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陈平在史书上,也算是个良相。
陈平也是个苦孩子,虽然长得帅,但是没什么其他本事,至少种地是不行的。但他的哥哥宠爱他,让他自己闯荡,供他吃喝。
有人就嘲笑陈平了,你既然是个穷光蛋,怎么还这么胖?
陈平的嫂子大概也听到了这些传言,对陈平便不怎么好。嫂子尤其对陈平不干活吃闲饭很反感。忍无可忍,便口出恶言,说:“像你这种人,只配吃猪食,有你这样的小叔子,不如没有,啥也不是,净吃闲饭。”
陈平无话可说。
陈平的哥哥生气了,把媳妇赶回了娘家,不要了,两光棍过日子。
由此可见,陈平与嫂嫂的关系并不好。
但后来,陈平与嫂子却传出了绯闻,而且差点让陈平断送了前程。
那时候的陈平,游历过了天下,经历了千辛万苦,好不容易逃离项羽,在刘邦那里安稳住了脚。
刘邦对他很不错。
于是,大名鼎鼎的绛侯周勃与刘邦的骑兵司令灌婴等人,轮番说陈平的坏话。
这些话,主要从相貌和人品方面说。
第一,陈平虽然帅,但绣花枕头、驴粪蛋子,都是外面好看,未必重用。
第二,陈平在家时,跟搜子通奸。
第三,陈平反复无常,换了好几个老板了,如今跟着你,不保证以后不跳槽。
第四,陈平忘恩负义,您对他这么好,他还贪污受贿。
四件事,都跟道德,甚至跟相貌有关,谁听了都不想理这种人。
刘邦当然大怒。
立即叫陈平的推荐人魏无知进来,训他推荐的这什么玩意儿。
魏无知说:“这就冤枉我了。我只负责为您推荐有本事的人,没说要推荐有道德的人啊。您需要的不就是专业人才吗?道德高尚如尾生、柳下惠之类的,对您有什么用处?能帮你打胜仗?现在谁能帮你打败项羽才是关键,盗嫂受金,算什么呢?”
刘邦被怼得无话可说,但心里还是不服气,又把陈平叫去训!
陈平的应对,让人惊叹。
他不扯莫须有的事情,对于捕风捉影的绯闻,一概不作回应。
他只说事实,刘邦关心的事实。
他说,您既然怀疑我的忠心,那么我告诉您,我跟着魏王豹,魏王豹不听我的主意,我跟着项羽,项羽只用亲戚,你多大本事他也不用呀。所以我逃了,来找您。我到这里,身无分文,不收点钱,日子过不下去。
如果我的计画可用,那么大王您尽管用,如果实在无可用之处,我收的钱都在,还给您,让我离开吧。
刘邦立即释怀,还让陈平管更多的钱,不问出入,不必请示,不用开发票。
就有人问,陈平这人还能用吗?
刘邦说能用。
当然,肯定也有人说如此三观,如此道德败坏的人,怎么能用呢?
其实,我们看这个事件的本身,就能找到答案。
这其实是一起造谣事件,最终的结果是被造谣者遭“网暴”。
造谣者,往往九虚一实,而且都是从道德、相貌之类出发。比如,说这个人一看长相就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是某个地方的人,所以人品如何。
陈平的遭遇,恰好如此。
最亏的是陈平的嫂子,莫名其妙,锅就来了。
制造花边新闻而对别人——尤其是同行竞争对手——造成影响,也是官场、商场、网络好事者常用的手段。
而且这种谣言很难自证。
比如,人家说你小时候曾经偷了邻居的瓜,道德有瑕疵,是个贼。
你怎么证明呢?
你无法证明,时隔多年,如何证明,那不存在或者存在?又有谁会为这种事去查证?
你承认也不行,你说那是小时候不懂事,现在我做人很正。
人家说,小时偷针,大了偷牛,你现在就是个贼。
比如,人家说你在车上用眼神猥亵她,你怎么证明自己没有?
因为群体的心理往往偏信猎奇内容,且爱参与批判。
而且,群体的言语,往往可以造成很大的风浪,冲淡事实的模样。
陈平遭受的就是群体攻击,周勃、灌婴等人,个个都是有分量的人。
陈平的聪明之处,是对于捕风捉影,无法证明的东西,决不花力气去证明。
怎么证明长得帅,就没本事呢?
只能在往后的做事中证明,但现在你都保不住能不能留下来做事呢。
怎么证明你以前在老家跟嫂子没关系呢?
嫂子都被赶回娘家了,天下战乱,谁会去你老家调查花边新闻?就算去了,问村里人,人家说,这我怎么知道,男女的事情怎么能说清楚呢。
你怎么都证明不了。
所以,陈平干脆不证明。
绝口不提。
他只问刘邦,我是来给你谋划大事的,你看我的谋划你能不能用,要不要用。要用,我留,不要,我走。
至于其他的,解释不清的,一概不解释。
造谣士的营销事件中,吃亏的往往不仅仅是当事人,也就是,不仅仅陈平和嫂子吃亏,连刘邦都吃亏。
陈平和嫂子,损了名声。这种事,能传几百年上千年。
陈平还要吃被质问的亏,丢工作,甚至丢性命的亏。
刘邦也吃亏,要花时间,要费心思,操作不好,脑子不清楚,就要吃损失一个人才的亏。
得利的,只有造谣者。
因为能得到利益,所以,造谣这种事儿,从古至今都不听地上演。而且,因为媒介的越来越发达,造谣也愈演愈烈。
可怕的是,人,群体的人,往往如蝇附膻,爱受这种愚弄,乐此不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