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泽连斯基抵达瑞士参加峰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泽连斯基抵达瑞士参加峰会

6月15日到16日,在瑞士召开的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顺利举行,90多个国家参与了这场会议。

我们该怎么看这场会议呢?它对于解决俄乌冲突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

我们先看看谁去了,当然有德国领导人朔尔茨、法国领导人马克龙、欧盟的冯德莱恩等人,他们三个实际上是这场会议的主角。

本来美国也应该是主角,但是美国总统拜登参加了G7峰会之后,就从意大利打道回府,没来瑞士,反而是派了副总统哈里斯。哈里斯起的就是一个象征意义的作用。

因此说,这次峰会作为美国总统的拜登不来参加,让这场峰会所起到的作用是大打折扣。

除了拜登之外,还有一个重量级人物也没来,那就是联合国的秘书长古特雷斯,但联合国派了一个观察员来参加会议,并表示古特雷斯有其他的日程安排,来不来这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图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大家肯定关心,一些和俄罗斯关系还不错的国家到底参没参加?

首先,这90多个国家一定是有多个欧盟国家、美国、以及长期以来支持乌克兰的国家。还有其他一些同情乌克兰,或者说想参与其中的。

土耳其派外交部长,沙特派外交部长,这两个国家和俄罗斯关系还是不错的。印度一开始不参加,后来决定派一个级别不高的代表团参与。巴西本来说不参加,但后来决定派一个观察员去看看怎么回事。

值得注意的是,参会和派观察员去不是一个概念,参会是我参与,其中最后有什么宣言也在上面签字。观察员就是来听听,最后和会达成什么宣言,或者说不能达成什么,这跟我没关系,就是来列席听会的。

当然,还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虽然影响力没那么大,但是名声甚大,那就是阿根廷廷总统米莱,有报道称,他也去瑞士参加了这场会议。

这么看,这场会议是全世界范围内90多个国家参加,还有一半的国家没参加。乌克兰本来是想召集很多国家,一开始有传出说是140多个国家要参会,现在只有90多个国家参会。

这场会议准备在宣言里面,明确的把俄罗斯定位为“侵略者”。俄罗斯当然会愤怒,俄罗斯的愤怒无法在会议上表达,那就会在战场上表达。因此,这边和平峰会在召开,那边的俄乌战场上,战斗还在继续。在哈尔科夫,甚至在苏梅州也都有双方交战的身影。

图为瑞士和平峰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瑞士和平峰会

你可能会关心乌克兰人怎么看待这次会议?

乌克兰基辅市民以及前线的士兵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乌克兰前线的士兵觉得,这次和会的召开也不是坏事,但是现在武器比会议更重要。前线士兵需要的是先进的武器。

而对于基辅市民来说,对这次会议表现就有些冷淡。他们觉得,现在天天有被轰炸的可能,这时候应该更多的做好防护。

对于乌克兰来说,这场会议其实是有意义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目标很明确,团结的国家越多越好。通过这次峰会,形成国际社会对俄的共识。等大家都定了调,商量的都差不多了,在下一次会议的时候,邀请俄罗斯来参加,那就是真正有俄罗斯参加的和平峰会了。

没有俄罗斯参加的和平峰会顶多是大家达成一个很虚的共识,其中务虚的成分大于务实的成分,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各方并没有说一定能最后达成的目标,俄乌冲突就此停下来,他们可能会讨论一些很具体的问题。

比如,交换战俘、核安全与粮食安全等问题,就这些会形成一个宣言,呼吁俄罗斯要怎么做。但是俄罗斯要不按照和会的要求来做,这次会议也达不到一个制裁的效果。那么这场会议到底意义在哪?和二战结束之前的开罗会议或者雅尔塔会议有什么不同?

图为雅尔塔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雅尔塔会议

有人讲,与当年的雅尔塔会议一样,就是要对俄罗斯以后怎么做形成一个决议,那实际上这里面是有不同的。二战时候进行的是无限战争,目标很明确,直到打到对方无条件投降。

比如,盟国开会,目标相当明确,就是把你打服了,打趴下,无条件投降,而且各国都是参战方。

现在,这场峰会实际上面对的是一场有限战争,包括德国、法国、美国,他们想的是如何让乌克兰不失败,如何让乌克兰保住现有领土或者夺回部分失去的领土,没有人把目标的定位看作一个无限的战争,非要让俄罗斯投降为止。

因此,现在这一共识,和二战末期国际社会同盟国召开的会议是不一样的,甚至参会各方也都知道,这是一个形成务虚原则的会议。

而最后的和平会议一定是有俄罗斯参加的,但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在乌克兰决定投降之前,不和乌克兰谈。比如,俄罗斯要的是乌克兰投降,而西方国家要的是乌克兰能够顶住,没有人想要把俄罗斯彻底击败或者击垮。

那么,接下来将是一个漫长的冲突,不是说开完会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