越军在此要塞盘踞多年,构筑工事,每个山洞都储藏了大量的粮食弹药,而且设置了四通八达的通讯网络,与周围的坚石山、圆顶山、乱石山相互依托,形成了一个环形的防御阵地,易守难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军奉命向长排山发起进攻,狡猾的越军利用长排山山高草深洞多的特点,隐藏在山洞、石缝、草丛中,依托复杂的地形,修筑了大量坑道、堑壕、掩体、藏兵洞,多道铁丝网、陷阱 和防步兵壕,还配备了多种战斗火器,形成了直射、曲射、远射、近射、侧射、倒打相互交叉;上层、中层、下层、明火力、暗火力相互结合的密集火力配备,在长排山形成了能打、能藏、能独立作战、能长期坚守的坚固野战防御阵地。对我军展开疯狂狙击,我先头部队伤亡惨重,副连长为了掩护大家撤退,不幸被敌人的炮弹炸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我军总结失败的教训,这山上洞里的敌人依托岩洞防守,只能在阵地前下方形成火力封锁地带,却不便于向洞口上方观察和射击,要是我军能顺利占据山顶,居高临下对敌人进行压制,不仅能既抓住敌人的盲点,又能将敌人隐蔽的防守部署尽收眼底,化被动为主动。因此,成立了一支先遣队,趁着夜色从近乎垂直的长白山北侧崖壁,偷偷地摸上山顶,接应四连主力上山,等占领制高点后,便骑在敌人的脖子从上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发动了猛攻,然后切断他们的防御体系,令长排山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山上树大草深,山洞众多,地形十分复杂,指挥员为了防止误伤,命令四连战士采取小群多路的战法,充分利用长台山复杂多变的地形,相互配合,自上而下,分片包围,逐层搜索,交替掩护,侧翼靠近,逐洞歼敌,坚定彻底粉碎了越军的地利优势。因我军在高处,能毫不费力地将手榴弹,扔到他们的脚下。对于那些地形陡峭不好接近的岩洞,则由火箭班利用82无后坐力炮进行定点清除,所有山洞里的敌人都成了瓮中之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我军以伤亡14人的代价,整个守长排山的越军全部覆没,顺利拿下了长排山,为大军直插高平铺扫平了道路,此战后,36团4连荣获集体一等功,被广州军区授予长白山英雄连的光荣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二个越军一败涂地,全军覆没惨败的战例,越南人拍摄的电影,竟然两次都取得了胜利,还涌现出了众多的所谓英雄人物。这种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将具有真实背景的影视剧拍成了闹剧神剧,的确贻笑大方,充其量是脸皮比较厚实。网友们评价,他们这种纯粹是线下打不过,只能线上爽一爽,毕竟总不能按照实际情况拍吧。同时,观众对他们的电影,也只能是反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