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破纪录!1/4美国人同时不支持特朗普或拜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14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对美国两党主要总统候选人同时持负面看法的选民比例为25%,与4年前相比接近翻倍,创下了至少3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

民调结果显示:25%的受访美国人对现任总统拜登及其主要竞争对手、前总统特朗普均持负面看法;3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特朗普的评价是正面的,但对拜登没有好感;34%的受访者对两人持相反看法。

对美国两党主要总统候选人均不支持的选民比例,创下自1988年美国总统选举以来的最高记录,几乎是2020年拜登和特朗普首次对决时的两倍。在2020年美国大选期间,给出这种“双差评”的美国选民比例约为13%。

皮尤研究中心在一份新闻稿中称,“越来越专注负面消息的党派之争是主要政党候选人支持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几十年前相比,两党支持者当中支持对方政党候选人的比例大幅下降。”

这项民意调查是在5月13日至19日进行的,是在特朗普本人和拜登儿子备受瞩目的刑事审判分别宣判之前。5月30日,纽约一家法院陪审团裁定,特朗普在“封口费”案中有罪,被控的34项罪名全部成立,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判有罪的前总统;6月11日,美国特拉华州由12人组成的陪审团裁定,拜登之子亨特·拜登在2018年购买枪支时隐瞒其吸毒实情,并作为吸毒者非法持有枪支,其受到的三项指控均有罪,这是美国现任总统子女首次被裁定有罪。特朗普和亨特·拜登都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

RT报道称,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竞选活动仍然极具争议,拜登和特朗普都互相指责对方给美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害,并质疑对方是否适合担任美国总统。

02

中国游客将在国内旅游花费近一万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计中国游客在国内旅游的支出,将达到创纪录的6.8万亿元人民币(接近一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疫情前水平。

根据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和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一份报告,国内游客的支出预计比2019年高出11%,当时新冠疫情尚未阻止大多数旅行。

旅游理事会主席Julia Simpson说,“中国游客开始再次旅行,这只会继续增长,旅游业显示出韧性和强劲复苏的迹象。”

中国游客是全球旅游业的重要推动力,许多国家急切等待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游客市场的回归。

根据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游客出境游1.7亿次,海外消费近2480亿美元,占全球旅游消费的14%。

然而,由于美国等国签证处理的积压和更昂贵的国际航班,中国游客更多选择在国内旅行,涌向城市品尝热门的当地美食如辛辣街头小吃,以及避开人群的小城镇,形成“反向旅行”趋势。

与此同时,国际游客对中国的访问尚未恢复。

今年外国游客在中国大陆的支出预计为7150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水平低约四分之一。

中国是最后一个重新开放边境的大国之一,入境航班尚未完全恢复。

近年来,中国放宽了对来自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游客的签证限制,以及部分欧洲国家和邮轮乘客的签证限制,以促进入境旅游和投资。

今年年初,北京宣布自2023年7月以来已放宽对11个国家的签证要求。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中国接待了8200万游客,约为2019年水平的56%。

来自香港和澳门以外地区的游客人数仅为1380万,比疫情前的数据低约57%。

尽管中国经济疲软,零售消费仍然低迷,但旅行是消费类别中表现较强的一个。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旅游和旅行行业今年大致支持了八千万个旅游和旅行岗位,比2019年低约2%。

03

普京将访问朝鲜和越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俄新社当地时间17日报道,克里姆林宫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对朝鲜和越南进行访问。

据报道,18日至19日,普京将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19日至20日,普京将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04

以色列总理宣布战时内阁解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以色列时报》17日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经解散。

据报道,此前在6月9日,以色列主要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领导人甘茨已宣布退出以战时内阁,其政党也退出紧急联合政府。甘茨称,内塔尼亚胡正在阻止以色列实现“真正的胜利”,他的退出是为了以色列的国家利益考虑。

据介绍,甘茨是以战时内阁的三位核心成员之一。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内塔尼亚胡与甘茨于当月11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组建紧急政府,以应对战时事务。

《以色列时报》指出,战时内阁的解散是在“预料之中”。报道还称,极右翼政客、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一直在进行游说并提出加入战时内阁。预计内塔尼亚胡可能将在没有本-格维尔参加的小型临时会议上就冲突做出关键性决定。

05

全球“降息潮”艰难起步 本周多家央行决定后续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加入全球降息周期持谨慎态度的各大央行,本周发达经济体的数项决定将进一步让市场窥察其态度。在美联储下调今年降息次数预测数天后,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央行政策制定者可能会暗示,他们对反通胀仍没有足够的信心,无法开始自己降低借贷成本。

这样的结果将再次证明,原本被视为全球一系列降息行动序幕的6月,可能越来越多地变成一个像以往普遍表现出犹豫不决的月份。尽管加拿大确实在6月5日做出了七国集团(G7)的首次降息举措,一天后欧洲央行下调借贷成本,但同时上调通胀预期,显示出对进一步宽松政策的热情有限。

对于英国央行周四的会议上,即将到来的大选和一些挥之不去的物价压力,使得至少等到8月份再降息的理由更加充分。本周也将召开会议的澳大利亚和挪威央行也预计将不急于降息,而半数受访分析师认为,瑞士央行在3月大胆降息后,可能暂时避免第二次降息。其他国家的决策可能反映出全球货币周期的不同阶段,巴西和巴拉圭料将维持借贷成本不变,智利料放慢降息步伐。

主要经济体开始放宽货币政策的迹象愈发明显。除了上述央行,捷克、匈牙利、瑞士、瑞典等发达经济体以及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的央行此前就已经宣布降息,其中一些央行已实施多次降息。

彭博经济学家们表示:“主要央行似乎将维持利率不变,而就在几周前,它们似乎更有可能降息。英国央行几乎肯定会在6月份英国大选前维持政策不变。这对瑞士央行来说是也是相似的决定。”

通胀水平是对央行决策影响最大的指标之一。由于大多数欧美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仍高于目标且预期不稳,短期内各央行可能继续维持高利率,以推动通胀下行。全球主要央行的降息序幕已经拉开;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情形来看,全球很难回到此前的低利率时代。

06

中国5月份经济数据“出炉”,零售额超预期增长3.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一,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市场销售增速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超预期。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低于预期6.2%,环比增长0.30%。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

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11亿元,同比增长3.7%,高于预期3%,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1%。市场销售增速回升,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8006亿元,同比增长4.0%,低于预期4.2%,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97810亿元,同比增长0.1%。从环比看,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04%。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7077亿元,同比增长8.6%。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1-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符合预期,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下降0.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下降。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17

06-2024

16

06-2024

15

0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