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距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只有1个多月了,不仅总统马克龙忙得焦头烂额,法国民众也是一点没闲着。

他们纷纷举起了双手,握紧了拳头,态度十分激昂,高呼“我要抗议”!

原因很简单,办奥运会这事,得加钱。

由于游客数量激增,法国各行各业无不开启了加班模式,而警察更是取消了所有休假时间。

自由飞翔的法国人哪受得了这种剥削,随即展开了传统艺能——罢工!

小到环卫工人,大到国家公务人员,自上而下躺成一片,不加钱,那就撂挑子不干。

面对奥运会开展工作陷入停摆,马克龙只好一一掏钱摆平。

● 法国总统马克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法国总统马克龙

眼瞅着奥运会开幕在即,马克龙在前面紧锣密鼓地搭台,而法国人跟在后面走到哪,拆到哪,丝毫不给面子。

“完全没准备好。”

“也许是一个国际性的耻辱。”

● 巴黎街头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巴黎街头采访

然而,法国需要解决的麻烦事,可远不止民众的怨声载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承办奥运会,如今是个棘手的活。

由于奥运会承办成本逐年攀升,主办国往往要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

最可怕的是,这种压力还在与日俱增。

2005年的奥运申办会上,英国以23.7亿英镑的预算傲视群雄,顺利使奥运会的承办权花落伦敦,然而仅仅过了两年,预算就涨到了93亿英镑,严重超支。

里约奥运会,更是把本就不富裕的巴西,直接干破产了。

谁办谁迷糊,谁干谁破产,使得承办奥运会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2017年的奥运申办会,5家竞选国直接跑了3家,只剩美国和法国独自美丽,最后奥组委索性宣布:一人一届,好不和谐。

● 奥委会宣布巴黎、洛杉矶各自举办2024、2028年的奥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奥委会宣布巴黎、洛杉矶各自举办2024、2028年的奥运会

申奥成功后,法国政府很开心,当即表示要“策划一届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奥运会”。

于是他们大胆决定把开幕式搬到巴黎塞纳河外,来一场露天开幕式,上万名运动员将乘船沿塞纳河6公里长的河段顺流而下,穿过巴黎市中心。

法国政府预计开放60万观众入场,大多数人可以免费在河边观看开幕式。

● 塞纳河开幕式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塞纳河开幕式效果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为塞纳河并非理想中的完美舞台。

这条被称为“法国恒河”的河流,一直以来都以其脏乱差而闻名。

河水浑浊,漂浮着各种垃圾和废弃物,光是政府每年从塞纳河中打捞出来的大件废物,就足足有360吨。

● 浑浊的塞纳河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浑浊的塞纳河水

这样的环境要让各国代表乘船入场,真的不怕有“触礁”的风险吗?

面对这样的困境,法国政府却表现得相当自信,不仅要办开幕式,还要在塞纳河举行三项游泳比赛(游泳马拉松、奥运会铁人三项和残奥会铁人三项的游泳部分)。

而早在1923年,法国政府就已经明令禁止在塞纳河游泳。

如今却要让各国运动员下水玩命,这下河游一圈,不知道要喝多少页元素周期表。

如果法国人不想背上国际纠纷,治理计划必须得提上日程。

2018年,耗资14亿欧元的塞纳河清理计划启动了,法国政府为改善塞纳河水质下了多剂猛药,经过数年的时间,相继完成了废水管理、处理厂、过滤站和雨水池的建设,以降低粪便对河流的细菌污染。

同时也对在塞纳河排放垃圾施行了严格的法律限制。

一套组合拳下去,法国政府对塞纳河治理的成效信心满满,承诺到奥运会时,将清除塞纳河75%的细菌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项高度政治化的工作,其意义甚至超出了奥运会本身。

法国政府借着奥运会的这股东风,铁了心要把塞纳河“洗白”。

然而,欧洲冲浪者基金会和分析小组在去年9月至今年3月期间,对亚历山大三世桥和阿尔玛桥下的水进行了测试。

检测发现,塞纳河水中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测量值是最大允许量的三倍至四倍,鉴定为“会对运动员造成严重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巴西的马拉松游泳冠军选手库尼亚公开呼吁:“以防无法在塞纳河游泳,我们需要一个B计划。”

法国有plan B吗,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水质污染一直得不到解决,铁人三项可能会被改为两项赛(取消其中的游泳项目)。

然而更让巴黎头疼的是,如何保证场外60万观众与1500万游客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3月1日,巴黎市政厅的一名工程师在巴黎北站失窃,警方称包中装有一台电脑和两个存有“巴黎奥运会安全计划”的USB钥匙。

但巴黎检察院随后表示,里面没有找到任何敏感信息。

消息一出,立马引起了广泛调侃——原来没有计划就是法国佬的计划!

