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深圳文博会的开幕现场,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现场直播。

这次的直播内容就是“见证一片古砖带来的时空对话”。

在这次的直播活动中,清源斋的创始人戴元环向广大观众展示了他的博物馆里面古砖的拓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戴元环介绍,他的博物馆里面大概收藏了3500多块古砖。

为了这些看起来平平无奇古砖,戴元环不仅卖掉了自己的原本经营良好的电子厂,还把名下一套深圳的房产也给卖掉了。

而这些在观众看起来毫无美感的砖头,实际上却大有意义,戴元环为了保护这些东西,也做了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古砖的缘分

戴元环来自潮汕,是一个80后的小伙,之前在宝安经营着一家电子厂。

在别人的的眼里,戴元环可谓是妥妥的少年得志,年纪轻轻的开着一家电子厂,赚到了不少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4年的时候,戴元环受邀前往长沙参加一个线下的培训,在培训结束之后,戴元环来到了长沙的古玩市场。

这其实是戴元环的一个习惯,无论是来到了哪个城市,他都会去当地的古玩市场看看,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有好几年的古玩收藏经验了。

而就是这次长沙的古玩市场之行,开始了戴元环和古砖的缘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步在古玩市场的戴元环边走边看,时不时的驻足在别人的摊位上问问老板东西的价格。

就这样边走边看,不知不觉戴元环就在这里待了半天的时间,等到他想起吃饭的时候,才开始往外面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当他准备离开古玩市场的时候,他忽然被一个摊位上面的东西吸引了。

这是一块古砖,看着这块砖上面灵动的线条,戴元环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因此他连价格都来不及老板讲,就花了3300元把它买了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去之后的戴元环才发现,这是一块“赤乌砖”,也就是赤乌年号的砖。

而赤乌其实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孙权的第四个年号,也就是说,这是一块拥有着2000年历史的古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古砖花费千万

接触到古砖之后的戴元环一发不可收拾,他就像是着迷了一样去各个地方寻找古砖收藏。

用戴元环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第一次看到古砖的时候,就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了它,内心里想的只有如何去研究它和保护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戴元环根本没有时间关照自己电子厂的生意,他奔波在全国各地收购各式各样的古砖。

他还立下豪言壮志,要做全国第一的古砖收藏家。

为此,他不断出入在全国的城市街巷、乡野田间,为了了解古砖的行情,他还结识了不少和他一样热爱古砖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因为长期没有打理电子厂的生意,电子厂的效益越来越差,为了更加方便自己寻找购买古砖,戴元环索性把这家电子厂转让给了朋友

但收藏古砖的花费是十分巨大的,更别说像戴元环这样满中国跑就为了寻找古砖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他转让电子厂得到的钱就花完了,而为了可以继续踏上收藏古砖的道路,戴元环又盯上了自己之前在深圳购买的房产。

卖掉房子之后,戴元环终于又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随着他不断的花钱购买古砖,家庭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有来自亲戚朋友的嘲笑,也有来自父母的责骂,还有来自妻子孩子的不理解。

而这一切对戴元环的打击是十分巨大的,当时的他差点就坚持不下去了。

幸亏还有一部分收藏界的朋友给了他很大的支持,才让戴元环坚持自己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信息来源:晶报

但是收藏这件事情,不是仅仅花钱就可以做到的,这其中必然伴随着研究以及学习。

为此,戴元环在没有外出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翻阅各种各样的古籍,并按照古籍上面跟着自己收藏的古砖进行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藏家到非遗传人

戴元环在几年的时间里,学习到了不少的历史文化知识,但是这对于他来说还不够。

为此,他还经常找到圈内的前辈去请教古玩方面的知识。

到了2018年的时候,戴元环的收藏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000多块古砖,为此他还高兴了很久,他觉得自己就快完成当初全国第一古砖收藏家的梦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在他高兴的时候,他突然听古玩圈子里的朋友说,有位上海的收藏家收藏了3万多块古砖。

这个消息对于当时的戴元环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他花了4年的时间才收藏了1000多块,为此几乎散尽家财。

而那位上海的收藏家3万多块收藏数量,他根本就没有超过对方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真的不想干了。”

这句话就是当时戴元环心情的最真实的写照。

然而戴元环早已卖掉了自己的企业,可以说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但是不甘心的戴元环在放弃之前还是赶往了上海,他想参观一下那位收藏家的藏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看完之后,戴元环的信心又回来了,原来这位收藏家的藏品数量虽然十分的多,但品类却十分的单一

而根据戴元环从各地古砖爱好者的消息来看,大部分的收藏家比的都是数量,根本不在乎品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

因此,戴元环的内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他完全可以从品类上做到中国第一。

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古砖,戴元环在深圳开了一家清源斋古砖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戴元环还给自己的藏品进行了分类,按照花纹的类别分为了8大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戴元环深知,让古砖承载的文化可以传承下去的关键就是,怎么才能让古砖“活”下去。

而对于这件事,曾经身价千万的企业家戴元环显然有着自己的想法。

为此,他给自己的博物馆开创了6种商业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种就是像其他的收藏家一样,进行古砖拓片的销售,第二种就是和知名的书画家合作,进行艺术品销售。

第三就是和学校合作,将古砖知识带进课堂,第四就是跟当地的政府合作,进行艺术展览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就是把古砖上的文字、图纹结合起来,和一些文创公司进行合作销售,第六就是建立古砖文字、图纹的数据库,给设计师有偿使用。

对于这个计划,戴元环还处于慢慢的进行中,但是针对第一点,戴元环可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创新改良出了一套更有利于文物保护以及延续的“清水拓”“毛巾扫纸入凹”传统技法。

使得古砖的拓片在制作完成之后,古砖上凸出来的文字和花纹会在拓片纸上留有凹凸的质感,抚摸起来就像是手在古砖上划过一样。

而他的拓片制作技术也被称为宝安传拓。

目前,宝安传拓技艺已经成为了宝安区级非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源斋古砖拓片

结语

在守护古砖和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戴元环也为自己制定了大大小小的目标。

未来,他还会继续的收集各种各样的古砖,并且加强古砖的宣传推广力度。

参考信息来源:
1.晶报:《变卖深圳房产,收藏3500多块古砖,这位非遗传承人真“痴”》

2.中国青年网:《文博会上,年轻人“玩转”传统文化》

3.宝安融媒:《“80后砖家”戴元环:“砖”心传承 守护文化遗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