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社区 |动态 |报道 | 公益| 新闻

目前8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东辛房街道石门营二区建成于2019年,规模户数2939户,入住居民5200余人,楼宇14座,全部为高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区紧邻莲石路和地铁S1线小园站,交通便利,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入住。“新居民”多为在城区上班就业中青年人,呈现“早出晚归、流动频繁、联系困难”等特点,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融入度不高。

为扎实做好“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筑牢社区和谐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东辛房街道积极运用场景治理“揭榜挂帅”机制破解难题。

机关和社区干部组队揭榜“新居民及出租房屋服务管理”项目。通过摸排调查、分析研判,深度溯源、寻找突破,创新工作路径,确定构建“熟人小社会”服务模式,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强化对“新居民”的服务,打造“融入式”安心家园。

多措并举构建“熟人小社会”

01

树立“心贴心”服务理念

揭榜小组汇总梳理各类公共便民服务内容,制作《新居民入住指南》,以可视化地图折页形式,使社区周边环境及各项便民服务设施一目了然,方便“新居民”快速了解熟悉社区情况,提高生活便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逐楼建立“新居民”需求事项清单表,将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和需求按照“急、重、轻”三类排序,依托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楼干部逐条跟进完成,精准贴心地响应“新居民”的诉求,持续提高住户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

02

建立“逐楼层”服务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定试点楼栋,优选本楼居住的党员、居民代表和志愿者,组建“热心人”层长,作为本层治理和服务的牵头人。以拉近邻里关系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同层居住”的特点开展工作,畅通居民沟通渠道,促进社区更有效地做好信息传递、需求与建议收集和问题解决等工作,打通社区网格的神经末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化推进“熟人小社会”模式,促进社区以更精细化的网格治理工作和“一层一策”的治理模式,为居民提供更精准的供需匹配和更高效的服务。

逐层设置楼层服务信息墙,包含居民公约、社区包楼干部和本层层长及物业人员信息公示、居民微信群二维码、新住户指南、便民服务信息、“心愿墙”等板块,营造温馨和谐的楼层氛围的同时,进一步畅通信息和需求的传递。

建立“热心人”队伍培训机制,定期开展政策法规、服务技巧等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层长和志愿者的服务水平。社区干部、“热心人”层长、志愿者等常态化开展多层次的综合服务和文明宣传,营造守望互助、邻里一家亲的温暖氛围,让“熟人小社会”模式走深走实。

03

丰富“新特色”主题活动

立足“新居民”情感和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筹划组织各类主题活动,通过共同参与增进邻里感情。积极邀请有相关爱好及特长的“新居民”加入社区文艺团队。结合传统节日开展送春联、猜灯谜、包粽子等活动,增强文化认同感,促进“新居民”更深度融入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趣味运动会、垃圾分类游戏、闲置物品跳蚤市场等形式新颖、趣味性强的“个性化”活动,改变“新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固有印象。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抓手,积极传播文明理念,吸引越来越多的“新居民”参加社区志愿服务,调动大家参加社区建设的热情,促进形成“守公约、讲公德”、共践文明行为,共享文明成果的良好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得成效

通过近半年来坚持“熟人小社会”机制,楼道环境整洁了、邻里也都熟悉亲近起来了,共同维护公共环境秩序、互爱互助的意识日益增强,和谐友爱的氛围越来越浓。

东辛房街道通过运用场景治理“揭榜挂帅”机制,探索“务实管用”的治理路径,为社区突破冷漠壁垒,为居民搭起暖心沟通的桥梁,让外来人口的生活诉求和情感需要能得到有效回应,切实增强“新居民”的归属感、融入感、幸福感,也让本地住户越来越亲近,使社区越来越和谐,服务管理水平、基层治理效能切实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闻来源:北京门头沟官微

(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门头沟征婚到这来登记

大峪路口家政婚介

关于我们:本订阅号是服务门头沟地区百姓衣、食、住、行、玩、乐、购的生活圈平台。每天推送门头沟生活信息,公益活动,新闻资讯,商家优惠等优质内容,敬请关注!

合作微信:zhao1056323479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