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清嘉庆六年(1801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广州十三行之一的“怡和行”大当家伍秉钧感染时疫,撒手人寰了,时年34虚岁。

伍秉钧的三弟伍秉鉴成为了怡和行的新掌门人。

简单说一说什么是“广州十三行”。

自康熙年间开放对外贸易之后,广州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西洋人来得多了,清廷怕出事儿,于是指定广州城里最有实力的一些外贸商行专门负责对接西洋人

总而言之,广州十三行就是大清特许的“指定外贸公司+中介机构”。

伍秉鉴接手了怡和行之后,沿着伍秉钧开拓的道路,继续稳扎稳打,重点经营对英贸易。

当时的中英贸易中,茶叶是第一大宗商品。

伍家的老家——福建,又是中国茶叶的核心产区之一。

为了打响怡和行的茶叶品牌,伍秉鉴亲自主持,在福建武夷山建起了专属茶园,出产的高等级茶叶全部专供英国市场。

茶叶商标“浩官”在英国市场成为“高品质”的象征,每年为怡和行带来五六十万两银子的利润。

但时间一久,伍秉鉴又发现一个问题:英国人只要高等茶叶,那等级较低的茶叶如何处理呢?

伍秉鉴思考了很久,想到了一个办法......

02

当时广州城里的西洋商人,美国人是非常不受待见的。

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美国刚独立不久,经济实力有限,买不了多少东西。

当时十三行的扛把子——广利行甚至公开表示,恕不接待美国人。

正所谓“客大欺行,行大欺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秉鉴却发现——

美国经济水平有限,但一样爱喝茶,一样需要从中国买茶叶。

对于美国商人来说,这些低等级茶叶也正好符合国内的消费水平。

十三行里只有怡和行重视他们,他们岂有不接受之理?

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

事实证明,伍秉鉴的眼光确实独到。

美国市场对怡和行出口的低等级茶叶十分欢迎,简直供不应求。

但这还没完。

当时工业革命还没有扩散到美国,美国的棉纺织业还处于纯手工业阶段,成本较高。

再加上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大多直接把棉花出口到英国,而不是供给本国的工厂,因此美国市场上棉布供给严重不足。

而中国依靠海量的廉价劳动力,可以把棉布价格压到很低,因此美国商人很快又看上了中国的棉布,希望怡和行能帮忙疏通棉布这条路子。

就这样,英美两国一起“照应”着怡和行的生意,怡和行发展得顺风顺水。

到了嘉庆十四年(1809年),也就是伍秉鉴接手怡和行的八年之后,资本额和营业额终于第一次占据了广州十三行的头一把交椅。

又过了四年,伍秉鉴被推举为“行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怡和行的名声大到什么地步呢?

当时英国最大的鸦片贩子——渣甸(咱们之前写过此人)为了扩大自己的公司的名声,直接“蹭”了怡和行的名号,把自己公司命名为“怡和洋行”,这也是后来著名的跨国公司怡和集团的由来。

广州的其他行商简直望尘莫及!

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鉴66岁了,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决定让儿子伍绍荣接班。

“退休”之前,他清点了一下账目,他个人财产约2600万银元(约合1900万两白银)。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这一年大清朝的财政总收入也只有4000万两白银。

2001年,华尔街日报在千年之际评选了过去一千年全世界最富有的50人。

其中有6个中国人: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宋子文。

伍秉鉴是唯一的商人,也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03

但巅峰过后,自然就是下坡路了。

首先的隐患就是来自日益猖獗的鸦片走私。

从道光元年(1821年)开始,英国为了平衡对华贸易的赤字,不断扩大对华鸦片走私规模。

美国人眼看英国人赚了大钱,眼睛都红了,很快也加入鸦片走私的生意。

十多年下来,输入大清的鸦片越来越多,白银外流也越来越多。

眼看烟民遍地、白银枯竭,道光皇帝急了,屡屡下严旨要求广东严查鸦片走私,惩治不法洋商。

广东官府承受巨大压力,但又苦于水师不给力,没办法从海上堵住鸦片走私的渠道。

但治不了洋人,我还治不了中国人吗?

广东官府就把锅甩给了广州的行商——洋人来华做生意,都是你们行商给做担保,现在你们这些担保人就得负责任。

伍秉鉴作为十三行“行首”,更是首当其冲。

两广总督衙门、广东巡抚衙门、广东按察使衙门、粤海关衙门……一个个隔三差五就来找老伍的麻烦。

别看老伍是“首富”,还捐了个三品顶戴,但在官府面前真的屁都不是。

为了息事宁人,保住怡和行的生意,整天卑躬屈膝、打躬作揖,陪笑脸、塞银子......

