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根据当时士人闻道后的反应,分出上士、中士、下士,对此古今注家均不解其意,竟然都认为老子是肯定“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否定“下士闻道,大笑之”,真乃大错特错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今译今读】

上等士人听到道,便勤勉地实行;中等士人听到到道,半信半疑,下等士人听到道,便大声地嘲笑。道如果不被嘲笑,就不足以成为道。

所以,古人有这样说的:深明道的人却像是暗昧的,修道进步的人却像是退步了,行道要顺利的人却像是不顺利了;最好的得道者好像卑下空虚的山谷,最辉煌的得道者好像污黑黯淡,最广大的得道者好像不盈满,最刚健的得道者好像很怠情,最质朴的得道者好像会改变;最大的方正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最晚完成,最大的声音听不到,最大的形象是无形。

道是幽隐而不显扬的。唯有道善于施予且成就天地万物。

【高谈阔论】

本章说“不笑不足以为道”。

第一段,老子根据当时士人闻道后的反应,分出上士、中士、下士,对此古今注家均不解其意,竟然都认为老子肯定“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否定“下士闻道,大笑之”,真乃大错特错也。

老子认为,“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四十八章),“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第四十七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第三十八章)。善为道者“无为”,圣人“不为而成”, 上德“不德”“无为而无以为”,结果是“有德”;只有下德(包括上仁、上义、上礼)追求“不失德”“为之而有以为”,结果反而是“无德”。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是“为之而有以为”,追求“不失德”,最终结果是“无德”。所以,“上士”不是“善为道者”,不属于“上德”。下士闻道,“大笑之”,接近“无为”。老子对下士“大笑之”予以肯定,认为“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句也隐含着对上士“勤而行之”的否定。

第二段,引用“建言”十二句,继续阐明“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是不足以为道的。若昧、若退、若纇、若谷、若辱、若不足、若偷、若渝、无隅、晚成、希声、无形,均指不可“勤而行之”也。老子对“勤而行之”予以否定,也隐含着对下士闻道“大笑之”的肯定。

最后,老子总括上文阐明本章主旨“道隐无名”。虽然只有道善于施与万物且成就万物,但道自然无为,离隐而不显扬。“道”隐而不显,所以,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不可取。

【众说纷纭】

河上公:“上士闻道,自勤苦竭力而行之。中士闻道,治身以长存,治国以太平,欣然而存之。退见财色荣誉,惑于情欲,而复亡之也。下士贪狠多欲,见道柔弱,谓之恐惧;见道质朴,谓之鄙陋,故大笑之。不为下士所笑,不足以名为道。”(《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林希逸:“最下鄙俚之人,则直笑之耳。惟最下之人以之为笑,方见吾道之高。退之论文且日‘人笑之则以为喜’,况道乎?”(《老子鬳斋口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澄:“下士无识,以其不合世缘而大笑之矣。识之者鲜,此道之所以可贵也。若皆能识之,则不足以为道矣。”(《道德真经注》)

张舜徽:“此处所言上士、中士、下士,乃谓识道深浅不同之人。识之深者,行之笃;识之浅者,或行或不行;全不识者,惟相与非笑而已。其意以为至道赜奥,本非人人所易喻。不为不识道者所笑,不足以见道之尊。《老子》言君道,主于清虚自守,卑弱自持,自古解此者稀,闻之而大笑者皆是也。故此处着重指出,以见理解之难。”(《周秦道论发微·老子疏证》)

陈鼓应:“道隐奥难见,它所呈现的特性是异常的,以致普通人听了不易体会。自‘明道若昧’至‘建德若偷’各句,乃是说明道、德的深邃、内敛、冲虚、含藏。它的显现,不是外炫的,而是返照的,所以不易为一般人所觉察。”(《老子注译及评介》)

节选自《<老子>自圆其说》/华龄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