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广告解锁功能,广告打开后5秒钟,点击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了

在珠穆朗玛峰南侧,有这样一个“不同寻常”村庄。

这里的房子都是使用现代材料建造的,不同于藏族的建筑风格。

村民也长得“不同寻常”,他们有着黑黑的皮肤,长相酷似尼泊尔人。

他们曾经经历了200多年流浪,一直都想要得到我国的承认。

但是直到2003年,他们的申请才被我国接纳,如今他们的生活怎样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浪的达曼人

达曼人,是一个有着独特身世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先祖最初来自尼泊尔廓尔喀地区。

在清朝乾隆皇帝统治时期,廓尔喀一度风头正盛,因为骑兵强大,因此开始了向周围扩张。

当时,他们的骑兵打败了邻国锡金后,雄心大增,于是就想着越过喜马拉雅山脉,侵犯中国的西藏领土。

彼时的大清王朝正处于最后一个强盛时期,所以当时国力强盛,乾隆皇帝也有意来阻止外敌入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乾隆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的生气,一个弹丸小国,竟然敢冒犯我泱泱大国。

于是立即调集兵力,向西藏进发。

当时的清朝,对于西藏的掌控还算严密,所以当时藏族同胞也纷纷出兵一起。

在这场战役中,清军的战术和数量都强过廓尔喀骑兵,于是这股入侵的廓尔喀骑兵,被迅速的击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败逃亡的过程中,一小股廓尔喀骑兵由于路线迷失,与主力部队失散,无法返回尼泊尔故土。

这支迷路的骑兵队伍辗转流离,终于来到了今天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吉隆沟。

经历的多日的迷路和追兵,他们再也无力返回家园,幸好吉隆沟环境还算不错。

于是他们就扎根了在这片陌生而偏远的高原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长期无法回到尼泊尔,这群骑兵们也无家可归。

他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又不得不思考繁衍的问题。

在生存的压力下,他们开始接触当地的藏族民众,在经过漫长的交涉后,藏族终于愿意接纳他们。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骑兵与当地的藏族居民通婚,渐渐融入到当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几代之后,他们就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民族,既不是当时的廓尔喀人,也不是藏族人。

而是形成一个新的混血族裔——达曼人,留在了我国高原上。

他们的语言、习俗和生活方式逐渐被同化,开始向当地藏族人看齐。

平时学习藏族人种植青稞,放牧牛羊。

但是没有国籍,这是始终是困扰达曼人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国籍寸步难行

因为没有国籍,达曼人的生活非常的困难,任何事情都得靠自给自足。

由于没有身份证明,他们无法在正规场合谋职。

村里人只能靠在附近村落打零工,又或者是守着土地糊口。

可是,这片偏远地区工作机会本就不多,达曼人又因无身份受到歧视,仅有的那点务工收入微薄到连温饱都难以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勤劳的达曼人自编自学了木工、铁匠等手艺技能,希望能借此维持生计。

可即便如此,生活仍旧捉襟见肘,家徒四壁。

村里许多穷人常年营养不良,妇孺更是时常遭受饥荒的摧残。

在如此贫困潦倒的环境里,村民们更是无力为孩子们支付上学的费用,无法让他们接受教育和传授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曼村里有许多孩子,从出生起就被困在这片狭小的村落里,从未走出过村外,从未见过外边辽阔的世界。

没有国籍,他们就无资格入学读书。

达曼人渴望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让他们能走出村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可一切努力都归于徒劳。

缺乏知识,缺乏技能,这一代代人的命运好像注定被困在这偏僻的小村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残酷的是,达曼人外表与藏族相貌差异明显,这让他们在藏区也常常遭到排斥和歧视。

达曼村就如同一个与世界割离的孤岛,一代又一代人被困在那片狭小的土地上,寸步难行。

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持续了两百多年,就这样一成不变。

没有国家认可的合法身份,达曼人就像浪子,一直受人冷落和特殊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的环境中,没落的清王朝无心管理他们,面对他们的请求也视而不见。

