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扎实落实天津市、滨海新区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部署,日前,天津经开区召开会议,谋划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经开区各部门就未来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布局、创新主体、发展环境、产业人才和金融支撑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就经开区2024年未来产业工作要点积极建言献策,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细化分工,强化落实,确保未来产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顺畅开展、扎实推进。 经开区各部门将群策群力,对照滨海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和要点,聚焦 “8151”工程建设和滨城科创区核心区发展,全面高效推动经开区未来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的产业,是面向未来并决定未来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的前瞻性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关键。

天津经开区科教资源丰富,产业资源雄厚,为大力发展未来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津(滨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重大科研平台与重点院校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药明康德、凯莱英、康希诺生物、利安隆、华熙生物等众多行业龙头企业研发优势明显,在生物制造、核酸产业、新型材料等未来产业“赛道”积极布局,抢占发展先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天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和核酸产业园等特色载体科创资源集聚,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承载空间;此外,区域产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也为未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天津经开区高度重视培育和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积极抢抓未来产业发展机遇。2023年,经开区率先制定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未来产业行动方案》,结合经开区产业发展实际,明确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为因地制宜发展未来产业提供科学指引。截至目前,经开区已先后筹建智能计算与生成式通用智能创新联合体、核酸药物产业产教联合体,深度统筹细分产业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先后构建了人工智能、数字通信、元宇宙、信息安全领域等多个未来产业应用场景,有效推动了天河天元大模型、内生安全交换芯片“玄武芯”、车规级射频前端模组等众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未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下一步,天津经开区将进一步优化区域未来产业布局、在未来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环境提升、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下功夫、抓落实,积极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全力以赴为未来产业发展营造最为优质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