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余思民

养殖场里,膘肥体壮的肉羊大块朵颐;标准鸡舍内,充满活力的鸡儿有节奏地啄食……在喀什的广袤大地上,一幅幅畜牧业蓬勃发展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近年来,喀什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不断在良种繁育、规模化养殖以及科技养殖上下功夫,积极抓好畜牧养殖标准化、科学化、规模化管理,持续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提升畜牧质量效益,实现了畜牧业从传统向现代的华丽转身,迈上了发展的新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仲夏时节,记者走进泽普县肉羊良种繁育中心,“咩咩”声此起彼伏,工人开着三轮车正给羊喂食。“你看,这就是我们通过杜湖杂交模式改良的肉羊。”该中心干部买买提艾力江·瓦依提向记者介绍,以杜泊羊为父本、湖羊为母本进行商品杂交,经过试验对比,其杂交后代繁殖率可达200%,可实现两年三产成活5只羔羊,出生体重增加2.27公斤/只,6月龄每只体重平均增加6.9公斤,每只改良羊可实现新增收入150元以上。

走进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结然帕塔村品种改良片区服务站点,记者看到一位村民养殖户开着三轮车,载着母羊准备去进行人工授精。“羊人工授精技术可显著提高肉羊的繁殖效率,提高受胎率,进一步增加肉羊出栏量。”巴楚县畜牧兽医站站长张作柱说。

近年来,地区在保护本地品种资源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本地遗传资源,推进品种改良,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和进行经济杂交,培育出了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的育肥羊新品种。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营养配比,地区育肥羊日增重已经达到322克。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巴楚县利用568万亩天然草场,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目前,该县已建成养殖小区26个、养殖专业村49个、养殖示范户超过4000户,牲畜存栏72.94万头(只)、出栏65.65万头(只),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3亿元。

该县按照“企业+养殖小区(合作社)+养殖大户+农户”模式,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安欣牧业有限公司实现湖羊存栏10.7万只,累计带动合作养殖农户4300户,合作养殖多胎种羊12000只,户年均增收2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全地区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达850个,成功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示范场3家。目前,全地区国家级示范场达到7家。全地区畜禽规模养殖比例达到21%,综合免疫抗体效价检测合格率达87.73%,超过国家标准17.73个百分点。

科技赋能是推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6月10日,记者走进英吉沙县色提力乡喀什巴菲特肉业有限公司养鸡场,偌大的养鸡场里就几个人在忙活。进入鸡舍,一排排多层鸡笼映入眼帘,与印象中的传统养鸡场场景大相径庭,肉鸡在干净舒适的鸡舍里啄食。养鸡场工人熟练地打开了墙上控制器的几个按钮,随着机器的运转,新鲜的鸡饲料沿着管道进入食槽管中。不到一刻钟,数万只肉鸡的喂料工作就轻松完成。

“从饲料制作、小鸡育雏、大鸡产蛋全部采用自动化设备处理,实现自动喂料、自动换气、自动加湿、自动出粪、自动出蛋。”养鸡场场长何云东介绍道,目前,鸡场现有产蛋鸡存栏12万羽,日均产蛋7.2万枚,日销售额5万元。带动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20余名,工人月平均工资3500元以上,带动就业增收80多万元。

“畜”势待发 “牧”歌唱响。喀什地区持续加大畜牧业发展力度,推动畜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坚持以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不断提升畜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