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这样一位女科学家

她是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

理论奠基人

她是参与我国原子弹研制项目

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

她被称赞为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

她就是王承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

优秀共产党员

一位隐于时代背后的

女性核物理学家

30年前的今天

(1994年6月18日)

王承书因病离世

但她的功绩不应淹没于纸堆

一起来了解她的人生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不爱美国的优厚生活
但更爱自己的祖国

1912年6月26日,王承书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家中4位姐妹,她排行第二。这个带有浓厚书卷气的名字取自《尚书》,似乎预示了她与知识的不解之缘。她自幼聪慧,主要兴趣在数学和物理上,数学成绩几乎每次都是拔得头筹。“二小姐,快来算账!”每逢遇到和数字打交道的事情,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承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书时期,王承书一直名列前茅。中学时的“五卅”惨案和“三一八”惨案等事件给她上了反帝反封建主义的深刻一课。后来王承书知道了居里夫人的经历,逐渐意识到科研的价值与女性的力量。她自述:“我的学生时代,正值我国外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内受军阀与反动政府的统治时期,由于对当时状况的不满,养成了很浓厚的民族主义思想与正义感。”

正因如此,因立志于改变中国物理学落后现状,王承书果断报考燕京大学物理系。现在有网友传她是“学神中的学神,天才中的天才”,这话不算夸张——她是被保送到燕京大学的,当年燕京大学物理系只招收13名学生,她是唯一一个女生,1934年毕业时,拿的也是全系第一的成绩。

1941年,王承书争取到美国巴尔博奖学金,赴美留学。在美国,她与国际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共同进行气体输运理论研究,提出了后来被称作“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的重要理论,轰动了世界物理学界。

乌伦贝克多次称赞她是“了不起的人才”。有人说,如果王承书留在美国,拿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我们无法评价这是否过誉,但可以确信:她当年留在美国是有“光明未来”的。而她当时的选择是:不顾一切,回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王承书和丈夫张文裕耳中。他们按捺不住即刻回国的心情,然而却遭到了美国的重重阻碍。无奈之下,她把近900公斤书刊和资料分成了300多份邮包先期寄回北京,直到1956年才回到了祖国怀抱。

为什么一定要回国?王承书说:“当初,不是我不爱美国的优厚生活,而是我更爱自己的祖国。”

回国后,王承书在笔记中写下:“1956年10月6日是我难忘的一天,虽然那时没意识到这将是我真正有意义生活开始的日子,在离别了15年的祖国国境上,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心里说不出的兴奋。我要为国家做贡献,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一生三次“我愿意”
只为国家需要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这句话为王承书回国之后的研究做下了注脚。她在年近半百时多次转行,在一次次从零开始的艰难抉择面前,用三个“我愿意”,肩负起了国家重托。

1958年,我国筹备建设热核聚变研究室,希望能调王承书去挂帅。聚变能被认为是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也称“人造太阳”。当时这一技术在国内一片空白,对46岁专业已经定型的王承书而言,也是从未接触的陌生领域,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巨大考验。但面对钱三强的邀请,王承书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我愿意。”

接手工作后,王承书被派往苏联学习。她的学生诸葛福分享了这样一件“学神”事迹:学习结束,在坐火车回国七天七夜的路途中,她把带回的资料全部翻译成中文,很快就出版了。这本《雪伍德方案》成为了我国热核聚变的基础材料。

就这样钻研了两年,王承书成了中国热核聚变领域领军人物。当大家期待她进行更深层次研究时,她“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我国原子弹研制处于攻坚阶段,铀浓缩工厂却因为苏联撤走了技术援助而遇到困难。高浓铀有多重要?如果将原子弹赋予生命,高浓铀就是其体内流动的血液。这是决定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钱三强思来想去,认为王承书是可以承担起这一工作的最佳人选。

钱三强找到了王承书,告诉她这次改行的保密性及面临的困难,除相关领域的研究难点外,还要远离家人搬到别处,也不能公开发表文章,要为这次任务隐姓埋名。面对祖国需要和再次转行的要求,王承书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我愿意。”

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王承书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展学术研究,两年多的时间里,王承书与团队反复论证,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实验解决了高浓铀的纯度问题。在王承书与团队的努力下,最终比苏联专家留下的原设计方案提前113天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为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高浓铀装料,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高浓铀研制技术的国家。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1日,王承书作为有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被请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礼。聂荣臻在向毛泽东介绍王承书时说,她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装料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这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随之而来的,是组织交给王承书的第三个任务。当年,国家决定成立铀同位素分离研究所,同时正式下达研究大型国产扩散机的任务。钱三强向她发出第三次邀请,希望她继续隐姓埋名从事同位素分离研究。王承书再次坚定地回答:“我愿意”。

她被任命为总设计师,在她的领导下,充分应用前8年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大量计算,完成了扩散机物理参数和总体参数的选择,使得机器很快进入设计研制阶段。

因为三次“我愿意”,王承书主动把自己的姓名“藏”了起来,把自己的贡献“藏”了起来,让自己隐于时代。

用自己的肩膀托举
为青年成长铺路

王承书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她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对青年人的培养上,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青年人成长的平台。

她通过带研究生、组织培训班、讲课、讨论和修改论文等多种形式,言传身教。凡经王承书审阅的论文,一般都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过关”。大到基本概念、推理和演算过程,小到文字、标点符号,都要一一仔细推敲。

由于长期操劳,晚年的王承书患上眼疾。年近八十的她在审阅一篇文章时,因字小、墨迹又淡而看不清时,她竟拿了放大镜,用钢笔吃力地先把原文一笔一画地描深后,再逐字审阅,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溘然长逝。她在遗嘱中提到,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单位,个人书籍和科技资料全部都送给核理化院。点滴积攒的10万元存款全部捐给“希望工程”,零存整取的7222.88元作为最后一次党费交给党组织。

王承书将她的一切留给了祖国,留给了科学,留给了未来。

让我们一起向她致敬!

参考资料:

1.《中国科学报》.一生三次“我愿意”,她从“二小姐”成长为原子弹功臣

2.《学习时报》.归国科学家丨王承书: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

3.《物理》.觉醒于时代又隐于时代的核物理学家王承书先生

4.“央视新闻”公众号.一个不该如此冷门的名字:王承书

5.“中核集团”公众号.致敬王承书先生:卿本佳人,实为英雄

制作: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