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据环球网援引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消息称,6月8日俄军一架苏-57多用途战斗机在距离战线589公里的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地区阿赫图宾斯克机场被击中。

并表示该机场的飞机相关卫星图像已证实该战机被摧毁情况,乌克兰还称这是首次摧毁俄苏-57战机。

而俄罗斯方面熟悉特别军事行动的消息人士则表示,当时机场确实遭到了乌克兰无人机的袭扰,但俄军第一时间击毁了乌克兰无人机,并未造成损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场的卫星图片又能证明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视若珍宝的苏-57隐形战机

因为苏联解体事件将俄罗斯航空体系几乎是重构了一遍,很多工业生产线和研发中心在加盟国家,他们想制造新的战机还必须从头开始。

在这种艰难条件下,苏霍伊公司最终仍完成了“PAK FA”计划,苏-57隐形战机在2010年1月完成首飞,开启了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时代。

但俄方后续的服役和采购计划并不顺利,俄空天军部队直到2021年1月才接收到第一架出厂的苏-57列装部队,开启正式服役阶段。

此时中国的五代机歼-20战机已经服役一年多,尽管歼-20的首飞时间比前者晚了一年。

俄罗斯第一批军备采购计划中(截至2025年)只有12架苏-57隐形战机。

美媒称受限于昂贵的制造成本和复杂的生产技术,短期内苏-57大量装备俄空天军并不现实,预计当前实际数量只有十架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如此,苏-57被俄军视若珍宝。

虽然该类型隐身战机在理论上有对乌克兰雷达的绝对压制力,可以在激烈的俄乌冲突战斗中发挥能力,但苏-57出勤次数却非常少。

唯一一次的记录是在2022年3月10日,在乌克兰的日托米尔地区,很多人拍摄到了一架苏-57战机低飞并执行对桥梁轰炸任务然后离去。

乌克兰国防部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俄军如此“吝啬”使用苏-57的原因不言而喻,外界猜测是怕这种服役数量很少的战机遭到损失。

美国媒体发表不同的观点,甚至质疑俄军的这种新型战机“不具备良好的隐身性能”,且机电系统很差,认为其并不如俄军方所鼓吹的一样强势。

因为美分析人士笃定俄罗斯现阶段芯片技术、卫星导航系统和一体化控制体系都不如美国和中国,这种前提下生产出来的五代机具体性能有待确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卫星图片证明谁在“说谎”

8日的乌克兰摧毁俄苏-57战机事件已经过去了4天,美国卫星也将事发地阿赫图宾斯克机场翻了个“底朝天”。

最终得出结论:苏-57战机的确遭到了无人机毁伤,有现场的“证据”显示。

卫星图像显示,6月7日,苏-57战机完好无损。

但事发之后原本停泊苏-57的机位上出现了多个弹坑,附近还有被无人机碎片击中的残留,战机涂层上也出现了碎片痕迹。

所以乌方称,这是首次摧毁俄苏-57战机。

据此美方认为,战机至少是被乌克兰的无人机击中了,至于是否是失去战斗力或是直接摧毁,还没有可靠的消息。

乌克兰的打击并没有确定能让这架苏-57彻底损毁和报废,俄罗斯所说的“击落了无人机而战机没有损失”也让很多人怀疑。

乌克兰发布的苏-57遇袭前后的卫星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稍晚些时候美国航空界人士也表示,乌克兰的行动对俄空军来说必然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他们认为俄罗斯可能已经不具备修复能力了——俄乌冲突之后俄所有的芯片和零件进口渠道都已经被西方国家封锁,使得他们几乎不能买到西方的半导体原件。

再加上苏-57战机的生产和修复都比较复杂,麻烦比预期会更大。

美政客还盛赞了乌克兰的无人机偷袭“极为出彩”,精准命中目标显示了他们的水平正在上升。

过去两年时间里,乌克兰依靠导弹和无人机偷袭多次袭击俄罗斯境内的机场、弹药库、训练中心等关键设施。

还用精确制导武器击毁俄军3艘巡洋舰和至少4艘登陆舰,其他小型军舰更多。

而乌克兰这种“以小博大”的战术还在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无孔不入的情报支持

在事件发生后,包括美媒、俄媒和欧洲国家电视媒体都认为,乌克兰凭借一己之力很难完成这种专业度极高的偷袭行动,幕后有北约情报部队的配合。

他们觉得这支部队早在俄乌冲突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乌克兰国内。

平时掩人耳目的身份是“顾问”“训练军官”“武官”甚至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帮助乌克兰收集俄军的各种信息,为打击行动提供便利。

那么苏-57停泊的机场是如何被发现的?

消息人士认为,北约情报部门对俄罗斯的侦察极为精准,其卫星可以全天候扫描锁定的俄罗斯军事设施。

当然也包括机场——美国民用卫星MAXAR甚至都能拍摄到俄罗斯境内的各个目标且提供高清的效果图片,还能提供位置实时变化的信息。

2023年9月在同一机场停放的3架苏-5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57如此小的目标不在话下,该卫星公司此前曾公开多张俄军在乌克兰前线部署的防线图片,清晰程度能看到每一个战壕、炮位和伪装的车辆。

这只是普通的民用卫星的能力,更不用想美国的军事卫星系统精准程度。

所以如果俄罗斯不加以严密的防范,战机部署地点对于美国来说只是毫不费力就能拿到的一手数据。

路透社之前还披露,除了从卫星获取情报的能力外,美国在俄罗斯布下的间谍网络更是四通八达,这一布局从苏联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各个层级的间谍在获悉到俄军的作战动向、关键武器部署地点、战舰停泊方位等涉密的信息,再将这些坐标传输给乌克兰。

