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结婚戴钻石,就如同“把地球的历史戴在无名指上”。钻石的古老——目前人类开采的钻石,大部分都是在十几亿年前形成的;钻石的坚固——它是世界上已知最坚硬的物质,唯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

钻石的坚硬、闪耀和永恒,与爱情的特质不谋而合,使得钻石长时间被视为奢侈品。仅仅0.2克的1克拉钻石,售价可高达人民币10万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近两年来,钻石的神话似乎正在被打破。

据《每日人物社》报道,从事珠宝奢侈品回收生意的华仔(化名),最近从客户那里回收了一颗1克拉、D色的顶级钻石。

这颗钻石在三年前价值11万元,但如今回收价仅为1.8万元,随后以1.9万元的价格被另一位买家购得。客户和华仔都感到心痛,客户为财富的贬值而惋惜,而华仔则因为利润微薄而苦恼,“只赚了1000块钱而已”。

提起钻石,华仔不禁长叹。两年前,一颗品质上乘的1克拉钻石原价10万元,他能以两三万的价格回收,如今却只能卖到一万多元。原价三四万的50分钻石,两年前回收价能达到5000元,现在却只能给出2000元。

如今,回收钻石的风险甚至超过了炒股。

年初,华仔以6000元收购了一颗色泽偏黄的1克拉钻戒,但在店里放了近三个月都未能出售。他的一位朋友去年收购了上百颗钻石,却因价格下跌太快而亏损惨重,原本2000元收购的钻石,1500元都难以出手,最终亏损了十几万元。

在这样的市场变化下,那些曾花费巨资购买钻石的人开始感到后悔。

90后的张佳佳(化名)在三年前结婚时,与丈夫花费了17万元购买了一颗1克拉的卡地亚钻戒和一对对戒。当时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地说:“钻石再贬值,也轮不到卡地亚。”

然而现在,这颗钻戒的回收价已不到4万元。张佳佳常想,这17万元如果现在用来购买其他物品——比如一款不错的新能源汽车或者北京五环外的一个小公寓,“都比钻戒划算”。

购买钻石时再怎么精打细算,也难以抵挡贬值的趋势。

前年,95后的林寒(化名)特意通过她在南非工作的亲戚,以约7万元的价格代购了一颗1克拉的钻石。这颗钻石纯净度高、色泽明亮,如果在中国购买,价格至少要超过10万元。她和丈夫当时都觉得“买得真值”。

然而上个月,林寒偶然路过一家钻石回收店时得知,这颗钻石现在只值两万多元,“连原价的一半都不到”。

昂贵的钻石和奢侈品一样,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实用性。林寒的这颗钻戒体积庞大,梳头时容易刮到头发、穿衣时会钩住衣物,甚至可能划伤皮肤。除了结婚和年会等少数场合外,几乎没有机会佩戴。然而在当前“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年会也逐渐减少。这样一算下来,这颗钻戒一辈子可能只戴一次,却花费了相当于林寒半年工资的7万元。

她不禁想,如果当初选择购买黄金会怎样呢?“至少能涨5000块吧,至少不会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