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绿色浙江」可快速关注

6月8日起,绿色浙江秘书长董舒应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的邀请参加IVLP项目,开启了为期三个多星期的在美访问交流。

IVLP(International Visitor Leadership Program),是国际访问者领导项目。由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发起,旨在邀请世界各地的领导者来到美国,通过专业交流和文化体验,促进国际间的理解和合作。每年全球大约有5000人参加IVLP项目,其中中国大概在20-50人左右。

这次IVLP项目主题是生态保育、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家公园管理,同行的还有5位中国小伙伴,来自东北、武汉、岳阳、上海、衢州等地,都是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自然教育的NGO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经20多小时的飞行加中转后,6月8日,我们抵达了美国。由于时差,这一天对我们来说有36个小时,是漫长的一天。两位随行协调员兼翻译Diana和Zoe早早在机场候机,她们将全程陪同一起,帮助同声传译并协调行程上的各种事项。在到达的次日,两位带着我们参观了白宫广场、国会山、最高院等地,还去了林肯纪念堂、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各纪念场馆和博物馆,对美国有了初印象。而就在这天,我还正好赶上了一场“六月彩虹骄傲月”的狂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0日上午,项目开幕。在IVLP项目承接方子午谷国际中心,我们与美国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国际访问者办公室项目官Marta、子午谷国际中心两位项目官Tunde和Rori有了初次见面。子午谷国际中心是一家NGO,IVLP是他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在两幢历史悠久的老建筑中,还正在进行关于生物的展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Marta提到了访问过程中的四个原则——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每个人、安全表达自我、随时可以沟通。此外,我们还详细了解到行程的各种安排以注意事项,这些同时写在一本详尽的项目及日程指南里,罗列了几乎所有可能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讲者及其介绍、天气、出行建议等等,能让人感受到项目组的认真细致。我特别喜欢里面关于同行的每一位人的介绍,并不只有职务,还会包括他的个人经历、爱好以及做过的一些特别的事情,很有趣。我们还要轮流设置一人作为每天的发言人,在会议结束的时候做总结与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项目还会给每个人准备了一笔生活费,主要用于每日三餐和可能产生的交通费、税费、小费、洗衣费等等。在这里,大家用餐都是各点各的、各付各的,无法统一。在离开华盛顿的那天,Marta他们为大家送行,不过那顿中餐依然会先从我们的生活费中扣除一笔餐费,不足的部分再由项目经费补齐,十分严谨。

作为美国首都,华盛顿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主要所在地。我们走访了乔治·梅森大学,Mark Rozell博士介绍了美国的联邦制度,这也是每位IVLP项目学员首先需要了解的一课。在项目里,学员会前往美国的不同州,每个州都能制定自己的法律与政策,无论是死刑的设置、税率的种类和百分比、甚至对堕胎的允许与否,都不尽相同。Diana告诉我们,在美国,她在回答关于美国的各种问题时,通常用“It depends...”开头,即看情况而定,因为各州、乃至各市之间的差异,实在很不一样。

华盛顿的行程以学习和交流为主,来自环境政策创新中心的Ryan Sarsfield先生,介绍了美国生物多样性政策,以及对生物多样性信用市场的探索。他特别指出美国正在探索建立生物多样性信用的交易市场,与碳汇概念类似,对生物种群的保护同样可以进行计量,对某地方的开发若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则必须通过购买与之相关的提前或者正在进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例进行补偿。

我们还走访了美国联邦政府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部门,重点是国务院和内政部。和中国不同,美国国务院工作的内容则更像是外交部,每天关注各种重要话题的国际事务。在这里,我们与国务院安排的四位讲员在经济、生态、教育等各方面的话题展开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内政部,则像是自然资源部,负责全国各种自然资源、纪念馆堂等等。我们到访内政部的国家公园管理局、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重点交流了国家公园的管理制度、对动植物的非法贩运、濒危物种保护等等。特别介绍到的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是因为贸易致使物种灭绝而产生,目前已经有184个缔约方,中国于1980年加入,共同打击濒危物种贸易。

华盛顿的行程紧凑而丰富,而第二站,我们将前往位于美国的东南角,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Pensacola)。

撰稿:董舒

一审:朱紫伊

终审:董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