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图片即可免费领书哦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二鸟说

来源:雪球

很多朋友在配置纯被动的指数基金时 , 往往对仅获取市场平均收益感觉不太满意 。 因为每轮行情中会存在领涨行业或风格 , 而自己未能分到一杯羹 。

为了满足大家这种既能跟踪指数 , 又能获取一定超额收益的需求 , 指数增强基金与Smart Beta指数基金 ( 以下称策略指数基金 ) 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

这两种方式被动和主动的结合 , 一方面传承了指数基金低费率 、 分散化 、 透明度高等优势 , 另一方面努力通过各种策略来获取一定的超额回报 。

不过 , 很多投资者并不太了解两种产品之间的区别 , 以至于在投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困惑 。 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

指数增强基金和策略指数基金的区别

指数增强基金和策略指数基金两者的核心目标都是获取超额收益 , 但在投资方法 、 实现路径 、 行情适应性等方面有比较大差别 。

1 、 投资方法论不同

指数增强基金是在跟踪锚定母指数的基础上 , 基金经理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 , 取得超越母指数的投资效果 。

策略指数基金是按照以某个或几个因子全市场进行选股 , 编制成固定的策略指数 , 策略指数基金只需跟踪对应的策略指数 。 这些大多都是经过实践验证 , 从而提炼出来的长期相对有效的因子 , 如红利 、 价值 、 质量等 。

2 、 是否锚定母指数有不同

指数增强基金必须要有锚定的指数 , 在母指数的基础上做增强 。

比如华夏创业板指数增强属于指数增强基金 , 它锚定的是创业板指数 。 即将大部分仓位投向创业板指的成分股 , 其余少量仓位基金经理采用AI辅助量化策略在全市场选股 , 在年跟踪误差不超过7.75%的基础上 , 追求获得超越标的指数的回报 。

而策略指数基金对应的策略指数 , 可以有锚定的指数 , 也可以没有锚定的指数 , 按自己的编制规则独立运行 。

比如华夏500价值ETF联接属于策略指数基金 , 它跟踪中证智选500价值稳健策略指数 。 这个指数锚定中证500指数 , 在中证500的成分股中选股 , 采用质量 、 价值 、 波动率等因子进行选样和加权 。 相较于中证500指数来说其选样方法更严谨 、 成分股数量更少 、 龙头特征更明显 。

而华夏红利质量ETF联接也属于策略指数基金 , 它跟踪的是中证红利质量指数 。 但该策略并不锚定某个具体的宽基指数 。 它是从沪深两市全市场的股票中 , 通过红利因子和质量因子筛选出50只股票作为成份股 , 反映分红预期较高 、 盈利能力较强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

3 、 策略因子是否调整有不同

指数增强基金的基金经理需要根据市场状况 , 对各种因子主动进行及时调整 。 策略指数基金只能按既定的策略运行 , 不能随意调整 。 即使是策略所选取的因子处于逆风期 , 也不能进行调整和更换 。

比如2019年和2020年 ( 区间1 ) , 核心资产行情火热 , 中证红利指数 ( 策略指数 ) 跑输以蓝筹白马股为主的沪深300 , 跟踪该策略指数的基金只能默默忍受逆风期 ; 直到2021年 ( 区间2 ) 红利行情开始走强并持续至今 , 中证红利指数才逐渐反超沪深300 。

图 : 中证红利指数 ( 红线 ) 和沪深300指数 ( 玫红线 ) 走势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Choice , 截至2024.6.14

4 、 基金经理的作用不同

指数增强基金在运行过程中 , 各个因子如何调整 , 取决于基金经理的判断 。 因而 , 基金经理的作用较为重要 , 增强的效果基本取决于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 。

而策略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 , 原则上不进行市场研判 , 只负责拟合对应的策略指数 。 策略指数基金的运行效果如何 , 完全取决于该指数使用的策略是否有效 , 以及编制的规则是否合理 。 从这一点来看 , 和被动指数的基金经理比较接近 。

5 、 基金的性质不同

指数增强基金名为指数基金 , 实际上更接近于主动基金 。 只是其采用的指数增强的方法论 , 与普通主动基金所采用的主观多头选股有所不同 。 因此 , 指数增强基金本质上更类似于一个主动基金 。 主动基金的一些选基原则 ( 如注重对基金经理的分析 ) 等 , 对指数增强基金同样适用 。

而策略指数基金 , 是介于主动投资和纯被动指数基金之间的产品 , 在指数编制上使用了主动基金的方法论 , 在指数运行上则是被动投资的方法 。

6 、 费率不同

由于指数增强基金更接近于主动基金 , 基金经理的作用较为重要 , 其工作量要高于纯被动指数基金 。 因而 , 其管理费一般要高于纯被动的指数基金 , 但要低于纯主动基金 ( 1.2% ) 。

策略指数基金由于被动跟踪策略指数 , 和普通的纯被动指数基金并无多大差别 , 管理费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 一般为0.5% ) 。 但也有一些独家定制的策略指数 , 管理费要高一些 。

7 、 使用的场景不同

指数增强基金一般是作为底仓长期持有 , 不宜来回频繁操作 。 目标是锚定所对标的指数 , 且力争获取一些稳定的超额收益 。 比如很多机构配置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 , 是为了用它当底仓先跟上A股市场的表现 , 同时还有机会获取一些超额收益 。

