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才得知妹妹尚有女儿在世,毛主席急问毛岸英:她现在在哪儿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始终有一个念想,那就是回到湖南老家探亲。

毛泽东也想回家去看看,可共和国成立之初,工作繁忙,他实在抽不开身。所以他只好派儿子代替他回乡省亲。

而这次回乡,毛岸英也给父亲带回了一个重要的消息。他得知牺牲的妹妹竟然还有女儿留在世上,急忙问儿子:她现在在哪儿?

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没能回乡,但在他的心中其实是有三件重要的事情的。

第一,他就是要去祭扫杨开慧的墓,杨开慧为革命牺牲,自己不管是于情还是于理都应该前去祭拜。第二,就是韶山父老乡亲为革命出了不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在当时那个年代,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忙,自己不会有今天,也不会有新中国。所以他认为要当面回去感谢他们。

第三,就是想要了解一下湖南的情况。马上就要土地改革了,他们怎么想的,毛主席想要迫切地知道。

不久之后,在毛泽东的安排下,毛岸英已经做好了回家的准备。

在临走前,毛泽东交给了毛岸英三封信和两个任务。

三封信分别是给杨开智,外婆和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的。

两个任务,让他回家看看父老乡亲,把他的问候带给大家。第二就是希望家乡的乡亲们能够积极投入到土改中。

除此之外,毛岸英还有自己的一个目的,他想要回去用心学一点东西。临走之前,毛主席叮嘱了许多,为人处世,行礼和礼仪规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5月25日,他回到了韶山,当天是杨老太太的八十岁大寿,省政府还为她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庆祝会。

之后他回到了板仓,回到了他最熟悉的外婆家。午后,他迫不及待地就要去看母亲。他看到母亲的石碑,扑通一声跪倒在墓前,大声哭喊着:“妈妈,儿子回来看你来了。”此次回家,他不忘父亲的安排,和父老乡亲见了面,对他们表示了感谢,还向他们讲解着土地改革的问题。

毛岸英在韶山,住了六天。父亲临走前交给他支援贫困人的那些钱已经所剩不多。

此次回乡,他收获颇多。他感慨道:虽然人民在政治上解放了,但大多数农民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根本途径就是实行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发展上恒产,否则就是直接给他们钱也无济于事。

当然,此次回乡他也给父亲带回了一个重要的消息。他就是父亲的妹妹牺牲之前竟然留下了一个孩子。这个消息让毛泽东欣喜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建并不是毛泽东的亲妹妹,她的父亲是毛泽东的六堂叔。父亲去世后,母亲抚养他们姐弟两人很是艰难。

1911年,韶山大旱,毛泽东的父母就把她过继来当女儿收养。

菊妹子在这里的生活才稍微好了起来。在毛泽东外出革命时,菊妹子也始终李守在家,他得知自己的妹妹还有封建婚约,不仅帮其解除,还把她接回家中,改名毛泽建

之后她在哥哥的照顾下,来到长沙学习。很快,文化程度低的她进步神速,在班级中名列前茅。

不过在哥哥的影响下,她也逐渐开始加入到革命活动中。她白天读书学习,晚上会去夜校听哥哥讲课,还会积极参加运动。她的思想觉悟也逐渐提高。

1923年,她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此后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她积极投身于运动中,为革命作出了不少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毛泽建和陈芬领导游击队在战斗中被捕。不久之后,陈芬英勇就义。而毛泽建在狱中面对严刑拷打,仍然坚贞不屈,毫不动摇。

井冈山得知后也派出小分队前去营救。而在撤退的途中,毛泽建身负重伤,怀孕在身,主动要求留下,隐藏在父亲的一个老太婆家中。

不久之后她生了一个男孩,敌人搜山时听到了小孩的哭声。毛泽建再一次被捕入狱。而孩子没奶吃只活了几个月就夭折了。

1929年8月20日,毛泽建在衡山县城英勇就义。那么,毛泽建的孩子已经去世,养女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此人是毛泽建丈夫陈芬姐姐的女儿,这么说来,和毛泽也有亲戚关系。

陈国生从小被寄养在外婆家中,长大后嫁给了一个国民党军人。

1949年和1950年,她两次写信给毛泽东,要求去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她被获准去北京。陈国生一见面就提出请求政府给毛泽建烈士修墓。毛泽东却说现在刚解放,哪有钱修,就连他父亲都是一个土坟墓。

毛泽东问她爱人是做什么的,有没有血债,民愤大不大?

陈国生一一回答,他曾经当过警察局长,没有血债,没有民愤。

毛主席担心她不说真话。说道如果有民愤,就让她留在北京。如果没有就马上回去让他好好改造。

临走时,毛主席还让秘书拿出300万元送给陈国生作为生活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