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保值率过低”一直都是阻碍新能源汽车销量更上一层楼的绊脚石,毕竟以中国汽车市场平均3~5年的换车周期而言,一辆车多少也能够有个几万至几十万不等的残值。

对消费者来说,保值率越高也就意味着能够通过卖车回更多的血,此外,保值率高还意味着汽车的市场保有量高,通用配件比较多,维修成本相应也会更低。因此,“保值率”一直都是消费者买车时的重要参考,而这一方面恰恰也是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产品的一大短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为了打消消费者对于“保值率”的顾虑,不少厂家也想出了新的解决方法,那就是通过“保值回购”的方式对车主的旧车进行有偿回收,车主会和销售方签订协议,比如在规定的年限内且符合一定条件,即可把车回卖给销售方,而这个价格一般会比市场价高,所以算是变相地提高了产品保值率。

比如,前段时间凯迪拉克纯电SUVIQ傲歌上市时,官方就推出“最高8折的3年保值回购”政策,这一保值率远远超过了当前纯电产品的“三年保值率”。

特斯拉也在最近推出了一个类似的政策,其具体方案为:“在4月30日(含)前下单选购 Model S 参数 图片 )或 Model X 全系车型,并在4月3日(含)至6月30日(含)期间完成交付,可享受特斯拉官方保值承诺权益,即用车3年后若满足承诺协议约定条件,可以车辆开票价格的45%为基础,向特斯拉申请回购车辆”。

而在更早的3月,上汽大众也推出了名为“40周年出众“壕”礼”的活动,其中除了零首付、低月供之外,也提供了“3年保值回购”的政策,根据该政策,大众 ID.3 车主可以在三年后,将自己的爱车以开票价的六折(至高)反卖给上汽大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上述的回购要想达到理想的保值率,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行驶里程、车况情况等,以上汽大众的回购政策为例,其三年累计里程必须少于九万公里,且三年内保险理赔不超过车价的30%,不过这些要求也不算过分,毕竟二手车出售价格本来就与车况车龄等因素关系密切。

不过,这“保值回购玩法”并不是现在才有,早在2015年,特斯拉就搞过类似的政策,当时针对特斯拉Model S官方规定:在车主贷款购车3年后,若车主有车辆回购需求,特斯拉在进行条件审核后,会以约50%的购入价格回购车主的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这一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却比想象中麻烦。不少车主都反映,特斯拉的审核极其严格,而细致的旧车评估标准,让一些并不严重的瑕疵也会成为“扣钱”的标准,这导致一些特斯拉车主在完成回购后所获得的金额,远不止5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类似情况的不止特斯拉一家,此前不少雷克萨斯车主也因为“回购”问题和经销商产生了纠纷,其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回购时对车辆的评估是由销售方主导,甚至有些还是外包给二手车机构在做,所以很难做到完完全全的标准化,这也使得双方关于回购价格的争议屡见不鲜。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车企在销售车辆时虽然会给出相当诱人的“回购保值率”,但在后续实际回购的过程中,双方就很容易会因为“标准不统一”,“缺乏沟通”,“缺乏诚信”等因素,影响实际的体验。消费者自然希望商家履行当初的承诺,让自己的车能够“多卖钱”,而车企自然是希望能够“少付钱”,加之不少车主也的确会存在“隐瞒事故”的操作,所以回购这事自然就变得“宽进严出”了。

如果真要把“保值回购”作为一大卖点,就需要打造一套专业的“二手车评估流程”来让车主放心,减少后续交易过程中的争议,但这对于正处于“降本增效”阶段的车企来说,并不简单。

因此,当下的汽车回购政策,无法解决新能源汽车保值率低的问题,也无法给车企销量带来本质性的提升,只能说是一种锦上添花的营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