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同年7月,安倍晋三不治身亡。

随后,日本政府为安倍晋三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令人疑惑的是,安倍晋三的墓碑上刻的字并不是日文,而是中国的汉字。

那么,安倍晋三的墓碑上为什么刻的是中国汉字,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虽然现在的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在古代,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在文字方面,日本的文字产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汉字的影响,时至今日,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小国家,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日本很难和外界产生联系,文化也很难有大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中国的文化发展要比日本快得多。秦朝时,中国已经建立了统一的集权制的国家,文化十分繁荣,文字体系也比较完善。

这一时期,日本还处于部落时期,绝大多数的日本人还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创造和使用文字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长生不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获得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秦始皇多次派人出海搜寻。

后来,一个叫做徐福的方士利用了秦始皇痴迷长生的心理,编造了海上有长生不死药的谎言。

徐福通过这个谎言,从秦始皇那里骗取了大量的财宝。之后,徐福害怕谎言被揭穿,就以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为由,带着大量的童男童女远渡日本。

徐福等人的出现,对日本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历史记载,此时的日本处于绳文时代,虽有文化,但是十分有限。更为夸张的是,这个时候日本的农耕技术非常落后,基本无法从事农业生产。

徐福抵达日本之后,日本的文化有了迅速的发展。因为徐福给日本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有中国的汉字。

文字对于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文字,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有了文字,文化的发展就会顺利许多。

见识到中华文明的强大之后,日本便开始学习中国的文明,包括文字在内的所有文化,日本基本是全盘接收。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日本人学会了大量的汉字,起初,他们用汉字书写,渐渐地,日本发现徐福带来的汉字存在一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会有问题,是因为徐福本人带来的汉字体系并不完善,并且汉字本身就是不断发展的,秦朝时期的文字并不完美,确实存在一些瑕疵。

当时,日本还没有办法和中国密切往来,想要解决文字上的缺陷,日本就得自己想办法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集思广益,最终想出了用平假名和片假名来改善徐福带来的汉字存在的缺陷。

这样一来,徐福所带来的汉字的缺陷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可是日本的文字却和中国的汉字出现了较大的不同。

但是日本文字的发展并没有就此脱离中国汉字的影响,到了汉唐时期,这种影响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明显了。

2022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同年7月,安倍晋三不治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日本政府为安倍晋三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令人疑惑的是,安倍晋三的墓碑上刻的字并不是日文,而是中国的汉字。

那么,安倍晋三的墓碑上为什么刻的是中国的汉字,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在汉朝建立之后,日本的文化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这个时候的日本仍然十分落后,国内有几百个部落互相争斗,国内的局势十分混乱。

汉朝经过几代人的休养生息,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日本的某个部落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刻派人和汉王朝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借助汉朝的力量称霸日本。

汉朝认为这是一个扩展中原影响力的好机会,因此就答应了这个日本部落的要求。

因为航海技术不发达,那个时候中国很难直接向日本派兵,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汉朝决定使用政治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后,汉朝赐给日本部落王国一个叫做“汉委奴国王”的金印,以此表示这个日本部落是汉朝的附属国,是被汉朝保护的国家。

如此一来,这个日本部落就在日本国内有了其他部落无法相比的权威。尽管这个时候日本和汉朝的交流并不密切,但是这对日本的文化尤其是文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此后一直到唐朝,日本都在学习汉字和汉学,在许多领域和中国都十分相似,尤其是汉字,除了片假名和平假名,其他地方基本一模一样。

唐朝建立时,日本也有了比较统一的政权,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此时的航海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日本可以通过航海抵达中国。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为了加速日本的发展,日本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和留学人员,目的是学习中国的文化,其中就包括汉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日本还通过模仿汉字,创造出一些日本文字。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文和汉字都有高度的相似性。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文字中的片假名和平假名其实和汉字也非常像,这是因为日本在创造这两者的时候,借鉴的就是中国的汉字。

例如,平假名和中国的草书很接近,基本是对草书的模仿,或者直接使用草书。片假名也是如此,不过片假名模仿的则是中国的楷书。

在语音上,日本为了区别汉字和日文,日本创造出两种读音方法,第一种是音读,意思是模仿汉字的读音读日文。第二种是训读,意思是按照日本本土读音读日文。

由此可见,日文无论是形体还是读音,都和中国的汉字有很大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没有汉字,大概率是没有中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憾的是,到了近代,日本的文字因为西方列强的崛起和清王朝的没落而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是日本文字变化最大的一个阶段。

2022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同年7月,安倍晋三不治身亡。

随后,日本政府为安倍晋三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令人疑惑的是,安倍晋三的墓碑上刻的字并不是日文,而是中国的汉字。

那么,安倍晋三的墓碑上为什么刻的是中国的汉字,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因为汉字对日本文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日本非常尊敬汉字,一般来说,汉字都是在比较重要的场合才使用的。

重视汉字的传统,日本保持了许多年。在人类社会中,婚丧嫁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丧礼在古代更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因此,日本人一般都会在墓碑上刻汉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对汉字的尊敬表达对逝去之人的重视。

到了近代,日本意识到西方列强的强大,因此打算抛弃汉字转而学习西方的文字。

不过日本政府很快就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汉字在日本有着坚实的基础,想要通过变革废除汉字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此,尽管日本做了许多尝试,最终日文中的汉字并没有太大的变动。

但是日本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弱化了汉字对日文的影响。例如通过片假名音译英语单词,就可以做到弱化汉字。

即使如此,因为汉字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尊敬汉字已经成为日本人的传统,所以在墓碑上刻汉字的传统并没有因为文字改革而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到日本首相,下到平民百姓,这个传统都是非常普遍的。既然是传统,那么安倍晋三的墓碑上会刻汉字也就理所应当了。

遗憾的是,日本虽然有尊重汉字的传统,可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却采取了对中国非常不友好的政策,导致中日关系十分紧张。

安倍晋三的政治措施,和他墓碑上的汉字以及日本尊敬汉字的传统背道而驰,这个问题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除了文字,日本在文化领域也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化。例如各式糕点、建筑、服饰,都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

其实不光是日本借鉴和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化,除了日本,东亚的许多国家都在文化方面受到了中国很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朝鲜和韩国,这两个国家的服饰、文字以及政治制度都参照了中国。

毕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朝鲜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需要向中国纳贡称臣,这些领域自然也就和中国相似了。

此外,东南亚的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些国家的情况,其实和朝鲜是差不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中国已经发展壮大,汉字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如今,学习汉字的国家越来越多,即使是欧洲国家也是屡见不鲜。

汉字有这么高的魅力,说明汉字本身是优秀的文化。除此之外,还能说明中国有足够强大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汉字一定会随着中国的强大而在世界各地盛行。

参考资料:
《试论日本文字的起源与形成》 来源:中国知网
《汉字传入日本与日本文字之起源与形成》 来源: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