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大厂的快速致富故事,业内已经耳熟能详。

但你能想到么,在这样的专业群体里,有时候也有部分机构在创造源源不断的奇葩事情。

其情节甚至令人匪夷所思。

比如,你能想象么,作为业界薪酬天花板的“百亿量化大厂”,在大学宣讲时会给参会者发放人民币补贴。

这是招纳人才还是雇佣群演?

再说,量化大厂是对自己那么没有自信么?还是对当下年轻人的认知能力没有“信心”?

再比如,有些量化大厂会有意识的把一部分人才“隐藏”起来,作为自己的“杀手锏”,但藏着藏着,薪酬结构也会出问题,同工不同薪酬体系的事儿在公司内部就冒了出来。

还有个别量化大机构,发奖金时“拖拖拉拉”,雇佣私人机构(且不说合规与缶)跟踪已离职员工倒是很舍得花钱,这背后的人才观念实在让人看不懂。

这类的事情业内还有不少,和海外一线机构相对稳定、成熟的薪酬激励体系相比,国内这些“速生”的大机构们或许还有很长的一些路要走,很多的一些事需要迭代进化。

招聘现场发“小费”

今年金融行业“入行难”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了,但是有些机构还是对自己的招聘“人气”没有“自信”。

近日,一家百亿量化私募在顶尖高校的宣讲会上,就冒出了“发放现金补贴”的噱头。

当日,该机构原定于6月13日赴某高校进行宣讲,但此前几天,就有人在学生扎堆的群里,发送“拉人”广告,开出“补贴40r(人民币40元)”的价码。

为了让更多人“放心”参与,发帖者还特地注明:“过去坐着就行”。

一些业内人士透露,这类宣讲会“补贴参会者”的案例在业内还不少,尤其是顶尖高校招聘时更容易出现。通常,与部分机构的HR人士担心“人气”比不过互联网巨头或知名科技公司,加之共识自身“财大气粗”,于是萌生“用钱开路”的想法。

但换个角度看,知名度是需要时间和沟通积累的,用钱招揽“观众”,恰恰暴露该公司内部有“走捷径”的思想苗头,合规意识、底线意识并不强。

这样的公司文化,又如何能支撑公司持续长期发展呢?

异地“雪藏”团队

这边招聘出了不少“奇葩事”,那边,为了保护自己的人才团队,不少老板也在“煞费苦心”。

资事堂注意到:另一家头部机构数年前就“悄悄”在中国中部省份城市,成立公司后储备交易员和运营人才,这种做法和其他机构迥然不同。

能够理解的是,通过进入更多的城市,招揽理工背景人士,既能另开“才路”,也能避免“挖角”风险。

但日前的信息却爆出,该机构在这些中部城市拿出的薪酬,貌似远远低于一线城市的。

而招聘要求却没有降低,比如对于投研岗要求对方有至少三年以上的实盘交易经验,且需要在正规金融机构任职,另需要提交历史上详细的交易特征数据。

这样的“同工不同酬”,这家资管机构难道不担心内部团队“暗生嫌隙”么?

未知的“影子团队”

这还只是换了个“地界”,还有换服务公司“抬头”的。

来自业界的信息,业内个别的量化机构,有把部分团队另行安置单独公司主体的情况。

换言之,在公司发放给投资人和合作伙伴的介绍资料中,是不会提及相关实体的。

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

一方面,有协助部分人士回避“前东家”法律纠纷的考虑。尤其是考虑到量化投资界关于“竞业禁止”的法律诉讼近年呈明显上升势头的情况。

另一方面,也有“保护”自身投资团队人事机密,防止其他机构挖角的考虑。

其三,或也有增加激励手段等其他考虑。

但是,上述做法,也导致了其在满足法规要求的公开信息时,可能存在重大“缺失”,由此带来的潜在合规风险也或明或暗的存在。
“人事”方面的奇葩事,通常不会对公司的短期发展起直接作用,但长期影响巨大,值得各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