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有个人火了,那就是广汽董事长曾庆洪。不过可惜的是并非“正向出圈”,而且是发表颇具争议的言论,被人骂火了。要想搞明白怎么回事,现在一起来了解一下他说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源立场玩双标

在发言一开始,他提到了要有长期目标,拒绝零和博弈。这点倒也没错,但接下来他提到了行业未来。认为以后的汽车市场组成会呈现4:3:3的情况,即混动4成,纯电3成,纯油3成。接下来话锋一转,提到了我国能源结构主要是火力发电,认为产生了污染问题。认为以后能源方式应该多种共存。其实在这开始就避重就轻了,只字不提汽油车对环保产生的影响,也不提发电厂能够稳定在高效率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意图

真正引爆舆论的是他演讲后半段,“金句”频出。曾庆洪又说,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企业目的是盈利,能为社会做贡献。广汽自己裁员不少,我们(企业)应当有长远格局,不是眼前去卷。最后建议电车到50%占比的时候研究政策和油车“同权”,认为企业没有效益不可生存。

曾庆洪的这段发言遭到了网友的猛烈抨击,一些评论认为他是日本人的“买办”,认为他是典型的“不思进取”。如果你仔细一品,就会发现他的发言不对劲,广汽认为目前“卷”是不合适的,广汽希望大家都别卷,然而这明显是和消费者对着干。消费者希望车子更省,车子更便宜,而曾庆洪作为广汽的代表当然是希望恰恰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新能源汽车领头羊比亚迪有没有发表过类似言论呢?至少明面上是没有的,因为当前比亚迪市占率很高,高销量完全能够支撑企业盈利。2023年比亚迪财报归母净利润超300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庆洪则说如果车企亏损百亿,年报没法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庆洪的稿子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说的,过去就发表过种种类似言论。2022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就抱怨电池成本过高,认为自己给宁德时代打工,希望国家层面调控。2023年重庆汽车论坛上,又说车企想早点死就降多点。不难看出,曾庆洪是个精明的商人,他会把握一切的场合发表只对自己有利的言论,当然他所处这个位置,说这个话也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曾庆洪的重重“抱怨式”发言背后,折射出的是,以广汽为代表的合资派车企,身处困境举步维艰。过去这类车企傍上日系品牌,跟着日本人后面吃香的喝辣的,在十几二十年前,国内自主品牌羽翼未丰的时候,广汽赚了不少钱。曾经广汽本田雅阁,广汽丰田汉兰达都存在令人厌恶的加价行为,曾庆洪为例的传统派把这当成是理所应当的。如今汽车市场大变,这些人急了,慌了。吵着闹着说自己不容易,说自己裁员,然而在相同环境中,为什么有的厂家则能逆流而上,不断壮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生常谈,广汽的问题,依旧是老牌车企的问题,固步自封,总是依赖外部资源,要么依赖国企背景,要么依赖日方技术支持。可现在政策发生了转移,日方的技术也不再先进,消费者瞬间就把广汽抛弃。广汽依赖日系车加价的甜蜜日子一去不复返咯。

结尾

我想引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话——“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常过程,是行业快速回归良性竞争的最好方式,“卷”本身意味着追求卓越,会卷出中国品牌的新高度,会卷出用户利益的最大化,为用户真正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