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我国开展了“大跃进运动”。所谓的“大跃进”,指的是在经济建设中开展的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主要特征的群众运动,这场运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遇到的一次严重挫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跃进”的过程中,相关领导人也开始意识到“大跃进”存在的问题。1959年,为了纠正“大跃进”的错误,我党在庐山召开了庐山会议。庐山会议上,彭老总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大跃进”存在的问题,不过,此后会议风向却发生了转变,“大跃进”的问题也没有得到纠正,同时,庐山会议后,有一部分地方干部也受到牵连,被免除了职务,这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要说的魏金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金水出生于1906年,福建龙岩人,土地革命时期,魏金水带领弟弟以及乡亲们参加了当地的赤卫队,1929年,魏金水正式加入了红军。加入红军后,魏金水参加了攻打龙岩县城的战斗,担任了红八团副政委等职务,并且还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反“围剿”,为巩固和发展中央根据地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开始了长征,魏金水并没有参加长征,而是留在了闽西南,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那段时期,魏金水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伍,采取各种办法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周璇。一方面,魏金水坚守了根据地,另一方面,他也缓解了红军主力部队长征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方八省的游击部队改编为新四军,魏金水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那段时期,魏金水还担任了闽粤赣省委的组织部长等职务,参与领导了根据地内的土地改革运动,发动军民支援抗日前线,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战争时期,魏金水担任了闽粤赣边纵队政委等职务,配合了解放军南下解放粤东以及闽西南地区,为缔造新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魏金水被派回福建老家,担任了福建省委农村工委书记,主要负责福建的农村工作,1955年,魏金水晋升为福建省委副书记,1956年,他被任命为福建省副省长,同时也继续分管农业方面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很快就来到“大跃进”时期,当时“浮夸风”盛行,作为老革命家,魏金水坚持实事求是,他认为粮食亩产多少就是多少,如果吹嘘粮食产量,老百姓会挨饿的。另外,“大跃进”时期,很多地方忙着大炼钢铁,错过了粮食的收成,导致后面恶果逐渐显现,农村也出现了挨饿的现象。

作为分管农业的副省长,魏金水不仅对这些情况洞若观火,而且还向福建省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关心老百姓的冷暖,不断向上反映老百姓的真实情况。不过,庐山会议后,反“右”成为当时的基调,魏金水也被戴上了“右倾机会主义反党分子”的帽子,并被免除了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七千人大会召开后,上级部门意识到“大跃进”存在的问题,开始纠正“大跃进”的错误,同时也给包括魏金水在内的一批反对“大跃进”的人进行平反,恢复了他们的名誉,魏金水得以复出,重新工作。

复出之后,魏金水晋升为福建省省长,十年特殊时期,魏金水受到迫害,但他意志坚强,熬过了那段时期。晚年的魏金水主要生活在福州,于1992年因病去世,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