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杨振宁曾顶着骂名阻止建造2000亿的大型粒子对撞机,这也惹怒了中科院院士王贻芳,气的他不顾形象大声道:一定要建!不建中国落后30年!

大型粒子对撞机必须要建,区区2000亿中国完全拿得出来,一定要建!美国已经领先中国30年了。”中科院院士王贻芳气得脸都红了。

杨振宁没有争辩,只淡淡说道:“中国当下并不需要粒子对撞机。”

争论已经好几天了,当然大多数都是王贻芳在反复劝说,杨振宁只是等方案提上来时才开口回一句。

粒子对撞机,顾名思义,就是能让两束粒子流对撞,当时最前沿的粒子对撞机,能够让静态粒子流和动态粒子流在各种速度中撞击,对微观粒子研究上有很大作用。

王贻芳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粒子对撞机,很多领先的技术必须要用到粒子对撞机,如果不建造的话,中国至少落后30年。

但是,花2000亿建造粒子对撞机的提议被杨振宁驳回了。

杨振宁表示,粒子对撞机只是辅助型工具,在研究一些新领域技术中,粒子对撞机能模拟实验场景,创造实验条件。

但是在中国并不适用,因为中国的物理研究有很大的断层,现在就制造粒子对撞机,并盯着最前沿的领域去研究,会让研究变成空中楼阁。

没有地基,建的困难不说,还很不牢固,可能会出现后面研究中途出现基础断层,而被迫中断,然后反过来填补研究基础领域,这样的研究既混乱,又缓慢。

当下需要做的是做好基础研究,以及培养好后备人才,一步一个脚印,等到研究到一定程度,在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要不要建粒子对撞机。

杨振宁没说的是,粒子对撞机不只是花2000亿建成这么简单,后续保养也是一笔很大的投入。

因此,杨老宁愿顶着骂名,也要组止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他希望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把2000亿用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上。

这场争论愈演愈烈,最后只能由国内顶尖物理学家集体投票,最后杨振宁的观点以多数票胜出,中国对于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暂时搁置下来。

事实证明,杨老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中国的基础研究地基打的牢牢的,这些年,中国一砖一瓦的夯实起中国的物理学研究体系。

如今,在那年称得上绝对前沿领域的科技,已经被新的科技迭代,对于当时中国来说断层的技术,放到今天已经成了中国物理研究建设中的一粒微尘。

最主要的是,大型粒子对撞机已经不再是微观粒子研究的必要辅助工具,中国研究了更好的机器。

在粒子研究领域,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更是已经领先,中国的无人机覆盖全球,甚至太空中也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当年杨振宁等科学家们,力排众议也要发展的基础研究,让中国物理的每一步都稳打稳扎,相信未来,中国物理会走的更高更远。

这件事只是中国科学研究的一角,在中国科学研究历史上甚至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足以看出,中国的科学发展每一步都是本着十分严谨踏实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令人自豪的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