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文化 |动态 |报道 | 公益| 新闻

目前8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涛(三水寿)拍摄:5月26日北京平流雾

近日,摄影爱好者马涛拍摄的一组京津同框的照片火出了圈,也让人关注到了这些摄影“发烧友”,他们的年龄不同、职业迥异,却都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追寻着悬月悬日的身影,追逐着云霞的变幻,在经年累月的拍摄中记录着京城的美好瞬间,书写着自己和北京的故事。

彻夜等待只为定格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涛(三水寿)拍摄:6月1日悬日

6月1日凌晨4时50分,当整个城市还在沉睡,马涛和朋友楚召瀚已早早守候在房山周口店附近的一处山坡上。看着阳光从地平线漫出,灿烂的金色浸染了整座城市,他们果断按下快门,捕捉到了日悬京城的美丽瞬间。“这是我拍到的北京日出时最大的太阳。”马涛骄傲地说。

就在前一晚,马涛刚和朋友荆德才熬了一宿,在门头沟九龙山上拍到了北京定都阁和天津117大厦同框的场景。白天忙着选片、修图、制作视频,他几乎没怎么休息。虽然已深感疲惫,但面对可能会蹲到好片的诱惑,马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续刷夜。

马涛解释说,太阳每天都在移动,想要在同一点位拍到日悬中国尊的画面,一年只有两次机会,一旦错过只能第二年再来。拍照的机位距离中国尊有约50千米,对天气和空气能见度的要求都极高,所以机会非常重要。“一旦天气合适,必须冲!”马涛果断地说。

“出发前,我们先通过软件预演,筛选出当天与太阳、中国尊在一条直线上的拍照点位。但软件无法判断出拍摄点位周围是否有树、墙等遮挡物,剩下的就只能靠实地踩点筛选了。”马涛说。

凌晨1时许,马涛和楚召瀚到达了周口店。软件推荐的拍摄点位在一座郊野公园中,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重复着上坡、下坡、在树林里钻进钻出的动作,连探了3个点位,却都因为高度不够或是有遮挡被排除。两人扩大了寻找范围,两个小时后,终于在公园后山找到了绝佳拍摄点。

出生于1991年的马涛家住门头沟,他迷上摄影有两年了。虽然“入坑”时间不长,但他却拍出了很多精彩的照片和延时视频,发布在了社交媒体上。其中既有史诗级晚霞、雨后云海等大全景的照片,也有国贸、中国尊等地标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精彩瞬间。“大家看到的成品也许只有几秒钟或几张图片,可这背后往往需要漫长的等待和执着的坚守。”马涛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涛(三水寿)拍摄:大年初二定都阁悬月

春节期间,马涛有5个晚上都在不同点位拍摄定都阁悬月。“春节时定都阁会亮起景观灯,月亮恰好会在那几天划过定都阁,很难得。”马涛说,拍悬月比悬日对天气的要求更高,多云不行、能见度低了也不行,还得排除路灯的影响,一张好片真是来之不易。

月亮每天的轨迹都有变化,所以拍摄点位也要相应调整。根据影友提供的信息,马涛白天找机位踩点,晚上再去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涛(三水寿)拍摄:大年初九定都阁悬月

“冬天拍摄,最难捱的是冷。”马涛回忆,大年初二他背着两台相机、两个三脚架,徒步30多分钟,爬上了红光山。冬天的夜晚,气温降到了冰点下,他一等就是俩小时。即便穿着厚重的、护住脚踝的长款羽绒服,戴着手套,身上贴着暖宝,马涛依然能感受到寒风刺骨。他不得不来回走动、揉搓着双手,等待着最佳的拍摄时机。就这样,他蹲了5天,拍到了定都阁旁不同形态的悬月。看着满意的画面,马涛觉得再多的付出也值了。

比起单纯拍照,马涛更喜欢能带给人强烈视觉冲击的延时摄影,每次开机拍摄,他都要等待两三个小时,长的要等五六个小时,长时间的等待还常以失败告终。“我拍摄的出勤率,远比网友们看到的成片多得多。”马涛说,他平均每拍摄四五次,就可能“翻车”两次。

“无心插柳”最让人惊喜

风光摄影很大程度上要“靠天吃饭”,一场预期中的日出或晚霞,可能会因为云层的遮挡而变得平淡无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又可能带来壮观的云海或彩虹。这些不可预测的因素,既给摄影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和魅力。

5月26日,马涛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罕见平流雾照片”,获得了4000多位网友的点赞,这是他近两个月来获赞最多的帖子。网友们纷纷称赞照片“有意境”,说这是“北京的千里江山图”“好美的自然水墨画”。马涛却说,这背后其实有些“小幸运”。

“原本,我们想拍摄前半夜的城市荧光云海,所以大家晚上8时就上了山,一直等到了凌晨3时。可能见度一直很低,什么都看不清,周围来拍照的人陆续走了一多半。”马涛和同伴也有些心灰意冷,大家在讨论着此行是不是要一无所获了。

本着“来都来了”的念头,马涛和同伴决定继续等下去。终于,在凌晨4时许,壮观的平流雾意外地出现了,远方的城市也逐渐清晰。大家立刻兴奋起来,迅速调试起机器,这才有了壮观的平流雾照片和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涛(三水寿)拍摄:4月11日定都阁

幸运不止一次。马涛笑称,自己4月11日拍到的定都阁悬日是“白捡了个太阳”。马涛回忆,前一天下了一晚上雨,第二天凌晨4时许,他来到了潭柘寺后山,希望能拍到云海日出。“没想到,当天的雾气又低又重,根本拍不到城市。”于是,马涛失望地开车下山了。山路上雾特别大,能见度只有5米,马涛只能根据导航判断前路的弯直,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在山路上摸索前进。当他开到半山腰时,突然看到太阳正一点点往定都阁附近移动。他连忙将车停到不碍事的地方,爬到一旁的小土坡上拍到了难得的定都阁悬日。“太惊喜了,即便刻意去寻找都不一定能拍到。”这次意外之喜,或许是对他紧紧抓住每次拍照时机的“小奖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涛(三水寿)拍摄:去年11月5日首钢大桥云海

在马涛看来,最幸运的拍摄,当数去年11月5日拍到首钢大桥和定都阁上的壮观云海。一场雨下过,原本打算拍摄日落晚霞的马涛发现,天空中有很多云在流动。他拍了一个小时,回家做成延时视频,发现效果更震撼:画面下方,是滚滚车流;中部展示的是现代的首钢大桥与古老的定都阁;画面上方,是层层叠叠、翻滚涌动的云海。

“以前从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像电影一样!”马涛感慨地说,“云海非常少见,它不像火烧云,可以通过软件预测其出现的概率。能拍到这么壮观的云海,很大程度上要靠运气。”

内容来源:门头沟文旅

(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门头沟征婚到这来登记

大峪路口家政婚介

关于我们:本订阅号是服务门头沟地区百姓衣、食、住、行、玩、乐、购的生活圈平台。每天推送门头沟生活信息,公益活动,新闻资讯,商家优惠等优质内容,敬请关注!

合作微信:zhao1056323479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