那么对俄打击的第一步就已经完成了,只需要进行第二步直接锁定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这里也有质疑认为,即使乌克兰拿到了坐标和情报信息,对于这种攻击行动仍然需要西方国家的“高度配合”,甚至是亲自操刀才能完成。

事实并非如此,与情报相比较,袭击行动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获悉到俄装备部署地点的情报重要性占第一位。

乌克兰的“打击能力”

2022年12月乌克兰数架无人机深入俄罗斯境内600余公里,袭击了位于俄罗斯梁赞州和萨拉托夫州的两座机场。

俄军被损毁的装备中就包括一架停泊待命的图-22M3战略轰炸机,攻击还造成了7名俄军伤亡。

事发后俄媒第一时间就将矛头指向是西方提供的“神秘武器”所为,当时普遍对乌克兰轻视且认为乌军不具备能攻击600多公里目标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事后根据现场爆破碎片的调查和分析认为,这起事件是乌军改装后的图-141“雨燕”喷气式无人机所进行的偷袭。

该类型无人机是乌克兰完全自产的,没有西方的技术支持(当时北约拒绝乌克兰使用任何军事援助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的想法)。

“雨燕”喷气式无人机是苏联由图波列夫设计局的杰作之一。

上世纪70年代苏联没有解体时已经问世,其使用和航天火箭一样的固体燃料推进器,让射程延伸到了惊人的1000公里以上,时速可以突破每小时110公里。

该无人机一开始是被用作全天候侦察,在苏联解体后将图纸都留给了乌克兰,乌军将其稍加改装后就变成了具有战斗部的自爆无人机。

其红外引导装置可以通过操控精准命中目标,完成了对俄罗斯两座机场的突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而言,今年5月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已经相继解禁了对西方援助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的受限范围。

这意味着乌克兰可以“合法”使用援助导弹对俄境内进行攻击,打击方式是非常多的。

苏-57遇袭事件目前还没有证实是哪种武器所为。

但正如外媒报道的一样,只要情报工作到位之后,乌克兰有足够的把握能对俄境内的目标进行“开放性摧毁”,这能给俄罗斯造成更大的压力。

而在本起事件中,一些人认为这其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点:俄罗斯军方的麻痹大意,这可以说是苏-57战机被袭击命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从美国公布的“炫耀战绩”的卫星图中可以看到,俄军停泊苏-57战机的位置只是放了一个露天的钢架网用于固定,没有任何遮蔽或保护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造成即使袭击无人机的弹坑只是落在了周围不远处,碎片仍然通过钢架网对战机造成了严重毁伤。

其次美军公布的苏-57战机卫星图片周围,连最基本的防撞设备和缓冲区都没有,战机也没配备伪装网,从高空来看一览无余。

和上次被卫星拍摄到的图-22M3战略轰炸机一样,俄罗斯就像是和平时期在民航机场的停机方式一样将这些重要的军备随意停在露天场所。

原因自然不是俄罗斯“配不起”防护用具,或者苏-57战机没有专门的室内泊位。

而是俄军对此根本没有严加防范,也不认为他们时刻都暴露在北约的军事侦查之下。

外媒认为苏-57隐形战机尽管标价成本只有4000万美元,但其生产成本可能已经超过1.2亿美元,这次只是其中一架被攻击,足以让俄方蒙受非常严重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些分析提及,俄罗斯是对于自己的防空系统过于自信,认为这种无人机不足以造成威胁,才导致结果的发生。

但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对于一个处于“特别军事行动”期间的国家来看,都没有做到足够的警惕性。

北约的情报系统能抓到俄罗斯任何微不足道的小失误,更何况这种非常大的错误,自然不会放过。

也有很多网友表示,这次乌军的行动给中国上了一课。

事件对于我国

在2023年的北约马德里峰会中,中国已经被北约列为“系统性挑战”,美国和一众跟班国家在我国周围的活动频仍,对于北约我们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

从这次俄苏-57战机被空袭击中事件,包括之前俄罗斯境内屡次发生的袭击行动,都能给我们在对付北约这一强大对手时积累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就是一定要对西方的情报能力进行及时的预测和反间谍措施。

俄罗斯境内多次遭到袭击,而乌克兰袭击地点分毫不差,足以说明北约情报的精准和不可小觑。

其二是在重要装备、高价值武器的防御上的防护。

诸如战机应当提前建造专门的永备机库,关键目标进行覆盖和设置虚假诱饵,在武器部署保密工作上更应该落实到位,不能让装备信息和部署位置被泄露。

其三是重视发展预警武器、拦截武器、信号干扰武器的作用。

俄军在此次袭击行动中尽管发现了乌克兰无人机,但仍然缺乏必要的拦截手段和对无人机目标的干扰措施,导致爆炸精准地命中目标。

事实证明在反制北约无人武器的过程中,对于信号干扰和阻断非常关键。

总而言之,俄乌之间的冲突也流露出一些问题,北约也被迫拿出很多主力武器在俄乌战场上试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提醒了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

参考资料:

《俄称两军用机场遭乌克兰无人机袭击》观察者网

《苏-57被击中?俄方回应来了》环球时报

《俄国防部称一周内摧毁281架,无人机将如何影响乌克兰局势?》第一财经

《美国商业卫星公司公布俄罗斯防御工事卫星图》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