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7日,周一,北交所将召开上市委会议,审议成电光信的IPO申请。

这不仅是成电光信的大事,更是北交所的大事。

自今年2月6日审议铜冠矿建之后,北交所已132天上会“无进账”。此次审议的成电光信,不仅是北交所上会重启第一股,更是新“国九条”发布后的北交所首家上会企业,关注度自然不小。

此前,深交所已于5月16日重启上市审核,但开局不利,瓷砖品牌马可波罗遗憾落得“暂缓审议”;5月31日,上交所亦上会重启,芯片厂商联芸科技成功过会。

按理说,新“国九条”后的首家审议对象花落成电光信,北交所应该是经过审慎考虑、精心选择的。毕竟,上会重启的第一枪,要尽量保证打响。不能像深交所一样,让人看笑话。

其实,回顾公司的IPO历程,不难判断,北交所对成电光信的“质地”相当有信心。

今年5月30日,成电光信完成二询回复。仅仅过了一周,6月7日,北交所就发布公告,安排公司上会。

二询上会、一周安排,成电光信的IPO推进速度,甚是罕见。

那么,成电光信究竟何德何能,能够成为北交所上会重启的首审对象呢?一起来盘一盘。

项目介绍:

公司简称:成电光信

公司全称:成都成电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1年5月27日

控股股东:公司无控股股东。邱昆、解军、付美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目前,邱昆直接持有10878430股,占20.46%;解军直接持有7164459股,占13.47%;付美直接持有6696260股,占12.59%。三人合计持有24739149股,持股比例46.53%。

主营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为网络总线产品和特种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

行业地位:公司已取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司拥有30项发明专利以及若干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在网络总线和特种显示相关领域形成了一批具备行业先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具备自主创新的核心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募资投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契合北交所市场定位

契合北交所市场定位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三大证券交易所各有定位。其中,北交所的市场定位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成电光信,就是一家契合北交所市场定位的典型企业,创新特征凸显。

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为网络总线产品和特种显示产品的“研产销”,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

其中,公司开发的LED球幕视景系统,打破了我国飞行模拟仿真系统对国外投影设备关键部件的依赖;开发的模拟综合核心处理机,填补了飞行员训练模拟系统研发领域综合核心处理器仿真技术的空白;开发的FC接口分机,开创性地将FC网络从航电通信领域拓展至舰载武器系统。

作为一家研发驱动型的制造业企业,成电光信在主营业务相关领域拥有30项发明专利,创新性以及技术优势突出。

目前,公司已取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司及核心技术团队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三等奖等行业权威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成电光信拥有一支业界一流的技术研发团队。公司董事长、技术研发团队带头人邱昆教授是我国光纤通信领域著名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

截至2023年末,公司共有技术研发人员81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8.50%。公司已取得9项核心技术,皆为自主研发。

2021年—2023年,成电光信研发费用分别为1336.04万元、968.55万元、1491.63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11.01%、5.72%、6.90%,保持在较高水平。

满足第一套上市标准

满足第一套上市标准

目前,北交所设置了四套“市值+财务”上市标准。

成电光信选择的是第一套,即《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第2.1.3条的第一款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

年报显示,2022年度、2023年度,成电光信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扣非前后孰低值)分别为3128.07万元、4207.23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前后孰低值)分别为30.16%和28.76%。较第一套标准要求的1500万元、8%,大为超出。

此外,结合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估值水平,成电光信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

也就是说,成电光信已完全满足了北交所第一套上市标准的要求。

持续经营能力过关

持续经营能力过关

冲刺北交所IPO,上市标准仅是基本门槛,要考量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招股书和问询回复显示,2021年—2023年,成电光信的收入体量和业绩持续增长。三年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21亿元、1.69亿元、2.16亿元;归母净利润2087.14万元、3362.16万元、4504.47万元。