而使用策略指数基金的话 , 需要投资者对市场风格进行识别和研判 , 以选择合适的策略指数 。 并要根据市场风格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 以匹配上适合的风格因子 。 如近两年红利因子比较强势 , 但红利因子前几年不行 。 这就需要投资者进行研判 , 并及时调整 。

整体来讲 , 无论是指数增强基金还是策略指数基金 , 都融入了或多或少的主动管理 , 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点 ,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其特性并应用在合适的场景里 。

指数增强基金和策略指数基金的筛选

指数基金作为工具型产品 , 是进行资产配置的利器 , 但是如果投资者选用不合理 , 不仅不会增厚账户收益 , 反而会适得其反 。 因此这类基金的筛选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步 。 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如何进行精挑细选 。

1 、 指数增强基金的筛选

选择指数增强基金 , 核心是选定锚定的指数 ( 先天基因 ) 、 考察增强策略有效性和超额收益持续性 ( 后天管理 ) ,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

第一步选择锚定的指数 。 指数增强基金有跟踪误差的限制 , 业绩表现摆脱不了锚定指数的 “ 地心吸引力 ” 。 整体上来讲 , 宽基指数的行业和个股配置分散 , 波动和回撤小于行业主题指数 , 不同的宽基指数 、 不同的风格主题指数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 。 比如沪深300 、 红利指数无论如何增强 , 也不能奢望其在成长风格中能够跑赢创业板指 。

第二步是考察超额收益稳定性 。 考察业绩需要从中长期出发 , 几周 、 几个月的短期业绩并不能完全反映超额收益获取的能力 。 我们可以计算年度胜率 , 统计近3年 、 近5年 、 成立以来的超额收益情况 。 需要注意的是超额收益稳定性 , 既体现在行情好时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 也体现在行情调整中控制好回撤 。

第三步 , 探求基金采用的增强策略和实战能力 。 首先 , 了解基金采用的增强策略 , 进而提前对市场环境变化对增强策略的影响有所预期 。 其次 , 增强策略的有效性不仅和基金经理的水平相关 , 也和背后的团队 、 平台实力密切相关 。 比如有些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会根据对行情的研判 , 对一些成份股进行低配或者超配 , 如果缺乏团队和平台投研资源的强力支撑 , 很容易出现重大的错误判断 , 导致 “ 负增强 ” 的产生 。

第四步 , 比较其他方面 , 比如规模 、 费率等 。 规模方面 , 对于指数增强基金来说 , 规模太小 ( 比如小于5000万 ) , 基金运作不稳定 , 规模过大的时候超额收益会下降 。 费率方面 , 管理费一般会比普通指数基金高 、 比主动权益基金低 , 有些基金持有超过30天即可免收赎回费 。 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 , 我们可以多比较一下 , 尽量去选择费用低的基金 , 从而节约成本 。

2 、 策略指数基金筛选

选择策略指数基金 , 核心是确定策略指数因子的有效性 、 超额收益持续性 。

第一步确定因子的有效性 。 市场中比较常用的因子有价值因子 、 质量因子 、 动量因子 、 低波动因子 、 市值因子 、 红利因子等 。 在不同经济周期 、 市场环境中 , 这些因子的有效性不同 。 因此策略指数在编制时 , 因子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的表现 。 比如低波动因子和红利因子在震荡调整的市场中表现相对较好 , 在趋势性上涨行情中弹性相对较低 。

第二步对策略指数进行筛选 。 不同策略指数的业绩表现存在差异 , 根源在于因子选择 、 选股范围 、 加权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 需要我们从这些方面认真筛选 。 1 ) 看策略指数采用的是单因子还是多因子 , 如果是多因子 , 就需要注意不同因子融合后导致的细微变化 。 比如同样是红利策略指数 , 红利因子和质量因子相结合选出的股票会偏蓝筹股 、 白马股 , 红利因子和低波动因子相结合选出的股票会偏金融 、 能源 、 公用事业行业 。 2 ) 有些策略指数虽然采用同样的因子 , 但选股范围不一样 , 比如中证A股红利指数聚焦A股市场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则聚焦港股市场 。 3 ) 有些策略指数虽然是红利类指数 , 但有的采用市值加权 ( 深证红利指数 ) , 有的采用股息率加权 ( 中证红利指数 ) , 相较而言 , 采用股息率加权的策略指数更能够表征红利行情 。

第三步比较其他方面 , 比如跟踪误差 、 规模 、 费率等 。 跟踪误差方面 , 指数增强基金的跟踪误差范围可以放宽 , 但是策略指数基金需要高度拟合跟踪的指数 , 需要严格控制跟踪误差 。 规模和费率方面 , 策略指数基金和普通指数基金相似 , 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 , 可以优先选择规模大 、 费率低的产品 。

结语

目前A股市场还处于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弱有效市场阶段 , 无论是增强指数基金还是策略指数基金 , 都有望获取一定的超额收益 。 采用指数化投资 , 具有费率低廉 、 人为干扰因素小等优点 , 因而它们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产品 。

这类产品拥有被动投资的优势 , 帮我们牢牢把握贝塔收益 , 又融入了主动投资理念 , 挖掘A股中的机会 , 有助于让我们的投资好上加好 。

如何选对基金,稳稳地赢?欢迎加入雪球官方出品的雪球基金第1课!小雪1对1亲密陪伴式教学,7天时间教你一套系统的基金投资方法 ! 让你能够明明白白地认识投资!

还有长期的社群可以交流心得,让我们共同等待市场的上涨!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课程为雪球基金发起,仅作为投教科普,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