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字 | 刘娜

首发公众号 | 闲时花开

6月15日,英国君主的官方生日。

王室的阅兵式上,消失半年多的凯特王妃回来了。

一同回来的,还有威尔士家都长高长大的三小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括大家都非常牵挂的夏洛特公主,也乖巧地偎依在妈妈凯特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BC全程直播了这场阅兵式。

全球媒体纷纷转发的同时,也让谣言不攻自破:

这一次,是凯特真人,没有Ai造假,也不存在替身演戏。

凯特王妃状态不错。

除了一如既往的清瘦干练,浑身上下都流淌着王者归来的神采奕奕。

甚至还一次次绽放了专属于凯特的标志性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英国王室和你我关系不大。

但凯特的回归,依然会激发人性中共有的善意。

她没有像戴安娜那样消逝。

她没有被癌魔杀死。

她笑容满面地回来了,带着她的孩子们。

她是王妃,是女性,更是母亲。

比较耐人寻味的是,全球直播了凯特王妃的回归后,当初信誓旦旦地说她“早就死了”的人,却都跑了。

消失得没影没踪。

就仿佛那些恐怖的猜测与恶意的诅咒,未曾经由他们的口说出一样。

倒不是秋后算账、落井下石。

只是觉得,有关凯特王妃的谣言,其实藏着人性的真相:

人们多么容易被恐惧支配,忽略显而易见的常识,偏听偏信小概率事件。

除了凯特王妃的谣言,其实很多真相早就印证了这一点:

2022年10月,15岁学生胡鑫宇失踪,网络上流传很多猜测。

比如“教师杀人”“校内埋尸”“器官买卖”“官商勾结”……

最后,胡鑫宇的尸体在粮库树林中被发现,经过法医鉴定是自杀上吊身亡。

2023年10月,上海4岁女童在野海滩走失,一时间也是谣言四起。

比如“女童爸爸是继父”“家里重男轻女”“孩子是故意被遗弃”“被人贩子拐走到其他城市”……

最后的事实证明,孩子爸爸回车拿手机,回来后在海滩上迷路,孩子被海水卷走了。

还有“杭州杀妻案”和今年的“胖猫事件”——当然,这两起案件中还有作恶者的乱带节奏,也在一定程度上迷惑了公众。

不管怎样,其中流淌的内核认知是一致的,那就是:

公众很容易被恐惧和想象支配,进而丧失理性与判断,变成谣言和猎奇的信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乌合之众》所说的那样:

人一旦回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只愿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对不符合口味的证据,充耳不闻。

什么样的事件,最容易吸引群体的目光,并在以讹传讹中,让人们不过脑子只信传言呢?

三个要素:

色情、谋杀与暴力。

不信你可以想一想,所有在人群中广为传播的事件,都逃不过这个诅咒。

因为这类案件,足以照见人性中最猎奇、最恐惧、最原始的本能,进而让人们在前所未有的团结中,丧失理性。

那么,这世上绝大多数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呢?

平凡且寻常。

平凡和寻常,才是诸多事情最后的句点,也是人间万物的归宿。

就像凯特的消失,是她生病了;

胡鑫宇的消失,是他自杀了;

上海4岁女童,逝于大人疏忽;

而新闻上和生活里闹得满城风雨的诸多八卦或悲剧,扒开内核看都不过是寻常的爱恨情仇或一念善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

常识是好东西,只是我们总会在惊慌失措中,忽略它,轻视它,弄丢它。

成长与修行的意义,就是从常识到傲慢再回归常识的过程。

正所谓: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山水未变,变的是我们的心境,还有这心境投射下,从动荡到平和的我们自己。

愿看到此文的你们:

不丢常识,活得温柔。

周一愉快。

感谢你读到最后。

娜姐福利

点击领取

不闷脚不磨脚不累脚,比凉鞋还舒服,舒适还百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情感专栏作家,文艺也理性,温柔也死磕。新书《见字如面》全网热销中。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