成电光信表示,业绩持续增长主要系特种LED显示产品销量提升、FC系统市场应用范围扩大、前期跟进的相关装备列装放量等因素影响所致。

不过,在此之前,2019年、2020年,成电光信曾连续两年亏损,直到2021年才开始扭亏为盈。对于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合理性、可持续性,北交所自然保持关注,而且是连问两轮。

在两轮问询回复中,成电光信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归结起来,成电光信属于军工领域,经营模式和业绩表现具有特殊性。

军工领域具有较高的壁垒,相关配套单位一般在武器装备开始研制初期就需要参与到该武器装备的配套研发之中。当产品批产定型后,客户通常在已完成定型批产的供应商中分配采购份额。

成电光信主要通过公开招投标,延续性采购,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或者邀请招标等方式获取订单。其中,尤以延续性采购占比较大。

2021年—2023年,公司延续性采购比例分别为41.67%、61.04%、69.47%,逐年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成电光信二询回复函

成电光信表示,随着批产定型以及下游配套装备需求的提升,LED球幕视景系统、FC网络数据通信卡、FC万兆子卡的延续性采购金额呈现快速增加趋势,使得公司延续性采购整体金额快速增长。

2023年,上述三类型批产产品延续采购金额分别为7385.07万元、5305.66万元、711.93万元,占比分别为49.30%、35.42%、4.75%。

订单方面,2024年1—3月,公司签订的合同订单含税金额为5458.69万元。

截至3月31日,公司已完成签订尚未实现收入的合同订单含税金额为1.59亿元。成电光信表示,足以支撑公司2024年业绩实现增长。

公司预测,2024年度营收、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71亿元、5070.7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5.52%、20.52%。

今年一季度,成电光信营收7769万元、归母净利润189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91.31%、1461.87%。

财务风险释疑过关

财务风险释疑过关

此外,在两轮问询中,北交所还关注到了客户集中度、应收账款、存货等方面的财务风险

2021年—2023年,成电光信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8.07%、97.08%、95.77%,客户集中度较高。

报告期内,对第一大客户中航工业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9.83%、78.25%、85.42%。其中,又以对中航工业A1单位的销售收入较高,占比分别为65.42%、57.86%、53.92%。

其实,这不难理解。

成电光信主营产品为网络总线产品和特种显示产品。其中,网络总线产品主要应用于军用装备相关特殊总线网络的数据模拟仿真、监控、通信等;特种显示产品主要应用于军用模拟仿真训练领域。

因此,成电光信主要客户为中航工业、中国船舶、中国电科等国内大型军工集团下属单位。

其中,LED球幕视景系统原本就是配套中航工业A1单位需求开发的,实现批产交付后,来源于该单位的收入增长较快,销售占比自然较高。

成电光信表示,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受所处的军工行业特性决定,且符合行业惯例。公司与主要客户均具有较长的合作年限,相关业务具有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

此外,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和存货余额持续增长、经营性现金流量由正转负等情形,也引发了北交所对公司流动性的关注。

和客户集中度的解释类似,对于这些财务指标变化,成电光信归因于军工行业特性、下游客户的大型国企属性等相关原因。

而且,公司在手订单情况稳定、客户结构及交易稳定,不存在较大资金压力。

对于成电光信的释疑,北交所应该是过关了,否则也不会在二询回复后就立即安排上会。

当然,除了持续经营能力、财务风险,北交所对于IPO企业还有诸多考量,比如财务真实性、公司治理合规性、分红情况、口碑声誉等等。

从招股书和问询回复来看,成电光信在上述方面也并无太多纰漏。

例如,报告期内未进行利润分配,自然没有突击清仓式分红之嫌;又如,虽然三次被全国股转公司采取监管措施,但股权代持、交易违规只不过是癣疥之疾,而且均已完成整改,不构成IPO障碍……

总之,作为此次北交所上会重启的首审对象,成电光信应该是具有标杆意义的存在,为后续上会的IPO企业打了个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一,期待成电光信过会,打响北交所上会重启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