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跑路、陪玩比打职业挣钱,赛制大调整、播放量却一降再降……作为国内电竞的最头部赛事,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最近并不平静。

引发讨论的是前OMG电子竞技俱乐部上单选手Cube“跑路”一事。此前,夏季赛刚开赛,他突然被爆离开职业赛场,选择加入陪玩店成为陪玩。同时,FPX电子竞技俱乐部的上单选手Xiaolaohu也因为和俱乐部经理发生纠纷,闹上微博“升堂”,两件事情前后脚发生,引发了舆论场对于电竞生态的集中讨论。

Cube回应“跑路”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ube回应“跑路”一事

与此同时,赛事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LPL夏季赛首次引入了“无畏征召”的BP模式,并且将自2019年开始沿用的全赛区单循环赛制弃用,改为定组赛双循环+抢位赛的全新赛制,旨在提高强队与强队碰撞的概率,并因此提升比赛的对抗性、赛果悬念和观众的观赛体验。

改变不仅发生在LPL内部,继LCK(英雄联盟韩国冠军联赛)宣布在 CL联赛启用“无畏征召”后,拳头官方也在本周二发布了名为《英雄联盟电竞赛事:为了更光明的未来》的一系列赛事相关的调整举措,包括增加新的国际赛事并启用“无畏征召”模式、统一所有联赛的赛段、整合赛区等等。

全新的国际赛事名额分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新的国际赛事名额分配

本次调整过后,“四大赛区”将成为历史,除了LPL、LCK和LEC,原有的几个赛区将被按照地域统一合并为美洲赛区和亚太赛区,过去四大赛区之一的北美赛区(LCS)将被划入美洲赛区。

今年以来,拳头官方已经数次对英雄联盟赛事进行调整,3月15日,官方发布的《对英雄联盟电竞策略的调整》一文中,就宣布了全球收入池(GRP)的创建,以及对于电竞游戏资产内容的重视。

赛制调整的背后是对现状的不满。自2017年后,这是英雄联盟电竞生态首次迎来大幅度的调整,这一系列举措也被看作是官方对自身赛事热度的担忧——此前MSI(季中冠军赛)开赛期间,虎牙直播主办的“传奇杯”官宣,并且开启直播训练赛,热度几乎赶超MSI的前期赛程。

这些事件都指向同一个问题——电竞产业发展这么多年来,真正在商业上实现正循环的参与者凤毛麟角。收入端不及陪玩产业的表象背后,是对电竞受众核心需求挖掘的严重不足。这不仅是商业化的失败,如今甚至已经蔓延到过去唯一倚仗的“流量”效应都开始下滑。未来的路将更加难走。

搞电竞,烧钱赌未来

陪玩真的比打职业赚钱吗?这或许是近段时间以来吃瓜群众们最关心的问题。

先上结论:仅从收入来看,对于多数想打《英雄联盟》职业或正在打职业的人来说,确实不如做陪玩。

在当下,打职业的路径通常是这样的:在日常排位里被俱乐部星探发现或自己报名了俱乐部的青训选手——经历层层选拔、考核后,成为俱乐部的青训选手——再经历一轮筛选后,成为俱乐部二队选手——登上英雄联盟的次级联赛LDL(联盟规定要想上LPL需要在德玛西亚杯和LDL打满五局)——在一个合适的时机,登上LP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职业不如当保安?”(图源:B站UP主@徐桑)

B站UP主@徐桑 曾介绍过这层层路径里对应的选手薪资。还在备战LDL的青训选手,薪资一般在6-7K左右,能上LDL舞台的选手,薪资在8-10K左右。而在LDL队伍排名靠前,或者自身因为本身是主播而小有名气的选手,薪资在11-15K左右。能成为LDL里的LPL级别选手(能够登上LPL舞台,或者曾经登上过LPL舞台),薪资在20-25K左右。

