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多家外媒12号发布的报道,欧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的反补贴调查结果,在一片争吵声中揭晓了。欧盟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声明中,宣称中国电动汽车“受益于不公平补贴”,大量产品被“人为压低价格”并进入欧盟市场,对欧洲电动车产业构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胁”,欧盟委员会决定,从今年7月4号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开征临时关税,倘若中欧双方无法达成解决方案,临时关税将在生效之后的四个月由欧盟决定是否升级成为永久性关税。

消息一出,立即在欧洲范围内引起轰动,德国、瑞典、匈牙利对欧盟委员会的决定提出反对,但也有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支持这一决定。而当欧盟内部出现新一轮争吵之际,我国的第一步反制措施正式亮相。据环球时报援引商务部网站发布的消息,6月13号下午,商务部发言人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被问及有报道称中国工商界正在促请有关部门,对欧盟乳制品展开反补贴调查,对欧盟猪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这些消息能否被证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发言人何亚东明确表示,依照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世贸组织的规则,中国产业界有权提起调查申请来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以及自身合法权益。调查机关将依法审查国内产业提起的申请,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将启动立案程序。在短短不到24小时里,商务部就已经选好了首轮反击目标,说明中国对于这一结果早有预期,并且已经做好了相应预案。但由于中欧贸易存在的不平衡状况,远不如中美贸易那么突出,这也意味着中国在对欧方向上有着极为充足的反制工具可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盟对外出口乳制品和猪肉产品的主要国家中,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都是常年上榜,而这些国家又恰好是支持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关税,因此中国的反制措施虽然是指向了“欧盟”这个整体,但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精准”到个别国家。也正是因为如此,法国白兰地产业对于欧盟委员会的加税决定十分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生怕会因此而影响到我国之前对欧盟白兰地发起的反倾销调查结果。而除了白兰地之外,就连空客公司也十分不安,对外声称“日益加剧的贸易紧张局势将为欧洲带来影响”。不难看出,欧盟委员会的一纸加税令,让许许多多从中国市场获益的欧盟企业产生了危机感。但是,制造恐慌并不是中国真正的目的,盲目的扩大化反而是遂了西方反华势力的心愿。

因为欧盟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中国车企赴欧投资建厂,为当地带去技术和就业岗位,而非真正置中国电动汽车于死地,这是欧盟与美国之间最根本的差异,毕竟连在中国生产的特斯拉电动车都被欧盟纳入征税范围,说明欧盟和美国的矛盾和分歧,并不比中欧之间小多少,但尽管如此,中国也不能接受自身的利益遭到对手的不公平损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一步讲,就算欧盟真的铁了心要对中国电动汽车打“关税战”,中国的车企也有足够的竞争力,在产品被加征高关税的同时,用技术和创新击败欧洲品牌。欧盟终将意识到,他们在一个错误的领域对中国发起了错误的挑衅,最终必将为这一错误的决定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