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一柱第2461期 高考志愿专题】


2024平行志愿填报,要想不浪费分数,可采用“阶梯填报法” ——2024高报师教程(18)

2024山东高考,仍实行96个平行志愿直接到专业,要想让自己分有所值不浪费,可采用“阶梯填报法”——

就是以自己分数(位次)为中心,向上为“冲”,向下为“保”,选取96个相应志愿,然后按照分数(位次),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冲稳保的区间设设置详见平湖一柱5月29日文章《弄清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就学会了填报志愿》。

这种梯次填报之所以能不浪费分数是因为与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相适应。

平行志愿投档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所谓“分数优先”,就是将当批次所有考生按分数(位次)从高到低依次排序,然后从第一名考生开始投档,“投完”前一名考后所有96个志愿之后,才投下一个。

所谓“遵循志愿”,就是具体到每位考生,投档时是先从序号1志愿开始检索试投,如果有空额,该生即被投中,该生投档结束,后续志愿便不起作用;如果不中,再转投第二个,依次类推,直到有一个志愿被投中,投档结束;如果第96个志愿也没有中,该考生该批次滑档。打个比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把考生分数(位次)比作一个球,把96个志愿填报的专业(学校)比作一个楼梯,各学校招生计划就像摆在各层楼梯上的球筐,投档过程就像将这个球从上向下滚,滚到相应层阶时,如果有空球筐,就投中了,该生投档就结束;否则接着向下滚,直到滚到有空球筐为止,哪怕是最后一个层阶有一个空球筐也投中了;如果所有层阶都没有空球筐了,考生该批次就滑档了。

可见,“遵循志愿”的这种顺序投档办法,如果考生把段位低的专业(院校)放在前,段位高的专业(院校)放在后,就相当于这个楼梯中间有了“塌陷”,高低不平了,球就可能提前掉进去了,就会造成分数浪费。

比如,一名考生考了620分,报考计算机专业,序号1志愿为675的中国人民大学,序号2志愿为668的华中科技大学,序号3志愿就为600的南京林业大学,序号4又为678分的南京大学……序号73才为620分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那么,该同学序号3志愿就会被南京林业大学给录取了,后面志愿填得再好也不起作用了。这样,该同学就不仅浪费了20分,更与许多211甚至985大学失之交交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用“阶梯填报法”,将选定的“冲稳保”志愿,按照分数(位次)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楼梯“塌陷”,避免分数浪费,让自己分有所值;反之,如果不是梯次排列,中间有“塌陷”——将一个“低分(位次)”专业(院校)排在了前面,就会出现分数浪费。

显而易见,96个“楼梯”的间距——分差,决定着两个楼梯间的高度,每层之间的梯度越小——分差越小,分数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就越大。所以,如果想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分数浪费,各楼梯间距就要合理设置。

志愿填报和录取,“冲得是运气,稳得是实力,保得是意外。”对近4年新高考投档录取的大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冲中捡漏”考生是少数,滑档考生是个别,绝大多数考生都是在“稳”区间录取的,因此,填报志愿时,不浪费分数的功夫,就要下在“稳”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要确定准“稳志愿”的合理区间。考生填报志愿是一种预估,不可能精确测算出自己被哪一个志愿录取,但可以测算出自己大致在什么区间内录取。比对近年来投档录取情况,绝大多数生考的录取区间基本上在以自己分数(位次)为基准±5分范围内,这是每位考生选定专业(院校)的重中之重。当然,这里的分数有两个意思,对填报志愿来说,指对应年度的“同位分”,对当年度投档录取结果来说,就是自己的考分

第二,区间内志愿个数要足够多。稳区间志愿个数越多,你的“稳算”才越大,志愿个数越多,各志愿之间的分差越小,分数浪费就会越少。所以,足够的志愿个数是不浪费分数的保障。为此在±5分范围内,志愿个数最好不要少于50个。试想,每1分就会有5个志愿,球筐如此“密集”,不要说浪费分数,连位次都可能浪费不了啊。就算浪费,最多也不会超过5分。

由是观之,一些志愿指导机构承诺的“投档录取浪费20分以上全额退款”,简直就是一个冷笑话。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