登上LPL舞台后,联盟规定选手最低工资也要给到2万一个月。这不仅是新人选手的价格,也是队伍排名靠后、进不了季后赛的队伍给到首发选手的价格。能够多次打入季后赛,甚至偶尔能打进世界赛的选手,月薪在4万-8万左右。在LPL各自位置能排名前五但不太能争第一的选手,月薪8万-20万左右。在LPL各自位置数一数二,人气拍到前三:月薪50万-100万。

Able做陪玩后开直播看起来颜值回春(图源:虎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ble做陪玩后开直播看起来颜值回春(图源:虎扑)

两万一个月的最低月薪,对很多排名靠后的队伍的选手来说,可能一年只能拿四个月。大主播Doinb曾爆料,有些俱乐部不进季后赛,就会直接和选手解约,“合同签到11月份,然后你6月打到8月,没进季后赛,就提前解约了,你只能拿两个月的薪水。”

至于陪玩的工资呢?多数主播在直播间爆料的,都是“能拿10万一个月”。有网友黑进了小虞姬陪玩店(也是此次引发讨论的OMG前AD Able和前上单CUBE就职的地方)的官网,发现Able和Cube的标价都是520元一小时,而Able上岗半个月,去掉抽成,赚了67250元,Cube上岗一天多,赚了5500元。

陪玩工资爆料(图源微博:@琴女你怎么骂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陪玩工资爆料(图源微博:@琴女你怎么骂人啊)

在陪玩的诱人工资面前,为了打职业要熬过的数年底薪,显得格外没有诱惑力。早在2022年LPL折戟S赛时,不少从业者就聊到了电竞没有新鲜血液的核心原因:青训招不到人了,厉害的都去租直播或者陪玩了。

“选手青黄不接,教练青黄不接,背后是有原因的。我18岁有天赋打陪玩一个月能挣10万,打职业一个月挣8000……韩国没有陪玩,直播也赚不到这么钱,所以韩国青训储备力量是很强大的。”成都柏跃体育经纪创始人涵艺在当年的直播中说。

青训体系是电竞人才培养体系的表现,保证了整个电竞体系能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每年都能涌现出一批明星选手潜力股。韩国的T1俱乐部在2023年世界赛上实现对中国队伍的“一串三”,最终拿下世界冠军,本身就是其成熟青训体系的证明:在这支夺冠队伍里,有三名选手出自T1自己的青训体系。

T1青训选手合照(图源微博:@召唤师Par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1青训选手合照(图源微博:@召唤师Park)

而在中国,根据2021年的新规定,选手不仅要满18岁才能登上赛场,甚至要满18岁才能成为青训选手,这让本就短暂的电竞选手职业生命急剧缩短。在LPL夺冠选手里,大满贯选手田野16岁就登上了职业赛场,喻文波16岁参加了NEST大赛。而到了2023年,从EDG二队升上来的“未来可期”的“小天才”AD Leave,正式登上LPL舞台时已经21岁。

眼见着选手职业生涯路子越来越短,到手的钱也不见增多,除了选手通过打陪玩另寻出路,俱乐部也开始动起了歪脑筋。2022年,TO与12的假赛成为LDL彻查全部22家俱乐部的导火索,TO成绩取消,五名首发与两名教练被终身禁赛,同时牵扯出一大堆假赛人员。当年TO唯一没有假赛的AD选手Thesnake,受战队影响,沉寂了快一年,才重新获得了工作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LPL赛场看起来重重艰难险阻,想要赚钱还得面临打假赛的诱惑,对多数选手来说,打职业确实不如做陪玩。

“其实现在比LPL目前在场的选手打得好的人有很多,但是现在选手的工资……没办法,他们要打职业的话真的是全部为了追求梦想,要放弃太多了。”Doinb在直播中说。

而点职业选手陪玩的主要客户,以追求高排名竞技体验的“老板”们为主。如果自己的追梦之路一路坎坷,不如和老板组队,圆他一个竞技英雄的梦。

老板给的钱,俱乐部可给不起,因为俱乐部自己也不赚钱,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样的。