短短几年,伍秉鉴就被敲了上百万两银子,三品顶戴也被朝廷撸了。

可即便如此,老伍还得跟英美打交道。

怡和行的客户就是英美商人,跟他们断了来往,怡和行还怎么活?

没办法,老伍只好尽量“劝说”英美客户,希望他们不要涉足鸦片走私。

然并卵,鸦片走私太赚钱了。

就这样,老伍夹在官府和洋人之间,进退维谷。

04

其次,中英关系日益恶化。

英国自1833年结束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垄断权之后,于1834年派出了律劳卑作为首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准备和大清国建立官方关系。

然而律劳卑不肯接受大清国的规矩,非要自己进广州城面见两广总督卢坤,亲递官方文件。

卢坤大怒,斥责伍秉鉴“管束不力”。

后面事情越闹越大,律劳卑为了迫使卢坤屈服,悍然出动军舰侵入珠江,引发了中英两国的武装冲突。

这场冲突虽然最后以律劳卑认怂道歉结束,但老伍却再次被朝廷当成出气筒,被逼得主动把怡和行关了,将绝大部分财产“报效”朝廷。

然而朝廷并不买账——老子要留着你这只鸡,给我一直下金蛋。

老伍“急流勇退”的想法落了空,只好在惴惴不安中迎来了命运的判决......

05

道光十九年(1839年)二月,湖广总督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到达广州,开始禁烟。

林则徐一到广州,立即把伍秉鉴和伍绍荣父子俩传来,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其实,造成大清鸦片泛滥的原因有很多,不能说伍秉鉴毫无责任,但他绝对不是主要原因。

林大人之所以选择对他贴脸开大,主要还是因为:

一来,林大人对这些“满身铜臭”又整天和洋人打交道行商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感;

二来,伍秉鉴一个商人,无权无势,可以随意拿捏。

骂完了,林大人命令伍秉鉴去和英美商人交涉,要他们交出全部鸦片,否则就将他儿子伍绍荣收监囚禁。

伍秉鉴当然知道这不可能做得到,但身家性命都被林大人捏着。

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跑到沙面,想利用多年的“友谊”劝说英美商人交出鸦片,哪怕只交一部分,对钦差大人有个交代也好。

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那点“友谊”算得了什么呢?

不出意外,所有英美商人都拒绝了老伍的规劝。

06

林则徐见洋人胆敢藐视自己这个钦差,怒火中烧,一边派兵保卫沙面商馆区,一面把伍秉鉴披枷带锁,游街示众,作为对洋人的威慑。

可怜白发苍苍的伍秉鉴,看着洋人坐在阳台上看笑话,自己却毫无办法。

是啊,自己家财万贯,却无权无势,能有什么办法?只剩拼命撒钱救命了!

但林大人和其他官员不一样,十分清廉,塞银子这一招不好使。

不过,好在他要整顿海防,还是需要大量银子的。

于是伍秉鉴主动“报效”,捐银子修炮台,买西方火炮和战舰,一番积极表现下来,总算让林大人的怒火消了不少。

伍秉鉴终于保住了老命。

可事儿并没完......

07

道光二十年(1840年)五月,英国舰队来到珠江口外,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仗一打起来,朝廷又要求十三行捐献军费,伍秉鉴自然又是首当其冲,上百万两拿银子。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英军占据了广州城墙,向清廷勒索600万两的“赎城费”,伍秉鉴又被“摊派”110万两。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大清签订《南京条约》,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银元(约合1500万两白银),伍秉鉴又被“摊派”了100万两。

连续的打击,让年过古稀的伍秉鉴彻底颓唐、心冷——

这大清他是没法呆了,官府羞辱他、勒索他,老百姓骂他“里通外国”。

于是,鸦片战争结束的这年冬天,他给美国的生意伙伴写了一封信,想要移民美国。

可他终究没能实现自己的移民梦,第二年秋天,他病了,很快恶化,于九月十七日与世长辞,享年75岁。

但他还算幸运——

十三年后,一场大火席卷十三行,据说熔化的白银顺着水沟流出了几里......

伍家开创的财富神话,也一起在烈焰中化为了灰烬……

他没有看到。

参考文献:

《清史稿》、《清实录》、《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广州十三行与早期中西关系》、《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卷)、《清前期的粤海关与广州十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