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6·18”网络购物活动日的临近,各家电商的促销活动琳琅满目,狂卷我们的眼帘。网购中,如何保证自身合法权益免受侵犯,保障消费安全呢?

鄂托克前旗市场监督管理局给您如下提示:

一、看资质、看评价、看保障。不在未履行法定信息公示义务的电商店铺里消费,不购买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商品和服务,不选择不提供消费者评价信息和途径的电商。了解商家法定义务详见《电子商务法》规定,知法、懂法,维权不迷路。

二、防范网络诈骗。对朋友圈的“良心”货不要轻信,不要轻易点击卖家主动通过QQ、微信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链接或者图片等。要防范网络诈骗。谨防不法分子冒充店家、物流或客服人员,在“大促”期间以退换货、快递受损理赔、产品召回补发等借口实施网络诈骗。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要浏览不正规网站,适时更新杀毒软件,定期扫描,及时修复系统漏洞,不随意登记身份信息,“有限提供”详细资料,公共场所谨慎使用WiFi网络,不轻易扫描陌生二维码。

三、货比三家,谨防虚假折扣。有些商家会“先涨价再打折”,诱导消费者购买,有些商品打折后甚至比活动前价格还高。要详细了解商家的促销实质,注意“优惠”的有效期限和使用范围,看清商家要求在指定时间内支付全款才能享受优惠价格的规定,以免遭遇订单被取消且定金无法退还等问题。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轻易被所谓的低折扣迷惑,防止价格猫腻。

四、留好交易凭证。要妥善保留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电子订单、付款记录等电子数据、索要购物凭证、发票或收据等相关凭证,一旦发生消费争议可作为维权依据。商家送货时,尽量当面核验商品,注意核对货品是否与所订购商品一致,有无质量保证书、保修凭证等,如有问题要请承运公司出具证明。
五、及时消费维权。注意保留购物证据,截取宣传网页,保存聊天记录,妥善保管购物凭证。一旦发现虚假违法广告或者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或者向网络交易平台所在地、商家所在地的12315、12345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编辑:罗志军

责任编辑:罗腾亚

本期编辑:折艳