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4日本周五,我国央行对外发布了《2024年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

听着名字复杂,通俗来说就是讲解发放的贷款到底是变多还是变少了,背后也代表着大家消费的意愿高低,所以是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的经济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的数据很多、名字也容易看不懂,我们主要看3个指标——

1.狭义货币M1大跌:房价先行指标

2024年5月我国M1同比增幅-4.2%,创1986年有数据以来的最低值,而且是负增长连续两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1代表着“活钱”,狭义货币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和各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之和,简单来说就是随时可以用于投资和消费的钱。

目前下降如此明显,说明市场上充斥着“不花钱、不投资、不借贷”的躺平氛围。

M1通常情况下,可以作为房价的领先指标。M1增速越高,房地产市场活跃度就越高,当M1走弱,或者是负增长,则房地产市场显现出来疲软;

结合2024年5月70城指数的二手房价数据,领头羊的4个一线城市房价都在不断下跌,希望随着5月新政可以止跌回暖。

2.社融总量:

2024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52万亿元,总量明显减少了。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用通俗的话来说,实体经济今年前5月问金融体系要的钱,相比去年同期少了2.52万亿。因为即便要来了,也不知道要怎么花出去。

3.居民存款

2024年前五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13万亿元;

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可以理解为房贷)增加8598亿元。可见,居民存款意愿大大高于贷款,存了钱不敢花了。

我们再来看5月份数据:

2023年5月,居民贷款3672亿,房贷是1684亿;

2024年5月,居民贷款757亿,房贷是514亿;

对比去年,今年单月房贷总额大降70%,这还是在全国各城市出台积极政策的基础上。

上述3个指标侧面都和楼市房价挂钩,而这3个指标的表现都不是太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刺激消费or提升楼市信心,很多人都在讨论关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可能性」

客观来说,前几年的高利率对家庭负债压力巨大,尤其是有了现在低利率的对比就显得“更不公平”了——

我们以上海18年4.9%利率和今天3.5%利率、30年等额本息、贷款500万作为对比,每个月的月供差距超4000元、总利息相差近150万,谁看了都觉得心里在滴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天上海二手房数据表现非常好,昨日上海二手房成交1184套,连续两日成交突破突破千位数。

6月累计成交12391套,日均成交826套;按照这个数据往下跑,6月份二手房成交量妥妥突破25000套大关。

翻看2015和2020年上涨周期中,楼市都是维持6个月25000套交易量后才开始向上启动,至少6月份是个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与此同时,上海新房交易数据并没有出现非常大的波动:

涨是涨了点,但也没有政策看着这么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和很多行业朋友交流后,至少现在的市场预期的确在向好的方向扭转:

以前,是觉得出什么政策都没用;

现在,开始有人怀疑是不是政策会有用了;

一切的源头,都是从小小的质疑开始。

PS:火箭哥团队准备了一份超1万字的买房避坑宝典,帮助大家在买房过程中避雷,感兴趣的同学可找我免费领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