后来清王朝被推翻后,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动荡之中,内忧外患让当时的国家根本无力解决他们的问题。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解放军解放了西藏,才发现了他们。

但是当时国家的情况并不乐观,于是达曼人的问题,暂时被搁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达曼人的生活

但是黑暗过后总会迎来光明。

在漫长的等待和努力之后,达曼人终于等来了摆脱无国籍困境的曙光。

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当时高度重视这个特殊群体的处境,决心帮助他们解决国籍问题。

2003年,经过多方的审核评估,我国最终做出了重大决定,正式接纳达曼人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成为合法的中国公民。

这无疑是达曼族人史上最值得庆祝的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得国籍后,达曼村里欢声雷动,彩旗飞扬。

村民们高兴得合唱起藏族歌曲,载歌载舞庆祝自己重获新生。

从此,他们将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成为国家的一份子。

很快,国家就下达了大力帮扶达曼族的明确指示。

在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昔日的落后面貌不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藏自治区和日喀则市先后拨付数亿元专项资金,着手帮助达曼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扶持村民自主创业。

为了解决达曼人就业难题,附近的钾盐矿和生物科技公司专门为村民们开辟了就业岗位。

很快,村里就有几百人在那里务工,实现了稳定就业。

村里也有不少青壮年被国家资助到城里学习技能,毕业后被当地企业直接录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家支持下,达曼村发展势头迅猛。

仅仅几年时间,村里的交通状况就有了极大改善,修建了通村水泥路。

曾经阻隔村民走出去的这一"瓶颈"被打通了。

接下来,光纤宽带等现代化设施一一进村,让昔日与世隔绝的达曼村与外界连接。

最令人振奋的是教育状况的巨大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仅短短几年,达曼村就修建了一所现代化的完小,并聘请了一批藏族和汉族教师为孩子们授课。

此外,村里的很多孩子还获得了国家免费助学金,能够放心地就读当地的中学。

除了享受义务教育,不少达曼族青年还陆续走出大山,到内地省市深造。

在民族事务院校师生的精心培养和扶持下,他们学有所成后纷纷重返家乡,为乡亲们带来了新鲜血液和新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条件逐步改善,达曼人重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梦想。

一些有志青年纷纷利用国家政策,自主创业发展村级特色产业。

有人搞起了农家乐民宿,有人办起了生态农场,还有人利用廉价租金和税收优惠创办了小型加工厂。

就这样,一个个小而美的富民产业在达曼村拔地而起,让村民们尝到了“有国可依”的甜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家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趋之若鹜地投身创业大军,迈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也就在这短短十几年间,整个达曼族的生活环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摆脱了几百年的贫困与落后。

尤其是通过扶持他们发展特色旅游业,走上了特色小康路线后,达曼人的生活质量有了令人瞩目的提高。

现如今,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达曼人正在家乡大有作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里建起了宾馆和民宿,游客前来体验独特的民族风情。

一些人甚至还创办起了跨境电商,通过网络将家乡的手工艺品远销海内外。

不少外面的年轻人也被乡村旅游的商机所吸引,返乡经商创业。

如今的达曼村,到处是新房新村、干净整洁的水泥路。

村民们身着民族服饰,幸福地生活在现代化的小康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达曼人迎来了生活上的曙光。

不过虽然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但他们依旧保留着传统的习俗与文化。

如今的他们,也和藏族同胞一样,幸福的生活在我国的高原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材料:

【1】闽南网——九派新闻——《达曼人结束流浪加入中国国籍20年 考出4位大学生》

http://www.mnw.cn/news/china/2823609.htm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阿里地区行政公署——《达曼人的新生:从无国籍到脱贫奔小康》

https://www.al.gov.cn/info/1034/31139.ht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中国西藏网——《十一世班禅胸怀苍生亲切看望最新中国公民达曼人:“你们生在了最好的时代”》

http://m.tibet.cn/cn/news/yc/201908/t20190828_6672452.htm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