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亿,吉利真的是想要破产的威马赔钱吗?

近日,新能源汽车技术秘密第一大案终审落槌,威马方败诉需赔偿吉利方6.4亿余元,创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判赔数额历史新高。那为什么吉利要去告,已经申请破产重组的新势力车企:威马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年,车企之间互相跳槽,这种“打工人离职创业”的流水线剧情在彼时的汽车行业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而吉利和威马就属于一个典型例子。但故事的真正“变调”始于一个起初谁都没有过分在意的词汇:知识产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熟悉吉利和威马的人应该知道,威马创始人沈晖正是吉利的前核心员工,沈晖在创立威马之初,就带走了一批吉利的核心力量,上至总经理、项目研发组组长、技术副总、技术部部长,下至具体从事汽车底盘技术研发的多名曾接触或者掌握涉案技术秘密的员工,前后有接近40名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加入了威马汽车

之后就是大家能猜到的,利用偷出来的技术和图纸,申请了12项专利,在没有任何技术积累和合法技术来源的情况下,短期内推出了新车。现在沈晖即将回国,网友直呼吉利拿不回这个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吉利斥千万巨资也要打赢这场官司,是为了什么呢?毕竟现在的威马已经不一定有东西可以赔了,难道是不争馒头争口气?

或许吉利,想要的是一个公正和对行业的指导意义。抄袭和剽窃是成功的捷径,这正是不少新实力汽车品牌,为什么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快速发展的原因。吉利知道,需要为汽车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树立标本,因为只有依法的健康内卷,才能有长远的发展。

吉利的胜诉,也再次说明,通向新汽车的康庄大道并不包括抄袭和剽窃。话说到这了,某些友商此刻是不是也在瑟瑟发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