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老郭,每天写一篇关于赚钱的原创文章。@郭的日记本

绝大多数的父母把生孩子当成了买彩票、拆盲盒,把自己一辈子无法完成的梦想寄托到孩子身上。

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毕竟,中大奖的机会太渺茫了。

你能听到的那些中大奖的新闻,也正是因为极其稀少才会广为流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孩子,只跟钱和情绪有关。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如果没有钱,最好是不要生。很多人把孩子当成了满足自己幸福感的工具,而不是想着让孩子更幸福。

如果自己的情绪不稳定,也尽量不要生了。这样的家庭,孩子一出生就等于来到了灾难的中心。

大部分的钱多家庭,父母的情绪都能做到稳定。

极少数的贫穷家庭,父母也能做到情绪的稳定。

说句扎心的话,如果既没钱,情绪也不能稳定,那最好还是别生孩子了,既苦了自己,又坑了孩子。何苦呢?

生孩子,最苦逼的就是那些所谓的中产。生的时候怕,养的时候难,万一遇到个风吹草动。满盘皆输。

有钱人都不生孩子了?

很多人都在说,有钱人都不生孩子了。那只能说,不生孩子的有钱人都不是真正的有钱人。

那些真正的有钱人,个个都是“超生游击队”。只是绝大多数人看不到而已。

很多有钱人,他们不仅生,而且还会生很多。包括一些非正常途径的孩子,比如代孕的、小三小四的等等。

大部分有钱人对于延续香火这样的观念还是非常在意的,这也是有钱之后的精神需求吧。

周围有不少三娃四娃家庭,有人生、有人带、有人养。养孩子的团队都是顶级学校毕业的。

所以,真正的顶级,家里都是很多孩子的。

一个朋友的朋友,小夫妻来上海打拼多年。后来买了一套静安的老破小,七十多平、六百多万。

两个人的工作也比较稳定,小两口加一起,一个月到手近五万块。

房子是2018年买的,辛苦多年攒下了160万的首付款,又贷款了四百多万。

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接下来,赶上了疫情。意外怀孕了,于是,就生了第一个孩子。

隔了一年,第二个孩子也出生了。

这个时候,女方没法工作了。于是,在家全职带娃了。

去年,老公也被裁员,然后找了几个月的工作都没什么结果。最后选择了外卖。

因为路线也不熟悉,每个月的收入也只有6000块而已。不要说还房贷了,就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满足不了。

如今,他们正在卖房子,准备回老家了。但是,房价已经跌成了狗,不仅首付跌没了,还要倒欠银行几十万。

还有一个兄弟,前些年互联网火热的时候,抵押了两套房子去创业。

创业失败了,钱也没了。兄弟说,把房子卖了都不够还贷款。找工作又没人要,觉得自己都快要崩溃了。

身边一旦有一两个上面这样的案例,就会吓倒一群想要生孩子的中产。

但现实是残酷的,这样的案例,这两年还特别多。

中国的中产其实根本就没有钱,有的都是一些虚幻的财富。

比如房产,吹牛逼的时候总是说,我有几套房、每套房价值多少钱?听起来好像是千万、亿万富翁了。

但如果减去那些还没有还完的房贷,真正属于自己的资产也就所剩无几了。

以我们附近几个小区为例,中介平台上标价都是六七万,但实际成交价也只有四万多一点了。

这个时候,竟然还有傻狗说,自己一百平米的房子价值700万。

在中国,没有睡后收入的中产,就没有资格,也不配称自己是中产。

今天文章标题中提到的“有本事”的人,说的并不是那些顶级有钱人,而是中产群体。

生孩子对谁的影响最大?

既不是富人也不是穷人,就是中产群体。

富人无所谓,无论外界怎么变化,人家永远都会在顶层。

再说穷人,反正都已经这样了,生多生少都是一个样。无论怎样,都是一个穷。

穷人不像中产,他们从来都没有“扒到过井沿儿”,也就没有见识过外面的世界。

所以,他们也从来不会去对标那些有钱人的样子。

再者,穷人生孩子也是一种精神寄托。生了孩子,至少完成了传宗接代的历史使命。

这个历史使命对于穷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精神支柱。

在穷人看来,即便是孩子没有出息。在目前的生活条件下,总归是饿不着的。

他们对比的是自己的过去,比自己小时候过得好一点,也就很知足了。

还有,穷人一直把生孩子当成开盲盒、买彩票来对待,他们想的是,万一中个大奖呢?

