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财经 邓如菲 5月27日,据港交所文件,BridgeHR Tech Group Inc.(下称“博尔捷”)递表港交所主板,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博尔捷是介于平台和外包(众包)骑手之外的第三方服务商,负责在线下招募配送骑手、线上运营及管理配送骑手、以及处理外包骑手的任何投诉等。

博尔捷的创始人是54岁的侯正宇,其拥有超20年的行业经验,他的创业故事还得从一段恋情开始。

“我们谈了两年,确定要结婚的时候,分手了。主要是因为我家里太穷了。我当时觉得,都要结婚了,这个女孩和我分手了,我非常痛苦,觉得没有脸再在家乡呆下去。”经过一段没有修成正果的恋爱后,侯正宇选择去上海。

“我希望能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80个平方的。还娶一个上海太太。希望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上海人”。2005年,博尔捷的创始人之一侯正宇在央视《乡约》栏目里,这样说道。

靠亲戚介绍,候正宇在上海有了第一份工作,在上海沪东造船厂做安全检查员。后来,候正宇老家洪泽县的劳动部门要在上海建立办事处,需要一位熟悉上海节奏,办事灵活的办事员。候正宇觉得自己合适,就毛遂自荐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候正宇进入了劳务市场。

就这样,靠着一辆破自行车,一个BP机,侯正宇在上海一家又一家外企跑着业务,看是否有公司需要劳务工。

1996年夏天,候正宇得知上海远东集装箱公司(以下称“远东集装箱”)需要一批劳务工,便开始努力争取这单业务。最终,他先后登门九次,打了108个电话,才将这笔业务拿下,通过洪泽县劳动局为远东集装箱招到了80名劳务工。

然而,不到一个礼拜,80名劳务工一下子跑了70多,这对侯正宇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不仅是要面对经济上的赔偿,得知老乡们不干了的原因是待遇与自己此前所描述的有差距时,侯正宇还产生了对老乡的内疚心理。

有了一次失败经验的侯正宇,开始调整思路。他想到了家乡的职业中学,这里的学生素质较高,流动性小,一旦建立渠道,就能使之成为按需培养劳务人员的基地。恰巧此时,理光传真机公司要招收80名流水线操作工和检验员。

侯正宇尝试着与洪泽和淮安等地职教中心联系,结果迅速得到回应,3天内就办定了此事,由此打开了职业学校向外企输送劳务人员的局面。由于劳务人员素质较高,侯正宇也逐渐在浦东外企叫响了自己的名声。

1998年,侯正宇把业务部的办公地点开设到了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的银桥大厦,先后投入数十万元,添置现代化办公设备,通过互联网全天候了解上海外企对员工的需求信息。

2004年,侯正宇做了件大事,收购了上海浦东劳动局下属的上海正东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称“上海正东”,现已更名为“上海曜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与侯正宇一起收购上海正东的,还有两个人——刘鹤君、徐道山。2009年12月,侯正宇又与刘、徐二人以及后来入股上海正东的袁伟江、曾任上海正东业务总监的刘波共同成立了上海搏尔捷人才服务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上海博语稻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上海博语稻”),五人最初分别持股87.5%%、3.5%、3.5%、3.5%、2%。

2013年时,侯正宇与刘鹤君、徐道山、袁伟江、刘波通过上海博语稻,成立了苏州欧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欧孚科技”)。最初,欧孚科技主要从事视频面试招聘平台的运营。而现在,其主要从事提供复合用工管理系统及通过ONTech提供基于平台的SaaS解决方案。简单来讲,就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管理员工的云平台。

欧孚科技仅成立了三年,就在全国股转系统挂了牌。挂牌前,侯正宇的妻子黄悦通过受让上海博语稻的股权,成为了公司股东。沪漂多年,侯正宇终于叩响了资本市场的大门。其于欧孚科技挂牌前,持有欧孚科技控股股东上海博语稻87.5%的出资额,为公司的实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