2020年,EDG俱乐部总教练阿布在直播中透露:“目前EDG是全联盟唯一赚钱的俱乐部。”Gen.GCEO也在去年年底接受采访时表示,目标是在未来一年半以内实现盈利。

一支欧美老牌战队的市场分析师小马告诉毒眸,他们战队主要的收入来源,一是赞助,二就是背后大股东的倾力支持,“世界范围内能实现盈利的俱乐部,一只手数得过来。”

在这个被认为有1664亿市场规模的电竞产业,电竞俱乐部可谓是重要的一环,却在盈利上如此困难,而英雄联盟赛事已经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赛事。

在EsportsCharts统计2023年观众峰值最高的十项赛事(没有中国平台数据)中,《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即S赛)播放量高居榜首,并在10席中占据4席。但去年9月,拳头游戏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电竞部门至今未能实现盈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小马看来,即使盈利艰难,电竞俱乐部依然要持续投入。“大家要赌一个未来,赌未来电竞的观众会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赌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电竞赛事可以与元宇宙等结合,带来新的可能性。”

这多像当年互联网热潮下的一批批公司,从不把当下的盈利当作重点,因为所有人的眼睛看向的,都是一个“可能”有巨额收益的未来。

造血能力正在影响造梦能力

“我觉得电竞行业现在正在一个严重的困境之中。困境不在于它小众,无人关心,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它了。问题是,它的商业模式本身并没有什么进步,这是个大问题。”2021年,Gen.G CEO在接受Penta Q采访时说。“我的预测是,我们将度过一个电竞寒冬,很多队伍会无法维系下去,因为现在的商业模式不足以让他们支付高额的工资。”

博:@召唤师Gen.G获得今年MSI冠军P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召唤师Gen.G获得今年MSI冠军Pr

“寒冬”正在到来,俱乐部都在品尝造血能力不足的苦果。除了赞助,拳头游戏电竞部门和俱乐部都没有其他有效的创收方式。

而赞助又和队伍成绩以及队伍阵容本身息息相关。2023年夏季赛,拿过世界赛冠军,保留有两位世界冠军选手的EDG还有十个赞助商,今年在阵容主要都是新人后,就减少了三个。去年世界赛遗憾获得亚军的WBG,随着明星选手The Shy的离队,其赞助商数量比世界赛期间少了三个,目前仅有五个赞助商。

全球环境不好,有赞助意愿的品牌都在减少,本就难盈利的俱乐部更加入不敷出。

想打出成绩的队伍是如此,比如RNG,春季赛仅有一个赞助商。CEO李杰明表示,每个月有几百万的运营支出,其中90%是选手支出,俱乐部现在有“几千万的窟窿”,可以“立即破产”。选择“摆烂”的队伍IG,也是如此。在夏季赛开始前甚至传出了要拆队的传闻,而据涵艺透露,夏季赛的选手+教练阵容,加起来仅不到15万一个月。

李杰明采访(图源:微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杰明采访(图源:微博)

全球电竞都在烧钱,但在中国,有一些环境带来的特殊难题。小马所在的战队曾经想要进入中国市场,调研了一番后觉得可能目前不是进入的好时机。原因包括游戏行业所受到的政策限制,以及社会主流舆论对于游戏的批判态度,这会让许多在欧美行之有效的运营策略难以落地。

小马所在的战队,会签约不少有潜力的未成年电竞选手或主播,让他们在上职业赛场前就能积累一定人气,同时也有专门的内容创作者部门,不仅仅是游戏主播,也有一些娱乐向内容的创作者,在做个人IP之余,也会为战队带来一些流量转化。

今年在成都举行的MSI赛事中,欧洲俱乐部G2就有一名随队出征的主播Kesha,在职业选手认真准备比赛的同时,作为主播的他穿上G2队服走上成都街头与市民互动整活,在国内外互联网上都带来不少观看量。这种主播与职业选手分离但又彼此协同的运营策略,在国内俱乐部闻所未闻。