● 外国网友对法国安保计划的调侃。图片来源:法兰西那些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外国网友对法国安保计划的调侃。图片来源:法兰西那些事儿

玩笑归玩笑,根据美国安全研究公司的报告显示,包括恐怖袭击在内的“物理安全威胁”是巴黎奥运会面临的最大威胁。

特别是与法国素有旧怨的ISIS恐怖组织,他们早在2015年就对巴黎开展了连环恐怖袭击,造成至少132人死亡。

今年3月22日,他们又在俄罗斯莫斯科近郊的一家音乐厅发动了大规模枪击事件,导致数百人伤亡。

莫斯科恐袭后,法国当即宣布将反恐安全级别提至最高,他们几乎肯定ISIS会对巴黎奥运会进行袭击策划。

而塞纳河流经巴黎市中心,届时这里将会汇聚1500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随时会有受到恐怖分子无人机和狙击手袭击的危险。

法国政府决定,将动员45000名军人和警察负责周边地区安全,并抽调出22000名私人安保人员保障场馆安全。

● 全副武装的巴黎警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全副武装的巴黎警察

为了弥补自身安保力量的不足,法国已经向全球盟友发出增援请求,并得到了45个国家的积极响应。波兰派出了警犬和军队,英国和德国则派出了警察和专业的反恐指导……

● 法国士兵在奥运会前进行特别安全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法国士兵在奥运会前进行特别安全训练

考虑到塞纳河开幕式也将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法国政府宣布观众人数将从60万下调至32万人次,并且将不再发放免费门票,尽管如此,面对庞大的人群,现有安保力量仍然捉襟见肘。

除了无法根除的“外患”,巴黎奥运会的“内忧”也十分严重。

今年3月,法国安全部门对涉及奥运会安保的18万人进行了排查,高强度的工作加上严重的精神压力,导致许多执法人员已经精疲力尽并且心事重重。

尤其是四处奔波的巴黎警察们,法国政府始终不承诺给予他们额外的奖金鼓励,甚至连休假权利都被政府无情剥削。

于是逐渐演变成了:奥运会这活,爱谁干谁干,反正我大巴黎广大公务人员恕不奉陪,这工是必须得罢。

巴黎举行的示威活动中,警察手持奥运五环旗帜作为手铐进行示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举行的示威活动中,警察手持奥运五环旗帜作为手铐进行示威

不过事情仍有斡旋的余地,钱到位就行。

多方罢工之下,马克龙不得不掏钱摆平困境,宣布每人会提供1900欧元的奥运会特别补贴,外加10天的额外调休时间,才勉强镇压住了混乱局势。

由于安保、基础设施等必要投入的增加,巴黎奥运会的总成本将高达118亿欧元,远超原定66亿欧元的预算。

在严峻的财政压力之下,巴黎奥组委被迫审视并调整各方面的支出,以寻求成本的缩减。

无论是场馆的建设过程,还是赛事的运营细节,都必须经过严格的预算控制和精细的财务规划。

每一环节、每一项支出,都需要谨慎考虑,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从而在保证奥运会顺利进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缓解财政压力。

那么钱从哪里省呢,自然是从耗资最巨大的奥运村中入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运村坐落于巴黎北郊处的圣丹尼斯市,历时7年,耗资22亿欧元,是奥运会支出最大的项目。

● 坐落于巴黎郊区处的奥运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坐落于巴黎郊区处的奥运村

本届奥运会号称“最绿色”的奥运,各项设施都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偷工减料”。

不说别的,奥运村的宿舍环境就让人大跌眼镜,空间狭小得让人难以置信,双人合住的房间里,两张床和一个衣架就已经把空间占得满满当当。

想想那些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在这样的环境里转个身都怕撞到墙。

● 奥运村运动员房间内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奥运村运动员房间内部

说到床,本届奥运村依旧延续了东京奥运会上臭名昭著的纸板床,连生产商家都没有更换,还是熟悉的那个一摇就散架的床。

这些床被许多运动员称为“禁性床”,整张床没有使用一个钉子,只用单纯的纸板粘合而成,剧烈运动很可能会导致塌陷,东京奥运会以此杜绝运动员的亲密行为。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坐在纸板床上参观奥运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坐在纸板床上参观奥运村

但今年奥运会并没有下达“亲密禁令”,奥运村主任洛朗·米肖表示,“只是为了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这些都暂且还可以忍受,法国人还有“妙招”来挑战运动员的忍耐极限。

奥运村宿舍将不会配备空调。

要知道,2019年法国巴黎气温达42.6℃,2023年,法国更是遭受热浪炙烤,“有超过5000人死于极端热浪之中。”

如果缩减一系列开支是为节约成本,那在巴黎这种极端的高温天气下,不装空调无疑类似于“谋杀”。

对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既环保又经济的解决方案——利用自然通风和建筑设计来降低室内温度。

