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懂球帝。
欧洲杯开始前,我曾讨论过几支参赛球队的平均年龄和国家队出场次数的问题。欧洲杯揭幕战后的日记里,我的题目就是“老头带小孩”。
没想到,几个比赛日过去后,以老带新成为了所有球队的课题。
昨晚的三场比赛里,乌克兰的年轻人不堪重负,比利时和年轻人来得太晚,法国的老家伙挑起重担。第一轮小组赛只剩下最后一天的赛程了,在这样一个紧凑的赛会制比赛中,调整的需要来得急切而紧迫。
“以老带新”不再是个空口的名词,而是确实需要在建队时候考虑的一个概念了。
获胜的法国其实赢得并不轻松。
奥地利的德甲班底不仅球风硬朗,而且组织度非常高,尤其是从中后场到对方禁区的这段进攻路线和传跑配合,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朗尼克不想放下这支缺少阿拉巴的奥地利去接手拜仁。
这场比赛其实有点奇怪:法国领先得很幸运,但也有不走运地错失机会。对于奥地利来说,可能不走运的成分更多一点:毕竟,如果鲍姆加特纳那一脚射门进了,或者希尔·曼萨诺没有如此诡异地漏判了随后理应判罚的角球,法国的这粒进球都可能不会出现。
于帕梅卡诺和萨利巴的组合是第一次在大赛登场,萨利巴的数次回追看得确实令人心慌。锋线上的图拉姆上届世界杯还是替补,而如今直接成为了站在最前的箭头,确实不堪重负。而对于法国来说,全场比赛最关键的球员却是回归的坎特——抢断、解围、拦截数据栏填满,还有一次作为防线最后一人完成抢断,把奥地利的进攻扼杀在了禁区前。
而替补登场的吉鲁亦是如此:10分钟的出场时间里,虽然因为意外的草皮不平错过了一次机会,但所有对抗争抢全部成功,还送出了一次关键传球,追平了图拉姆整场比赛90分钟的数据。
法国是老将领路艰难取胜,比利时则是新人来得太少太晚……
迎来第三届大赛的特罗萨德占住了左路的主力,把第一次大赛首发的多库挤去了右边路,特德斯科的这一安排影响深远:不仅让球队进攻威胁被削弱,还造成了多库在后场右路的左脚传球失误,让斯洛伐克打进了本场比赛唯一进球。
当然,后手也用得不够好。巴卡约科登场后打出了一波进攻高潮,但卢克巴吉奥和奥蓬达在84分钟才姗姗来迟……
当尽管黄金一代老去后,像26岁的卢克巴吉奥这样已经不算年轻的新人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大赛之旅,但主教练却好像依旧没有给予他们太多信任。在卢卡库一次次浪费机会、特罗萨德一次次丢失球权的情况下,奥蓬达和卢克巴吉奥却依旧只能有不到15分钟的时间来拯救比赛,未免令人唏嘘。
截然相反的情况则是乌克兰。
中前场新军领路,却缺乏经验。空有控球率,没有向前威胁,缺少对抗强度的情况下,西甲金靴多夫比克全场1脚射门,穆德里克和苏达科夫各丢失15次球权,齐甘科夫0次关键传球。更关键的是,乌克兰中前场的新军在每次丢球后都肉眼可见地出现了心态起伏波动,让乌克兰几乎可以算是在每一个丢球后都处于手忙脚乱的境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让人不禁会想,在下半场0-3落后时才姗姗来迟的亚尔莫连科和亚列姆丘克,如果有其中一人能领衔首发稳定军心,前场兵强马壮的乌克兰能否会有更好的战果?
留给雷布罗夫的问题,其实和特德斯科也没有太大差别。
“以老带新”似乎可以算是老生常谈了,但这个问题好像从未像这样具象化:德国和西班牙的榜样并不遥远,而乌克兰和比利时的困境也近在眼前。对于战术思路越来越趋同的欧洲杯来说,阵容搭建的方式成为了胜负手。
经验和活力在同一个球员身上无法兼得,但却可以在11个人里找到平衡。比如今晚即将登场的葡萄牙,或许会给我们一些“以老带新”的惊喜。
⬇️在各个平台关注我们,获得持续更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