同时,由于中国的游戏产业,为了尽可能不与危害未成年人带上关系,已经对职业选手乃至青训选手都做了严格的年龄限制,更是不可能围绕未成年人产出任何文娱相关的内容。

为了强化自身是一项“正规体育”的形象,LPL在宣传和策划活动,以及选择合作品牌时,堪称NBA的优良学生代表,比如去年于十周年之际票选“十大选手”等做法。但电竞毕竟有其区别于传统体育的地方,一味地照搬,反而淹没了电竞本身的先锋与个性,也不利于赞助品牌做进一步扩散。

LPL十大选手合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PL十大选手合照

在传统体育里,运动员的服饰、鞋子都是品牌商必争之地,它是运动员在赛场上与比赛息息相关的装备,能自然地带来大量曝光。但对赛场上多数时候只能以一个大头示人的电竞选手来说,类似的鞋服赞助就会略显牵强。

于是,电竞单纯模仿传统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本身是无法给品牌赞助商带来如传统体育一般的植入点的,而类似电竞外设等产业的市场,天花板远远不够。这注定了电竞的赞助基数是更低的,且必须更花心思去挖掘其他商业机会。

LPL并非没有挖掘一些多元收入的方式,但,同样找得很笨重,并没有真的站在电竞受众需求的角度提供。今年1月,北京JDG主场宣布将售卖2024春季赛SVIP套票,总价13888元,包括了14张价值998的春季赛常规赛单场门票、定制ID的专属前排沙发座椅、根据赛果最少3次最多14次的主队赛后台下互动等服务。粉丝锐评:“坐选手腿上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子竞技》杂志曾评论SVIP提供的服务并不直击痛点:“专属前排沙发座椅”从电竞的特点看几乎毫无价值。因为无论坐在主场的什么位置,都要通过现场的大屏幕观看比赛,不是说离得近就会有什么不同。同时,它也并没有提供足量的粉丝互动。“现场的体验没有做足,反倒是主场之外的部分给了很多。”

即使不谈这些周边服务售卖,仅仅论日常的内容运营,LPL做得也是不够的。BLG战队在去年屡次刷新队史成绩,成为了2023年LPL赛区春季赛、夏季赛亚军,MSI亚军,世界赛四强,选手人气取得了极高的提升,但BLG的运营却没有随之跟上。

今年6月,BLG官方运营号@BLG布噜噜 因被发现关注了杨紫、肖战超话而被粉丝围攻,在回应时,工作人员表示两个人要承担粉丝运营、媒介沟通、商务执行等复杂的事物。

@BLG布噜噜回应截图(图源:微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LG布噜噜回应截图(图源:微博)

缺乏有效的造血机制,电竞就逐步成为大平台才能上牌桌的游戏,大平台意味着充分的、健康的现金流,享有当下优秀资源的选择权和支配权。在十年前,“大平台”是富二代们掌管的公司,十年后的今天,“大平台”变成了尚有预算可消耗的互联网公司。

而类似“网吧队”的逆袭故事,永远停留在了2020年。那一年S赛的冠军队伍DWG,早期训练场地都在网吧进行,即使被显示器品牌DAMWON冠名赞助后,仍然条件有限。但在夺冠第二年,战队就被韩国公司起亚收购,更名为Dplus KIA(即现DK战队)。

要应对游戏时刻变动的版本,强大的赛训和赛后保障能力缺一不可。无论是中韩,多数战队背后都需要站着一个强大的平台。投入不一定能出成绩,但不投入一定出不了成绩。2023年的OMG让大家仿佛看到了当年黑暗中的星球之光,但没能进世界赛,就要面临拆伙的结局。2024年FPX的打野新秀Milkyway如此耀眼,但夏季赛的Xiaolaohu事件,还是暴露出了战队长久以来的管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血机制的匮乏,影响了新选手的培养与登台,而明星选手的断开连接,更是影响了粉丝看比赛的激情。

2024年开赛以来,LPL热度下降一直是大家讨论的重点。去年一整年,明星选手所在的战队比赛,基本B站播放量都能轻松破百万,但今年The Shy休赛,多数战队被“青春风暴”席卷后,播放量破百万并不容易。反而是虎牙主办的、有不少退役选手参加的“老头杯”热度走高,造梗颇多。

现在的LPL,对新选手来说,没有了成名在望,也不敢再有无知的狂妄。对观众和从业者来说,长久以来的发展,虽然有盼望,但更多的还是失望。

未来,去向何方?

