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东北农村妇女孙振琴收养了一个日本男婴中岛幼八。虽然知道这名男婴日本侵略者的后代,但孙振琴还是义无反顾地收养了他,并且将他抚养成人,教他说中国话,识中国字,学习中国礼仪。1958年,16岁的中岛幼八回到了日本,就此和养母分别,直到1976年,当已经成年的中岛幼八再次回到中国时,养母孙振琴已经离开人世,这也成为了中岛幼八一生的痛。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走进中岛幼八的中国情。

1942年,中岛幼八出生在日本东京三田,父母都是日本普通的农民,中岛幼八还有一个姐姐。一家四口本来在日本生活得非常幸福,但因为日本侵华战争的持续加剧,中岛幼八一家也被卷入了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岛幼八的父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彻底占领中国,他们就开始以东北为核心地带,开始将日本普通人和军人迁徙到东北地区,企图以此来改变东北的民族构成,而这些人也被称为日本开拓团。

1943年,1岁的中岛幼八一家四口作为“日本开拓团”成员来到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家人在这里扎根了下来,转眼到了1945年,日本在全球战场节节败退,但日本军方还是不甘心落败,他们开始大量征兵,就这样,中岛幼八的父亲成为了日本关东军,之后在与苏联的战争中阵亡。

1945年8月15日,日本选择投降,此时日本军方对在东北的日本开拓团成员封锁消息,他们打算遗弃这些人,好让日本鬼子尽快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岛幼八和姐姐

那一时段内,开拓团的成员们人心惶惶,中岛幼八的母亲一人也无法拉扯两个孩子,所以她狠心将不到三岁的儿子送给了一个小贩,并拜托小贩帮忙找到一户中国家庭,让其收养。

就这样,在1945年冬天,中岛幼八被送到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沙兰镇的一个农村家庭里,这家男主人叫老李。小孩刚被送到老李家里时,大家都知道这是日本侵略者的后代,村民们纷纷来到老李家里看热闹,这其中就有日后中岛幼八的养母孙振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振琴

孙振琴,1910年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沙兰镇。孙振琴一天书都没有读过,1929年,19岁的孙振琴嫁给了邻村的小陈。

婚后第二年,她为小陈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桂芳。除此之外,孙振琴还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产婆,在她手里,接生的产婆已经数不清了,对于小孩,孙振琴极为疼爱,

当时,老李家里围满了人,大家都在讨论这个小孩到底能不能活下去,因为小孩看起来面黄肌瘦,不仅如此,他的肚子还非常大,好像得了怪病,老李一看就非常苦恼,他抱怨道:“这小孩,肯定养不活了,反正我是不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的中岛幼八

老李不要,那小孩只能被再次送走。就在这时,孙振琴说道:“这个小孩我来抚养”。

就这样,孙振琴将小中岛幼八抱回到了家里。之后的几天里,孙振琴不断用手帮小孩抚摸肚子,将家里的好吃的都尽快给他安排上,在孙振琴的耐心照顾下,中岛幼八的身体状况终于平稳了下来。

由于养父姓陈,所以养父给他取了一个中国名字陈庆和,寓意是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而养母孙振琴为了寓意吉祥,给中岛幼八取了一个来福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岛幼八和姐姐

1946年,中国开始将日本幸存下来的开拓团民遣送回日本,此时,中岛幼八的生母也想着将中岛幼八带着一起回到日本,通过不断打听,她来到了孙振琴的家中,与孙振琴展开了一场夺子大战。

当时生母和孙振琴争执不下,最终村长出面才摆平了此事,村长让中岛幼八自己选择,到底是跟随母亲离开,还是继续留在东北农村。

可此时,中岛幼八已经认不出生母了,也不会说日语,反而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只知道孙振琴是自己的妈妈。所以中岛幼八选择继续留下来,无奈的生母只好带着女儿离开了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柴火

就这样,中岛幼八在东北农村生活了下来,和陈家一家三口相依为命,而老陈则成为了一家的顶梁柱,平时,老陈喜欢喝点小酒,老实肯干,每到冬天,老陈都需要进山里砍柴,准备一个冬天的柴火。

可就在1950年临冬之际,老陈在进山砍柴时被一条疯狗咬伤。第二天,老陈突感身体不适,口吐白沫,发了疯的到处跑,很明显,老陈感染了狂犬病,到了第三天,老陈匆匆离开了人世。

老陈去世后,养母无奈之下将中岛幼八送到了已经出嫁的女儿桂芳家里,让桂芳帮忙照看,几个月后,当中岛幼八再次回到家中时,他发现养母已经改嫁了,新的养父叫李希文,还是村子里的治安委员。所以中岛幼八的名字也改成了李成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岛幼八和养父母一家

中岛幼八在村子里上小学,和很多中国孩子成为了好朋友,同学们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日本人而嫌弃他,他们的关系非常好,每到冬天,就一起去滑雪,一起坐冰车。

1954年,12岁的中岛幼八还在上小学,一天,他回到家里突然发起了高烧,全身水肿,这是一种由急性肾炎引起的疾病,当时那个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很多小孩甚至因此丢掉性命。孙振琴不忍儿子受苦,她砸锅卖铁将儿子送到医院,最终让中岛幼八渡过了这次危难,成功活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岛幼八母亲的信件

1955年11月的一天,一封来自日本的信件寄到了中国红十字总会,寄这封信的人其实就是中岛幼八的生母。

生母在信中写道,中岛幼八的姐姐在回日本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之后生母改嫁,重新组建了家庭,在日本有了稳定的生活后,她希望能将中岛幼八接回到日本,所以拜托中国红十字总会帮忙传达自己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岁的中岛幼八