他们在奥运村的宿舍设计中,采用大面积的窗户和阳台,以便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同时还会在建筑的墙体和屋顶上种植植被,以增加隔热性能和提供阴凉。

● 奥运村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奥运村内景

此外,奥运村借助自然资源和地下冷却系统,以缓解炎热天气带来的不适。其独特的水冷却系统会从塞纳河抽取水源,用以冷却空气,然后通过管道循环,显著降低建筑物的整体温度。

● 巴黎地下的水冷却/加热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巴黎地下的水冷却/加热系统

法国主办方说,这是一个更为可持续和环保的选择,同时也能够锻炼运动员们的意志力和适应能力,还能向全世界展示法国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心和成果。

一箭三雕,干得漂亮。

对此,运动员表示:“说得好,我选择自带空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组委眼瞅着情况不对,当即表示,虽然我们官方不提供空调,但要是运动员实在想装,也是可以租的……

一个字,钱。

然而,法兰西的搞钱计划还不止于此,不仅住的要环保,吃的更是同样不能落下。

对于顿顿干巴lunch的大英美食,号称餐餐精致的法国人可没少揶揄。

然而奥运菜单一出,瞬间击溃了运动员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

奥组委对200名运动员进行了饮食喜好调查,其中只有5%的运动员表示自己是素食主义者,其他人则对素食毫不感冒。

法国一听,太好了,还有5%的运动员愿意吃素,绝不能辜负他们,当即表示选手的菜单中素菜比例将会占到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传出后,运动员们纷纷表示担忧。这份“营养不良的菜单”很可能影响他们的竞技状态,看来饭菜也得自己准备了。

对于运动员们的反馈,法国方面似乎并不买账。他们坚持认为素食菜单是更加环保和健康的选择,同时也是对未来奥运会饮食趋势的一种引领。

总之一句话,一切皆是为了贯彻落实“绿色、参与”的奥运主题。

可这其中水分究竟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相比于奥运村这边的“偷工减料”,巴黎公共交通这边则是直接不装了,就是要搞钱。

巴黎公共交通网络大多十分陈旧,难以容纳大规模的游客狂潮。

●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居民将在站台上面临长时间等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居民将在站台上面临长时间等待

申奥时,巴黎曾信誓旦旦地承诺为所有持票观众提供免费的公共交通。

可到了2023年,巴黎变卦了,开通了奥运期间特别票价——地铁票从原先的2.1欧元涨至4欧元。

● 外国新闻报道,巴黎公共交通通行将会更加昂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外国新闻报道,巴黎公共交通通行将会更加昂贵

不仅没有免费,还直接翻倍,让所有人见识了一把法兰西变脸速度。

预计1500万造访巴黎的游客,每个人无缘无故就多搭上高达几十欧元的交通费用,巴黎这波属实是赚麻了。

上面涨,下面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据报道,巴黎酒店的平均价格已从317欧元涨至最高的2083欧元,价格足足翻了7倍。

外有恐怖组织威胁生命安全,内有法国原住民大肆揽财,这届奥运会,真是热闹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Odoxa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近一半的法国人认为奥运会是一件“坏事”。

更有52%的法国人吐槽奥运会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生活麻烦,考虑在奥运会期间逃离巴黎。

65岁的巴黎市民伊芙琳表示:“巴黎将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无法停车;无法四处走动;无法做任何事情,奥运会把巴黎毁了。”

而承办奥运会带来的巨大资金浪费,也让他们颇有微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承办奥运会似乎变得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每每提及,总是伴随着无数的吐槽与争议。

然而,每次奥运会掉链子时,永远有一场红色盛宴屡屡登上热搜,那就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001年7月13日,中国北京以56票压倒性优势申奥成功

回想起那一年,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万众一心将北京奥运会打造成历史级别的体育盛事。

开幕式上,北京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古老的长城见证了中国的崛起与自信,璀璨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如同盛开的花朵,那一刻,亿万中国人的心紧紧相连,共同见证了祖国的荣耀与辉煌。

● 2001年7月13日,欢庆的礼花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上空绽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001年7月13日,欢庆的礼花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上空绽放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中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汗水与泪水交织之间,铸就了无数的辉煌。

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当国歌在赛场上空回荡,总让每个中国人心里充满自豪与感动。

然而,时光荏苒。当我们再次关注奥运会时,乱象频频曝光,各种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民众对于奥运会的支持率更是日益下降。

那个曾让我们热血沸腾的奥运会,似乎已然变得陌生且遥远。

但奥运会的精神始终未变,它依然代表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马克龙需要一场成功的奥运会来赢得选民的支持,而奥运会需要东道主的真诚与投入。

宝贵的奥林匹克精神,需要被守护。文/吴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