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对于美国和巴西这种大豆主要出口国来说,就是不可缺少的大客户。不过,巴西方面最近发现,中国似乎正在加大对美国大豆的购买,巴西研究了半天,发现问题正出在自己身上。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从6月4日开始,中国向美国采购了至少20.8万吨黄豆,这么大规模的抢购,是自今年1月份以来的第一次。

美国之前虽然是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但这一地位逐渐被巴西取代。早在2013年,巴西就晋升为中国大豆的最大进口来源,超过了美国。近几年来,中国进口巴西大豆的比重不断增加。而现在中国大规模购买美国大豆,是否意味着美国大豆要“强势回归”?

不过,这里要说的是,这次中国罕见抢购的行为,和巴西本身脱不了关系。

就在6月4日,巴西出台了一个新的税收政策,目的是填补税收漏洞,以缓解预算赤字。但是,这项政策却不利于巴西企业。不少人认为,新政策导致巴西企业对银行信贷更加依赖,甚至还影响到通货膨胀,巴西不少石油公司宣布调整燃料价格,进一步加重了企业运营负担,从而削弱巴西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罕见从美国采购大量黄豆

其中,影响较为严重的,就是巴西的农产品行业,因为农产品是巴西的主要出口商品。巴西此前之所以能一点点挤占美国大豆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市场,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巴西大豆价格低廉。中国加工商使用巴西大豆榨油和制造动物饲料,是有利可图,但如果用美国大豆,只会是亏本的买卖。

同时,巴西这边也是努力发展大豆种植,加大了生产和加工的技术等的投入。而且巴西可耕种土地广阔,气候也多样,有的地区可以一年种两季作物,生产力再次得到提升。巴西大豆的产量上来了,价格也就低了。此外,在运输方面,巴西大豆消耗的成本,也比美国大豆要低。再加上巴西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巴西大豆的价格总体上要比美国大豆便宜些。

所以,巴西得以超过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甚至在全球大豆贸易中,巴西大豆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多。

但是现在因为新的税收政策,巴西的大豆等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正在下降。所以,对于这一政策,巴西国内企业和国会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同时,巴西政府方面也出现了动摇,该国财长费尔南多·阿达已经在考虑撤回这一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西总统卢拉访问中国】

巴西本身就是农业大国,大宗农产品是国家创收的主要来源,大豆更是其中的主力军。而由于之前三年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巴西的国家经济也受到了冲击。和有着巨大需求的中国做生意,巴西大豆产业的发展将得到有力推动,巴西的外汇收入也会增加,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

同时,面对中国市场的需求,巴西大幅度扩大了大豆种植面积,并且不断改进种植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这些改进不仅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也带动了相关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比如农业机械、化肥、和农业科研等行业的进步。

此外,大豆产业的兴盛,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参与种植、收割、加工和运输等环节,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助于减少贫困、促进社会稳定。

通过大豆出口,巴西还能进一步增强和中国等国家的经济联系,提升巴西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这不仅有助于巴西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争取更多话语权,还为巴西提供更加有利的贸易条件和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而且,巴西通过大豆出口获得的收益,还能用于其它领域的投资,像是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等,从而改善巴西的整体经济结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在巴西进行的多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基于此,巴西大豆出口如果陷入消极处境,对巴西整体经济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新的税收措施出台不久,巴西方面就开始思考到底要不要将政策给重新收回来,以保证大豆等农产品的出口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这也充分表明,中国市场对于巴西的重要性。巴西总统卢拉上台之后,中巴两国经贸往来不断加强,卢拉之前访华的时候,哪怕生病没好全,也要专门跑一趟,就是为了能和中方洽谈更多的合作。

而且,虽然中国是巴西大豆的进口大户,但中国为了保证国际大豆供应链的稳定,也会向巴西提供技术支持。比如说,双方合作了一个中国—巴西农业科技产业园区项目,吸引众多中巴其它合作项目在这里落地。

所以,大豆出口,对于巴西来说不仅是赚钱的重要方式,更是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媒介。当前情况来看,巴西的大豆出口,绝对不能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