之后,中国红十字总会的工作人员来到了中岛幼八的养母家中,将生母的诉求传达给了中岛幼八。但是当时已经13岁的中岛幼八还是拒绝回到日本,接受了中国教育的中岛幼八觉得,日本人是侵略者,他痛恨日本这个地方,更重要的是,中国人都很善良,他想永远待在中国。

不过,经过这次通信后,中岛幼八还是和生母取得了联系,两个人开始频繁书信往来,在阅读完生母的一份份信件后,中岛幼八了解了自己的生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富士山

他也从生母给他寄出的照片中,第一次看到了富士山,第一次看到了樱花,对于日本这个陌生的地方,他似乎有了一些兴趣,也想着要不就回到日本去看一看。

1958年夏天,16岁的中岛幼八最终下定决心,打算回到日本,当然,他也不想离开养母孙振琴,但是孙振琴却执意要送走他,因为当时孙振琴家里很穷。

她觉得中岛幼八在这里也不会有什么前途,不如让他回日本去,毕竟他的根在日本,就这样,中岛幼八乘坐日侨轮船从天津离港。中岛幼八怎么也想不到,此次离开,再回到东北时,已经是18年之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岛幼八母亲欢迎儿子

两周后,轮船在日本海岸停靠,中岛幼八看到了两位日本妇女,她们用双手举着一张大字报,上面用中文写着,欢迎中岛幼八,看到海报后,中岛幼八主动上前,此时其中一个妇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主动拥抱了中岛幼八,很明显,这个就是中岛幼八的母亲,

来到日本后,中岛幼八不得不寄人篱下,跟着养父一家生活,当时他一句日语都不会说,日本学校也不收留他,无奈之下,他只好进入当地华人就读的中华学校。

在这里,中岛幼八又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陈庆和,也认识了很多华人同学,他觉得这些华人才是他的同胞,反而觉得那些日本人和自己格格不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岛幼八在日本和母亲

在日本安定下来后,中岛幼八越发思念家乡,也就是牡丹江,以及在那里的养母孙振琴,他尝试过很多次给中国的亲人写信,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信件都没有寄回到中国,他也和养母失去了联系。

1966年,24岁的中岛幼八大学毕业,此时面对高薪职位,他不为所动,反而毫不犹豫地进入日本中国友好协会总部事务局。该组织的组建就是为了让中日关系能够正常化,促使中日建交。而中岛幼八作为少数的中国通,他熟练掌握了中日两国语言,在这个组织里,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岛幼八在中国长城留念

同年,24岁的中岛幼八还获得了来到中国友好访问的机会,刚到中国北京,中岛幼八就迫不及待地向相关部门申请了一通打往东北沙兰镇的长途电话。在经过请示同意后,中岛幼八终于和养母孙振琴通上电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母孙振琴

当时由于信号不好,中岛幼八听不清母亲在说什么,只能隐约听到养母在喊:“来福、来福、来福······”

而这几声也成为了养母留给中岛幼八的最后一句话。就连中岛幼八自己也想不到,上次一别,今生就再也见不到养母了。

当时因为种种原因,中岛幼八没有获得到东北沙兰探望养母的资格,所以他只能在访问结束后,匆匆离开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岛幼八一家人

到了日本后,中岛幼八经历了结婚生子,在日本他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上有6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生活虽然幸福,但是中岛幼八从来没有忘记远在中国的亲人。

1972年9月29日,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了共同声明,预示着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有很多日本和中国之间也开始频繁有了交通往来,同时也有很多被中国人收留的日本遗孤回到了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岛幼八和养父李希文

1976年,中国在结束十年动荡后,中岛幼八终于回到了东北,这一次他在哈尔滨和养父李希文见面了,在养父这里得知,养母孙振琴早在一年前就离开了人世,而孙振琴去世时还不断喊着来福的名字,可惜的是,这对异国母子,最终还是没能见上一面。

1978年,远在日本的中岛幼八获悉养父李希文去世,他特意从日本赶到了中国,参加了养父的葬礼,还特意将养父和养母孙振琴葬在了一起,在墓碑前,中岛幼八哭了很久,回忆起过去的种种,彷佛就在眼前,可又是那么地难以触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岛幼八在养父母坟前留念

最后,中岛幼八在这里留下了一张纪念照,2007年,已经65岁的中岛幼八再次来到了沙兰镇,他给第一任养父老陈迁坟立碑,让养父有一个好的归宿,同时他也和姐姐桂芳叙旧,给桂芳送去了很多礼物,姐弟俩在回忆起当年的种种时也抱头痛哭。

2008年,中岛幼八的生母因病去世,享年98岁,至此,关于那段中国的记忆也只有中岛幼八一个人知道了,他不想让这段美好的记忆散去,所以从那时起,他就打算写书了,将自己和中国的故事记录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有此生

2015年,已经73岁的中岛幼八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回忆录《何有此生——一个日本遗孤的回忆》,这本书有日文和中文两个版本,全部都是中岛幼八自己完成的。

这本书记录了中岛幼八在中国的美好记忆,也寄托了他对中日之间友好往来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弃婴立碑

据日本政府统计,在东北,光中国家庭收养的日本弃婴就有2000多个,而没有统计在内的还有很多。虽然其中很多弃婴最终找到了日本亲人,也回到了日本。但这些人要想真正融入日本社会却是非常困难的。而他们的一生也注定要和中国绑定在一起。

战争是残酷的,作为这一代中国人,虽然我们也希望中日友好,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只有牢记那些不幸,我们才能奋发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