面向未来,电竞的商业生态也很难有良好的改善余地,但首先必须从对传统体育的一味模仿中挣脱出来。

虽然电竞自诞生之初就一直想向传统体育竞技靠拢,但二者有着最根本的区别,那便是“游戏”。

一项电竞赛事的兴衰,与游戏本身的情况息息相关。事实上不仅仅是赛事,围绕电竞相关的任何产业,都依托于游戏的发展。就像小虞姬在微博上说的那样,“我十分清楚,LPL有热度,才能说明游戏有热度,游戏有热度我才能赚到钱。”

电竞产业的收入构成中,作为电竞核心组成部分的赛事和俱乐部收入一直都不占大头。《2023年度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实际收入为263.5亿元,同比下降1.31%。在收入构成中,电子竞技内容直播收入占比最高,达到80.87%。赛事收入、俱乐部收入、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8.59%、6.42%、4.12%。

电竞产业实际收入及占比情况(图源微博:@大河财立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竞产业实际收入及占比情况(图源微博:@大河财立方)

另外,有关版本对赛事影响的讨论也在近几年变得更多了,而版本的更改权也掌握在游戏厂商手中。

版本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竞技结果,这也与规则一向稳定的传统体育赛事不同,越南赛区的假赛事件和一些长期难以修复的游戏内BUG,都同时指向了游戏对于竞技本身的影响。

仿照传统体育模式的主客场制度,在国内的推行也并不如想象顺利,目前LPL有北京、深圳、西安和苏州四个主场,其余队伍则都在上海联盟竞技场进行比赛。为了促进主场的活跃度,恢复线下观赛后,季后赛接连安排在几个主场举办。

但“主场优势”和“主场基因”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现在LPL的粉丝画像已经趋于稳定,大部分人都更倾向于跟随自己一直喜欢的选手和队伍,城市很难成为让粉丝爱上一支队伍的主要原因。

对于主场的执着,似乎也是中韩特有的执念。小马也告诉毒眸,她曾与战队老板多次探讨电竞区别于传统体育的魅力点,得出的结论是,传统体育更加有地域特性,强调一种“把荣誉带回主场”的情感,但电竞则是能和全球观众一起,单纯因为喜好聚在一起,跨越国界,为喜欢的选手呐喊助威的活动。

沙特阿拉伯电竞协会主席(SAFEIS)费萨尔·本·班达尔也曾向媒体表达,电竞是非常独特的行业。在游戏里,你实际上在和一个虚拟形象互动,你了解的是他的游戏技巧,而不是游戏角色背后的真实的人。在游戏里,不同的性别、信仰、国家或地区的玩家都可以更好地进行互动。

这种无国界的快乐,不属于中韩的主流电竞受众,他们通常展现的情绪,是爱国主义、乃至民族主义的热情。

杭州亚运会英雄联盟国家队(图源:微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州亚运会英雄联盟国家队(图源:微博)

一位老玩家曾给毒眸讲述这样的场景,2018年英雄联盟项目成为亚运会的表演项目,国内没有任何正规渠道可以看到比赛。于是大家聚到网吧,看国外同胞私开的直播链接,全程非常卡顿,但当中国赢下比赛,国旗升起来的那一刻,所有人在网吧全体起立、欢呼。

这种沸腾的热血,出现在2015年MSI中国俱乐部首次在国际赛事中战胜韩国俱乐部拿下冠军,还出现在2018年,中国战队终于接连在MSI、洲际赛和S赛上打败了韩国队伍。也正是在这一年,央视、人民日报等官媒纷纷以“为国争光”的视角,报道了英雄联盟赛事。电竞也乐于通过这样的方式,洗请曾经“游戏成瘾”“误导未成年人”的历史指责。

