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曲周县人民法院秉承“抓前端、治未病”工作理念,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深入挖掘人民法庭职能优势,以“三个一”工作法不断拓宽“诉源、案源、访源”综合治理新赛道,为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今年2月份,该院河南疃法庭入选最高法院第六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成为河北省唯一一家入选该批次案例的基层法庭。

坚持党建引领

绘制诉源治理“一张图”

人民法庭是司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前沿,也是人民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第一线,曲周法院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将诉源治理和“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紧密结合,积极推动县委构建纵向延伸至乡镇、村(社区),横向对接行政职能部门、行业调解组织、群团组织,集“诉调对接”“网调对接”“访调对接”于一体的“三调对接”多元解纷机制,为“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提供了坚强机制保障,绘制出一张诉源治理“总蓝图”。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推进人民法庭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诉源治理良好成效。2023年以来,该院诉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00余件。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董晓宇,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明耀,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殷文胜等领导先后到曲周法院调研指导人民法庭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县委书记孟凡雄、县政府县长李冬晨先后作出批示,给予高度评价。

坚持源头治理

凝聚多元化解“一股劲”

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先后走访了辖区10个乡镇,调研指导“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积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各级各类调解组织、社会力量等支持人民法庭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大格局。积极推动将万人成讼率考评指标纳入地方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倒逼各乡镇、村(社区)及其他综治单位主动参与社会矛盾的源头化解。在全县10个乡镇建强4个中心法庭、6个法官工作站,并在342个行政村、9个社区中挂牌N个“巡回审判点”“多元解纷联系点”等,形成“庭、站、点”梯次延伸的“4+6+N”基层司法服务网,让“调”向前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2023年以来,诉前分流案件2365件,占全部来诉纠纷的86.3%,有效便利群众维权,缓解了法院人案压力。研究出台了《全流程司法释明工作节点化管理细则》,进一步加强司法释明工作的流程管理和节点优化,最大限度减少上诉、执行、信访等“衍生案件”,推进“诉源”“案源”“访源”的前端治理。2023年以来,民商事案件同比下降19.54%,执行案件同比下降18.41%,涉诉信访案件同比下降17.60%。

坚持夯实基层

织密司法服务“一张网”

树立强基导向,树牢服务意识,推动一站式建设向人民法庭延伸,积极探索人民法庭直接立案、执行运行机制,推进立案、诉讼服务事项进驻基层。该院积极推行“法庭+综治中心+司法所”合署办公、联动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1+N”诉前调解工作优势,加强与乡镇、村(社区)综治力量联动,推进实施委托调解、联合调解、分派调解等举措,紧紧依托人民调解委员会、综治网格,积极与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建立联席机制,对涉及土地纠纷、赡养等群众关注度高的案件,共同会诊,制订解决方案,共同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形成法庭功能前移、各方力量联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形成群防群治、联调化解的整体合力,使大量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纠纷在第一时间得到平息。该院河南疃法庭典型案例《二亩地的情谊》、曲周镇法庭典型案例《分不开的兄弟情》先后被央视采访报道。侯村法庭被县委政法委评为先进政法单位。安寨法庭负责人王仲雷被县委政法委评为最美政法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