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东南网的报道,上周在台湾出现了有关"美国在台协会(AIT)"将邀请在台美国公民参与关于台海爆战争时的撤侨计划的传闻,引起了一定度的骚动。媒体紧急联系了AIT进行核实,发人回应说这封电子邮件通知只是例行性会议,并不涉及任何撤侨计划。由可见,战争已成为台湾民众心中最大的担忧,并且们对此事深感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赖清德上任以来不到一个月,大陆对"台独"行动的打击持续升级。在最近的“联合利剑—2024A”军演之后,各种飞机、军舰和无人机越来越靠近台湾、金马地区。这导致台海地区被国际社会视为火药库,美国也加大了介入力度,局势变得更加严峻。

岛内社会对于美方“弃台”引战的疑虑并未被相关消息频繁曝光所淡化。特别是在赖清德上台后,许多人对美方可能“弃台”或“毁台”的担忧逐渐加剧。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已经开始实质性地推进撤侨计划,并通过实兵军演等方式来验证相关安排的可行性。

美国撤侨计划所传递的信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类似的警示信号多种多样。

在12日的国台办发布会上,有记者询及日本政府最近披露的关于将冲绳、先岛群岛5个市镇村的居民疏散至九州各县和山口县的计划草案。

"国防部"近日发布公报,强调媒体报道中所提及的撤侨和设立空中安全走廊等内容,并非演练项目,与事实不符。5月3日,"外交部长"吴钊燮在"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接受质询时也表示,"外交部"逐一确认,“没有一个国家进行了撤侨演练”。吴钊燮指出,各外交机构均制定了紧急应变计划,并且每年都会对其进行审查和修改。此前美方所推进的项目旨在增强地震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并非与撤侨有关,“关于撤侨,不存在这样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6月15日起,暂停对台湾地区134个税目的进口产品执行关税减让。在回应此举时,一位来自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员指出,赖清德大力推动“激进台独”行动,挑起两岸政治对抗和经济“脱钩断链”,损害了两岸协商和ECFA实施的基础,这是大陆必须中止部分产品关税减让的直接原因。对于大陆采取的措施,可视为对“台独”势力的强有力反制。《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2010年6月29日由两岸两会负责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代表着两岸经济体间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初步框架安排。

此次大陆中止的关税减让类目包括涵盖传统产业、石化业、以及运动产业等134项,再加上之前已中止的12项,总计占据了ECFA关税减让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这种关税的恢复势必会对中小型传统企业产生较大冲击。中小型企业在享有ECFA免关税待遇后,得以扩大生产并将产品出口到大陆市场。其出口对象可能是其下游厂商或其他厂商,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结合。赖清德在就职演说中再次提及“两国论”,导致两岸关系紧张,使无数厂商的生命、财产和投资处于不确定的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多个岛内工商团体呼吁赖清德政府尽快与大陆方面展开商,以避免中止整个协议。在一次发布会上有媒体询问大陆是否会采取更多经济制裁施,比如中止更多ECFA产品的关税减让甚至终止ECFA议的执行。需要指出的是ECFA是在“九二共”共同政治基础上签署并实施的。任何及ECFA的问题都可以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通过两岸协商得到解决。但如果赖清德政府无视民意,甚至导致更多问题出现,我们支持相关部门按照相关规定研究采取进一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