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是现阶段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在基本医保立足于“保基本”的背景下,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医疗健康需求,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近年来,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最高规格政策文件中。

“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指出,目前,我国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下一步,是要在持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同时,鼓励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协调发展。

医疗保障体系衔接着医疗产品和服务的供需两方,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对群众而言,是增进福祉的民生工程;对医药产业而言,则是激励创新发展的催化剂。

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一方面是要增加保障供给,提高覆盖水平,比如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惠民保”蓬勃发展,以普惠的方式,对完善商业保险拼图进行了有益探索;今年5月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又出台《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发展面向各类风险群体的商业医疗保险。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基本医保与其他保障手段特别是商业保险的衔接与互补,促进医、药、保协同发展。而对于基本医保,作为医疗卫生费用的最大支付方,不仅是医疗产品与服务的战略购买者,也是医药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换言之,医保不仅要凭借强大的议价能力实现买得价廉,还要积极助力和引导医药行业创新升级,确保买得质优,从而实现基金可持续和产业可持续的双赢。

着眼当下,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正面临哪些问题?医保战略购买如何实现价廉与质优的平衡,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如何协同?各地探索发展惠民保,积累了哪些可取的经验?医保与商保如何有效衔接?医药企业在基本医保目录与商保目录之间,应当如何选择?多元支付机制下,创新药械进院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聚焦上述系列问题,由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联合主办、健闻咨询承办的2024第四届健康长三角峰会暨多层次医疗保障支持医药产业创新论坛将于6月22日下午在合肥召开,届时将有来自三医领域,包括政产学研各界人士的20余位重磅嘉宾齐聚一堂,展开深入研讨,敬请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