这种情绪在三冠之后让LPL热度走高,但也是在去年“一串三”后,让观众的热情逐步冷却的原因。“要我们把战俘当明星吗?”B站up主@叛逆的崔九 曾愤怒地质疑道。

但电竞,确实无法完全按照传统体育的路径继续向前,而是需要更新鲜的、甚至颠覆性的新想法。拳头官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去年4月,拳头游戏电竞业务总裁John Needham在一篇讨论赛事商业化的文章中提到,“从拳头游戏电竞业务的第一个十年中,我们学到了重要的一课,那就是不能把电竞业务当作传统体育看待。”

同时他也表示,对于拳头游戏而言,电竞不是用来为游戏吸引新玩家的渠道。虽然从2018年IG夺冠之后,有不少有关于“元年粉”和“云玩家”的讨论,但John Needham认为,这种吸引的效率并不高,因为比起传统体育项目,“看到一个球进网,你自然会知道这是一个特别的时刻。”电竞更要求观众对游戏有基本的了解。

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年

官方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对于电竞产业独立化的愿景,但现实情况是,这种独立仍然是部分存在的。此前有俱乐部经理告诉毒眸,只有像是《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这样体量的赛事,才能脱离游戏的从属关系,大部分项目仍然是作为游戏的市场推广手段而存在。

更重要的是,对于俱乐部而言,选择加入或退出某一项赛事,核心依据仍然是项目本身的关注度。虽然MOBA游戏仍然是国内电竞项目的主力,但无论是红极一时的PUBG,还是拳头的新游戏《无畏契约》,都在一段时间内为赛事带来了更多关注。

截至去年,国内的俱乐部数量已经有188家,其中,占比最多的是只参加单种赛事的俱乐部,有64.6%,而有能力触达多项赛事的俱乐部仍然是少数。

依托单项赛事的俱乐部,自然与游戏一荣俱荣,而对于较大型的俱乐部而言,某项赛事的疲软,并不构成太大的威胁。“总会有新的游戏出来,我们就可以招优秀的选手去参加新的比赛,对我们来说,这个游戏不行了,我可以换别的游戏,和别的战队合作。”

(数据来源:腾讯电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腾讯电竞)

但是回到源头来看,作为国内电竞产业时间跨度较长的、关注度几乎最高的组成部分,英雄联盟赛事的发展,及其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本质上是所有赛事项目都可能或已经面临的共同困境。

另外,第三方赛事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也能侧面映照出头部独立赛事的现状。今年以来,由虎牙直播平台牵头举办的赛事“传奇杯”,和即将在沙特举办的电竞世界杯,都引发了不小的关注,而在此之前,第三方赛事更多是中腰部项目“抱团取暖”的地方,头部游戏项目的厂商大多不愿意将赛事授权给第三方。

授权的开放是一方面,拳头官方也在今年以来进行了一系列针对赛事的调整,虽然方向不同,但总体来看都是围绕两点,即赛事热度的稳固和提升,以及商业化的策略。这两点也是所有电竞赛事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归根到底,在讨论电竞时,我们既不能将其与传统体育混为一谈,也不能将之与游戏产业本身的发展进行强关联——哪怕二者之间的确唇齿相依。这种独特性决定了电竞产业想要拥有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建立起一套独特而足够稳固的体系。

因此,我们对电竞生态的关注和讨论,不是聚焦在某一个环节上,而是各种问题之间的彼此勾连:从选手的培养体系,到俱乐部的运营、舆论环境的尖锐化和线下赛事的推行,都共同决定了产业的整体航向。

当然,一艘大船想要调转船头虽然很难,但也不会一夕之间就沉底。现如今摆在行业面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当“金元电竞”已成往事,电竞早已不再是寄托梦想和情怀的乌托邦,也不是能讲出无数动人故事的资本游戏后,这艘大船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