十里八乡出来一个有出息的人,就会被大家广为传播。这样的励志故事也就成了穷人家庭心底的希望了。

讲到这里,就可以看出,生孩子,影响最大的是中产。对有钱人和没钱人来说,没有任何的影响。

中产既想对标有钱人,想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学得好、前途好,但自己的实力又无法做到相应的匹配。

于是,很多中产也就选择不生了。

从国家层面来说,解决中产的生孩问题,才是解决中国生育率的王道。

聊一聊关于赚钱的话题

中国人表面上看起来都很有钱,看看大家的房子,哪怕是在县城的房子,也都四五千一平米了。

很多人,手里还不止一套房子。

但是,大家要清醒的是,你们手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背着贷款的。

认真讲来,那个房子的产权,有大部分是银行的,只是暂时写了你的名字而已。

如果是去掉银行的那个部分,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资产,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特别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更是如此。

再者,很多房子是不具备流通性的。也就是说,看着好像是资产,但真正要变现的时候,却没人接盘。

所以,很多人看起来表面光鲜,几斤几两,自己最清楚了。

特别是在一线城市,有些人说起来也是知名大厂的高管,回到家可能连狗都不如。

工作上不能有任何的变故,否则,整个家庭很快就会进入“摇摇欲坠”的状态了。

这样的人见得太多了,特别是他们需要借钱还贷的时候,那个状态就更加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中国,赚钱还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凡用点心,总还是能够赚到钱的。

但是中国人赚钱有两个毛病,一是喜欢赚快钱,不愿意从小钱开始,不愿意做长期价值的事情。

就好像做自媒体,没有多少人能够在没有收入和流量的情况下坚持半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

宁可做个骑手、外卖员,都不愿意做自媒体这种具有长期价值的事情。

还有摆摊,也是一个相对风险小的出路。但很多人怕丢面子,再就是看不起那个慢慢赚钱的途径。

二是喜欢用杠杆,中国人总想用最小的努力来撬动更大的价值。

就好像那些买房的人,自己手里有100万,但却借助贷款这个杠杆买了300万的房。

之后,再把300万的房子贷款200万出来做生意、搞理财。

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也就满盘皆输了。

本质上讲,这就是投机取巧的病态。自己不努力,还期望拿到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大结果。

这和那些做传销、高息理财的人,没什么两样的。这样的人,最后的下场都很惨。

房价下跌和茅台价崩,坑的都是那些贪婪的人,都是那些想走捷径的人。但这又是人性的本能,又恰恰是大多数。

老郭之前写过一篇文章,《167)巴菲特:普通人没有“睡后收入”?那将会一直工作到死》,推荐大家认真看看。

无论是快钱还是慢钱,一旦有钱了,就要想办法把自己的钱变成资产,让资产去帮你赚钱。

这和地主买地是一样的道理,地主在获得第一批土地的时候。

也是要勒紧裤腰带,哪怕是少吃少穿、忍饥挨饿,也要把买地的钱攒够数。

等到土地能够赚钱了,地主就会接着买地。一直到实现财务自由为止。这里说的财务自由并不是为所欲为,而是能够幸福地生活。

普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想办法让自己拥有睡后收入,通过睡后收入就能衣食无忧。

如此,整个人的松弛感、幸福感就能植入到骨子里。

这个时候的人,也就容易做出来更多的正确决定了。同时,踩坑、犯错的概率也会大幅度降低了。

还有一个细节要提醒一下,赚小钱靠辛苦就行了,赚大钱,必须要靠机会的。

国家关注的领域,比如过去的房产、基建都能赚大钱的。

科技的变革也能带来巨量的财富,比如互联网的出现、新能源的出现。都有人以此赚得盆满钵满的。

写在最后的

昨天的文章收到一个读者的打赏,他还给老郭写了打赏留言。

大致意思是这样的:早就明白的道理,一直到看完昨天的文章才真正地理解和接受了。

毫无疑问,这样的问题肯定是纠结了很长时间。释然,会是一个多么酣畅淋漓的状态?

很多的事情,对于你来讲,可能是天大的难题。但反过来,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不是说谁比谁聪明多少倍,只是因为术业有专攻罢了。

老郭的读者群里有不少的兄弟也在写文章,有时候看他们的文章,总有一种又气又笑的感觉。

文章中,出现很多的低级错误,但他们又不自知。

等到他们自己发现那些问题的时候,可能是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后的事情了。

亦或者,一直到他们放弃写作,都不会发现那些低级错误。

有时候,好心提醒一下吧。人家未必会领情,不是他不懂感恩,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get到老郭说的那个点。

每次提醒之后,90%以上的可能都是“不愉快”的、没有任何改变的。

前几天还写了一篇文章,老郭给别人讲道理的时候,总是头头是道。自己做的时候,却不能按道理办事。

想想自己,也是可笑、可悲、可怜呀!所以,老郭也是需要修炼的。

推荐大家看看那篇文章,《刘震云:高手见别人有危险,不提醒、不指导、不好为人师(208)》

读文章有收获了,记得打赏一下老郭。想跟着老郭学习写作、内容创作的读者请私撩老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