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解放时期,有一位著名战将宋时轮,他是叶剑英将军最信任的部下之一,他能文能武为我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两位曾并肩战斗过的老战友,究竟有着怎样的革命情谊? 当叶剑英授予宋时轮一项特殊任务时,宋时轮为何会不从?

革命战争年代结下深厚友谊

叶剑英和宋时轮的交情,要追溯到解放战争时期,彼时,叶剑英是北平军调处的负责人,宋时轮则是他手下的一名少将执行处处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事的日子里,叶剑英见证了宋时轮对党的忠诚和过人的军事才能,两人的革命情谊也在战火中日渐深厚.

后来,叶剑英奉命组建军事科学院,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宋时轮,于是,宋时轮被调到了叶剑英身边,担任军事科学院的副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里,宋时轮协助叶剑英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两人配合默契,亲如兄弟,建国后,叶剑英继续提拔宋时轮,力荐他出任新组建的外军部部长。

从战场到军校,从北平到北京一路走来,叶剑英一直是宋时轮的贵人,而宋时轮也以自己的忠诚和才干,赢得了叶剑英的信任和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剑英对宋时轮的器重,在军事科学院的人事安排上也有所体现,宋时轮不仅担任副院长,而且还是叶剑英的得力助手参与决策工作,甚至代表叶剑英出席一些重要会议。

作为一名资深将领,宋时轮对叶剑英的信任和器重,自然是倍感荣幸,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相反,他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清醒和谦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工作中,他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在生活中,他简单朴实从不居功自傲,正是凭着这种难能可贵的品格,宋时轮赢得了叶剑英的真心信赖.

叶剑英对宋时轮的信任和器重

1981年,中央决定为开国元帅们编写传记,以示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剑英传记的编写任务,自然而然的地落在了宋时轮的肩上,作为叶帅最信任的部下,宋时轮深感责任重大。

为了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叶剑英,宋时轮决定亲自挂帅,带领传记编写组下基层、访老区,广泛搜集第一手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帅的故乡到革命战争年代的旧战场,从共和国的首都到军事科学院的所在地,宋时轮和他的团队走遍了叶剑英生活和战斗过的每一个地方。

访谈了数十位与叶帅有过交集的老同志、老战友,在采访过程中,宋时轮还多次登门拜访叶剑英,就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向他当面求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宋时轮的诚恳和谦逊,叶剑英打开了话匣子,悉数讲述了他对那段峥嵘岁月的回忆,在宋时轮的悉心撰写下,一个鲜活而真实的叶剑英形象,渐渐在书稿中浮现。

四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十几万字的《叶剑英传略》终于完稿,叶帅对宋时轮的辛勤付出,给予了高度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让宋时轮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大功告成之际,叶剑英却给他出了一个“难题”,原来,叶帅希望宋时轮能为《叶剑英传略》写一篇序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要求,着实让宋时轮犯了难,在他看来叶剑英是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帅,而自己不过是一介武夫,虽然官至军事科学院院长,但论资排辈,还远不及叶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况且,宋时轮一向谦逊低调,从不喜欢抛头露面,对他来说,躬身撰写叶帅传记,已经是莫大的荣幸,若再写序言,未免太过招摇.

于是,面对叶剑英的再三要求,宋时轮婉言谢绝,并推荐叶帅另请高明,然而,叶剑英显然没有把宋时轮的推辞放在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仅当面催促,还让秘书打电话给宋时轮,要他务必在三天内完成序言,

宋时轮无奈,只好躲起来,对叶剑英的电话“避而不接”,得知此事后,叶帅苦笑道着这个宋时轮,连我的话都敢不听了,看来是指挥不动他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宋时轮对叶剑英的革命情谊,自然是感念于心的,但他更明白,对党和人民负责,才是一名革命军人的首要职责。

宋时轮没有被私人感情所左右,而是坚持原则,婉拒了叶剑英的要求,这一决定,体现了宋时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和无私品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

宋时轮辛勤编写《叶剑英传略》

尽管宋时轮没有为《叶剑英传略》写序,但他还是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对叶帅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传记的后记中,宋时轮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追忆了自己与叶剑英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

建国后,叶剑英继续提携宋时轮,先后举荐他担任外军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等重要职务,可见叶帅对宋时轮十分信任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时轮的后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叶剑英由衷的敬意和感激,他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与叶帅相处的点滴细节,展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情谊。

这篇后记,也成为《叶剑英传略》中最动人心弦的篇章,可惜的是,当宋时轮执笔写下这篇后记时,叶剑英已经离开了人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没能等到自己传记的出版,却永远留在了战友的记忆中,对宋时轮来说,能与叶剑英相知相交,是他一生的幸运,能为叶剑英撰写传记,也是他毕生的荣光。

他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老领导、老战友最后的致敬,宋时轮与叶剑英的革命情谊,是一段值得后人传颂的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不仅见证了两位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也折射出革命前辈怀揣初心、砥砺前行的崇高品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亲如手足的战友情,这种相濡以沫的同志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续写华章.

宋时轮与叶剑英的故事,是革命年代众多感人篇章中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无数共产党人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剑英对宋时轮的关心和信任,正是这种革命情感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开国元帅,叶剑英从未摆过架子,从未以领导自居。

他对部下的关怀和爱护,犹如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而宋时轮对叶剑英的忠诚和敬重,也远远超出了下级对上级的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之间的情谊,早已超越了职务的界限,升华为革命战友间最纯粹、最高尚的情感,这种患难与共的革命情感,不仅成就了叶剑英和宋时轮的生死之交。

凝聚起我党我军无坚不摧的革命力量,正是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共产党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革命的丰碑,用忠诚和信仰筑起了信念的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终于赢得了革命的胜利,缔造了新中国的辉煌,如今,人们身处和平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和坚定信念,依然值得人民永远传承和发扬,以叶剑英和宋时轮为榜样,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结语

叶剑英和宋时轮的革命情谊,是一段跨越时空的动人故事,它不仅记录了两位杰出军事领导者的传奇人生,更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党性修养,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后人树立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温这段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携手前行砥砺奋进,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