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玉良

欧洲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伽利略,并不是一位“骨头硬”的人。我看到一段视频,泰山管理学院创办人马方讲的,他说伽利略因为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被罗马教廷审判,因为怕“挨揍”而向罗马教廷低头,他的学生为老师的“软骨头”而蒙羞,爆出一句金句:没有英雄的国家真不幸!而伽利略马上回呛一句金句:不,需要英雄的国家才不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底是伽利略的学生说得对,还是作为老师的伽利略说得对呢?与伽利略向罗马教廷低头态度不同的还有一位大学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布鲁诺,他因为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誓不低头,被罗马教廷活活烧死了。

如今,布鲁诺被后世视为坚持真理的英雄、烈士,爱因斯坦、罗素等许多大科学家、大哲学家都对布鲁诺给予高度评价,每年2月17日,罗马市长都会在布鲁诺脚下敬献一个缠着红色和金色丝带的花圈,伽利略可没有享受到这一待遇,伽利略的伟大,是他的科学成就,可不是他的“软骨头”精神。

而现在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许多中国的“公知”,并没有传颂布鲁诺坚持真理的伟大,而在传颂伽利略的“软骨头”精神,这些公知传颂伽利略的名言“需要英雄的国家才不幸”,指的是这个国家充满了不平,故需要英雄来拯救,所以才不幸。换句话说,如果这个国家充满了公平正义,那就不需要英雄了,也就没有英雄了。马方宣传的就是这样一种渴望“人人平等”的观念,这本没有错,但如果因此替“软骨头”辩护,那就大错特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伽利略与布鲁诺,都支持“日心说”,但在罗马教廷的淫威下,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个软下来怕“挨揍”,一个挺起胸膛为坚持真理而走向熊熊烈火,高下立判。布鲁诺是英雄,伽利略是“狗熊”。伽利略替自己“软骨头”的辩护,根本不值一提。因为一个社会从不公平走向公平,从不公正走向公正,从不民主走向民主,从“人人不平等”走向人人平等,是需要每个人都挺起胸膛奋斗的,而不是指着天上掉馅饼,或者等待哪个人的赏赐而来。如果大家都做布鲁诺,那这个社会自然会走向公平公正自由平等与民主法治;如果大家都学伽利略怕“挨揍”,那社会如何走向进步,只能任由罗马教廷肆意妄为。

“需要英雄的国家才不幸”,只是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没有英雄的国家真不幸”,反映的则是对生活在这种残酷现实下的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哀。

啥样的人才配得上“英雄”与“圣人”的称号?许多人迷信哪朝哪代的皇帝赐封的金口玉言,我不这么认为。比如说孔圣人,那是历朝历代的皇帝赐封的,越封越大成了“大成至圣文宣王”,他生前只不过是个落魄的老师而已,不被诸国重用,死后他的理论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尤其是董仲舒、汉武帝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一套,才把他的地位抬高起来。他的圣人称号,不是人民封的,而是皇帝封的。对皇帝的统治有利才封的。我不认为孔子是个“人民英雄”,也不认为他这个“圣人”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有多少含金量,孔子的学说维护的是统治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对他的政治观点,要去除糟粕,取其精华,而不是把他的话当语录,全盘接收。孔子的一些糟粕观点,对推动中国走向自由民主、人人平等的现代法治社会,是不可能起到什么推动作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动社会进步当然需要英雄与圣人那样的人物,不是需要一个,而是需要千千万万个。所以我认为,在不公不义的社会里,敢于站出来为人民说话的人才是英雄与圣人,敢于开启民智的人才是英雄与圣人,敢于替人民排忧解难的人才是英雄与圣人,敢于宣扬人人平等观念的人才是英雄与圣人,敢于在国家、民族遭到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人才是英雄与圣人。这样的英雄与圣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要营造一种社会氛围,鼓励人人做英雄,个个做圣人。不要为生就一副“软骨头”做辩护,伽利略那样的大科学家做了“软骨头”,是他的人生污点而不是可以到处宣扬的丰功伟绩。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公不义现象,只知道牢骚满腹的公知埋怨是没有一点屁用的,脚踏实地敢于斗争的人多了,才会铸成中华民族雄起的脊梁。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