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在5月6日后大跌甚至出现连续12个跌停的ST华微(600360),其股价6月7日至13日迎来一轮连续涨停,四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21.89%,之后,公司提示交易风险,称目前正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另外,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5月16日晚间,ST华微公告当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对于被立案调查的具体原因,公司并未明确披露。

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王添聿律师表示,一旦ST华微立案调查结果落地,公司若因存在虚假陈述而受罚,那么相关“踩雷”的受损投资者可依法向公司提起诉讼索赔。目前来看,这些投资者可以进行预登记——凡2024年5月16日之前购买过该公司股票,且在2024年5月16日当天收盘时仍持有公司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通过公号“大众证券报”(特征码:33)报名,律师将及时帮助符合条件的投资者维护合法权益。

需要指出的是,在ST华微公告遭立案调查前的5月10日盘后,公司公告称,代行董事长职责的董事赵东军、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的董事兼CEO于胜东在被提名为董事候选人后,因个人原因放弃参选。

至此,包括独立董事在内,公司时任全部5名董事均不参选新一届董事,而公司此前已先后公告董事会秘书孙铖因身体原因辞任、董事长夏增文因身体原因无法履职。

另外,ST华微2023年财报、内控报告均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主要是其在建工程账面余额中未结算款项5.04亿元、其他非流动资产账面余额包含以前年度支付的9.81亿元采购款等,合计14.84亿元支付款项商业实质存疑,而上交所要求ST华微补充披露,非标审计意见所涉款项的具体情况,包括收款方的名称、成立时间、注册资本、主营业务、与公司的关联关系等基本信息,以及交易内容、付款金额、付款时间、内部审批流程及具体经手人,明确说明上述款项是否直接或最终流向关联方,是否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ST华微2023年年报显示,审计机构质疑前述14.84亿元相关支付款项的商业实质,主要是无法实施有效审计程序等原因。记者 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