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猪价格在经历了短暂的下行调整之后,最近两天再度迎来大涨行情,6月17日猪价“涨翻天”,各地涨幅普遍都在0.1元/公斤,最大涨幅达到了0.65元/公斤,出栏一头300斤的猪能多卖15元以上。

此前受屠企强行压价,养殖端压栏心态放松,叠加集团暂时性放量等因素的影响,猪价出现了连续的下滑,好在下跌仅是“昙花一现”,小幅下行调整了两天后就重启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猪价能够迎来“涨翻天”的行情,其一是因为屠企压价引起了养殖端的不满,养殖户抵触低价卖猪的情绪转强,压栏心态收紧。而集团化猪场也有挺价心态,生猪供应阶段性转弱。而且对于后续猪价,业内仍有较强的信心,二育养殖户的积极性依然较高,二育猪场同屠宰企业抢占猪源的情况依旧存在。

其二是因为猪肉消费需求的好转,随着囤积猪肉的逐渐消耗,猪肉鲜肉消费需求逐渐向好,高考结束后,学生出门旅行的增多,带动了猪肉的餐饮消费需求。

其三是因为近期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在猪价已经涨至9.5元的情况下,发布冻猪肉收储通知,这不仅增加短时猪肉需求,还增强了养殖户都后续猪价的信心,传递猪价不会被打压的积极信号,利好生猪价格

经过最近两天的上涨之后,最高价重回10元,涨至10.1元,最低价也回归9元水平。具体到各个地区,华东区猪价9.4-10.1元,华中区猪价9.3-9.7元,华南区猪价9-9.6元,华北区猪价9.3-9.8元,东北区猪价涨至9.3-9.6元,西南区猪价上涨到了9-9.2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续的猪价,我认为易涨难跌。首先,全国生猪产能下降,可供出栏生猪数量逐月减少是不争的事实,从去年6月到今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下降了10个月的时间,截止到2024年4月末,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仅剩下3986万头,虽高于当下3900万头的保有量,但却明显低于4100万头的保有量。

另外接下来的几个月对应的新生仔猪数量是在去年的年底,去年冬季北方疾病严重,大小猪场都遭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母猪淘汰,仔猪死亡或者淘汰,使得当前可供出栏生猪数量明显低于当时的新生仔猪数量,标猪供应处于阶段性“断档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猪肉消费利好临近。高考已经结束,出差时碰到出门旅游的高中生明显增多,后续中考,高校结业考试都将会陆续结束,出门游玩的人将会明显增加。叠加家长为学生举行的升学宴、谢师宴等宴席,都有助于促进猪肉消费量的回升。更何况当前猪肉维持在十三四元这一相对便宜的价格,猪肉的日常消费需求也会随着囤积猪肉的消耗而逐步恢复。

最后,养殖端的挺价信心很足,不论是集团化猪场,还是散养户,都存在低价不认卖的问题,一旦屠企压价,市场生猪出栏量立即减少,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屠企也只能主动提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下半年之后,随着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持续下降,以及猪肉消费需求的不断恢复,猪价有望进一步上涨。但需要警惕养殖端过度压栏导致的生猪出栏均重的增加,以及二育导致的生猪出栏后置和大肥猪集中上市对猪价的冲击。虽说猪价一波冲击11元、12元有难度,但维持在9元,甚至10元以上还是非常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