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公安权威发布

关注获取更多警讯

近日

有网友反映

自己在高考后收到信息

称其被监控发现在考试过程中有作弊行为

该科成绩为0分

并留下“教育部门”电话

让其去电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醒

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

高考作弊违规行为

不会以短信、电话、链接等方式通知

尤其是对方要求缴纳费用或保证金

可以帮助删除作弊视频的

都是诈骗!

如果收到自称招生办的电话或短信

称考生存在作弊行为的

请第一时间和就读学校联系

确认信息的真实性

高考结束

考生和家长们终于可以

卸下焦虑的“包袱”

好好放松一下

但骗子已经“蠢蠢欲动”

 收到这种短信,马上删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收到这种短信,马上删掉!

下面这些骗术

请广大师生家长务必警惕

谨防上当

套路一 提前查分

不法分子利用家长焦急等待的情绪,在高考结束后,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考生点开网址链接,导致手机被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网站提示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会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实施电信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醒

每年高考查分都会提前公布官方渠道,考生查分要通过教育部门指定的官方渠道,千万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套路二 花钱更改高考成绩

有些考生和家长经熟人介绍或网上获悉,得以认识能通过“黑客”进入高招办系统的所谓“高人”,“修改”高考成绩,同时被索要高价“服务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醒

所谓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数”在技术上行不通。高考网上阅卷并非在互联网上,而是采用内网阅卷。考生成绩发布前都做了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

套路三 填报志愿指导

不法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声称“百分百保上”,利用中介或网站、APP等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收取高额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醒

请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综合参考本地招生考试机构和所在中学、有关高校提供的咨询服务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填报,切勿轻信所谓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套路四 可以“提前录取”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打电话,称因艺术类院校提前招生,而考生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如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缴纳学费,否则有被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醒

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国防、艺术类院校等考生,录取工作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

套路五 提供补录名额

不法分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的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还有一些骗局中,不法分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醒

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的诈骗信息,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

套路六 发放助学金、教育补贴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醒

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声称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要主动和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套路七 冒充军校招生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印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以“教育部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为由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不会计划外扩招、提前“预录”,考生和家长也不要被一些“假冒文件”哄骗,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

套路八 艺术生交钱包录取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等名义来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警方提醒

切勿相信社会上的传言或“承诺包过”等骗局。考生个人应树立自信,沉着应对,如遇类似骗局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套路九 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醒

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登录确认录取信息,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这还有一份

《2024年全国高考学生家长统一防骗测试卷》

来看看你的高考防骗知识学得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

警察叔叔特别提醒

以下几种东西千万不能发朋友圈

如果个人信息被别有用心的人

从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平台获取到

可能会被利用实施精准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擦亮双眼

提高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丨 广东公安

编辑 丨 淡定

校对 丨超、Iacaf

责编 丨 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